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央行金融调控的艺术性。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节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坚持货币政策目标单一性即以稳定货币值为前提。2.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水平,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首要的是应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弹性,这就要改善处理好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物价目标、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等问题,特别是要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需要相适应,促使金融规模和结构、实体经济规模和结构相适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社会融资总量比广义货币供应量更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来看,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变量总体表现要优于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代表的数量型变量.现阶段,由于国内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在最优操作目标的选择上,应将信贷规模作为主要变量,并将隔夜拆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在最优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应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变量,并将短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同时,不断发挥利率、汇率联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大限度发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应量M2对工业增加值和CPI作出系统性的反应,且M2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表明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导渠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银行贷款,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直接调控经济,并引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个——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这种调控模式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4)两个中介目标调控不同的领域:信贷规模主要针对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这是我国央行的一种现实选择,央行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一致和协调。上述结论对于货币政策实践是有意义的,表明我们更应关注信贷规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来调控经济。当然,这种货币传导模式存在缺陷,只是阶段性地起作用。从未来的发展模式来看,要采用包含更多信息的利率作为政策中介,其前提条件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影子银行运用自身信用创造功能向社会增加了信贷供给,实际扩大了货币供应量,这对当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产生了冲击,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建立相应的VAR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实证结论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采用信用总量主导的货币政策降低影子银行影响;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货币总量波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降低金融风险等。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冲击下,货币数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仍不发达等原因,完全基于价格型的货币政策调控又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究竟应如何实行货币政策调控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本文采取BVAR模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对模型中参数施加先验约束,利用现实经济数据得到参数的后验分布,结果发现:第一,在货币政策利率规则中应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率;第二,在总需求方程中,除了包含实际利率外,还应包含实际货币增长率;第三,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不只体现为名义利率的上升,更为突出地体现为名义货币增长率持续的下降;第四,当模型中包含货币量时,货币政策冲击对于通胀率和产出变动的影响更大。这些结果表明了在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外,还存在货币政策通过货币量进行传导;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动不只体现在利率的变化上,而更为突出地体现在货币量的变化上。因此,数量与价格相结合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适合转型期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门限变量,构建了包括房地产价格、货币政策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内的三维T-SVAR模型,并且分别采用货币供给量、利率以及信贷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研究不同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下各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快速攀升时期,信贷规模调控是应对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最佳选择,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平抑房地产价格波动,并且在长期中依旧保留一定的政策效果.因此,货币当局在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时应将着力点放在信贷规模上,通过控制信贷增长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从而化解资产价格泡沫并推动经济“脱虚向实”,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赵春玲 《经济师》1999,(11):31-32
近年来,中央银行相继推出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连续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再贴现率;将金融机构备付金帐户并入法定存款准备金帐户,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货币投入能力。今年,中央银行又决定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规模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这些措施说明中央银行放弃了对信贷规模直接的行政管理,转而实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的间接的经济管理,即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的信用控制转变为间接的货币总量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主体,是…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甚理想、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调控货币量为主的前提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系具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找出了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特性的因素,认为中国货币供给具内生性,在货币供给内生性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增加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力度、适时选择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需求和利率传导的现实环境,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具有深刻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和货币当局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总需求、总供给以及货币需求三类冲击对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取值的影响,揭示了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倾向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199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将日益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优越性则会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