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经济学科发展概况:国际贸易学科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级重点扶植学科,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级重点学科(A类),2006—2010年被评为国际贸易学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2011—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2020年被评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应用经济学科拥有国际贸易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紧紧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越来越被纳入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世界教育体系中。为了适应国际竞争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国内一流大学,特别是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中普遍兴起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运动,这无疑是一种极具实践价值的教育变革。好的人文科学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尽最大努力使学生对某门人文课程或特定人文教育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调查,对培养管理学科的英才(包括未来的政界、科技界、商界等精英人才)具有重大的教育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南论坛》2002,(5):1-1
春风徐徐,芳草凝绿,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亲切看望学校的师生员工,并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  相似文献   

4.
段继红  王桂华 《经济师》2011,(12):12-13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打破壁垒,相互渗透、融合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趋势。但是理工科高校的文科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方略,找准学科发展定位,打造特色文科品牌。  相似文献   

5.
<正>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2001年获批复成立的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是各省部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率先以经济特区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经济特区问题的学术机构。她拥有深圳大学率先建立的文科类博士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深圳大学率先建立的文科类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拥有国家理论经济学创新团队以及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她是深圳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大本营,也是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共享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评价就是要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和预定的评价目标,系统地收集相关数据,选择一系列反映学科建设现状和潜在竞争力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文社科类的各一级学科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作法、结果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8—2009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着重分析了中国大学教育地区(未含港澳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普通大学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并得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竞争力和相应地区的经济实力基本相符”、“重点大学排名稳定,竞争格局合理”等7点启示,希望对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不要发展文科"的分歧,论文指出,特色型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既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有利于保持和发展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升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协调性提升作用。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结构,增设与就业创业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并运用灵活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效果,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理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周建平 《江南论坛》2000,(12):27-28
学校工作的根本,是培养人和塑造人,大学尤其是这样。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我国的大学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当前我国的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普遍存在“五轻五重”的现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而五轻的根子在轻素质,主要在轻人文素质。杨叔子指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重教学生做事,轻教学生做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资料分析和研究,重点介绍和评述法国加强政府对科学技术在协调发展中的保障职能作用、科学技术在协调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协调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科技奖励在协调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科技基础研究成为支撑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等五个方面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近代科学范式向复杂性科学范式转型以及复杂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相似点两方面,探讨了当代中西方科学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合理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创新。在比较分析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从科研投入、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效益3个方面,提出了一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斯洛文尼亚有着悠久的科学传统,脱离前南斯拉夫独立以来,由于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保护和稳定了大部分国立科研机构,该国科研能力的主要部分得以延续,而且,随着经济的好转,以及借助加入欧盟的契机,科研能力逐步恢复并走上正轨。本文从科研管理体系、科研组织架构、科技投入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介绍了斯洛文尼亚的科技体制,并分析了其特点,认为其科技体系主要继承前南斯拉夫,科技政策受欧盟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欧盟的平均水平相比,斯洛文尼亚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良好,但是产出端问题不少,表现差强人意;公共研究机构与大学和商业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末,加拿大联邦政府科技政策出现重大变化。首先加强了联邦政府在科技政策方面的战略规划,提出了中长期科技发展政策和战略目标,成立国家科技与创新委员会,向内阁政府提供科技政策建议,定期发布国家科技与创新国情咨文。与此同时.加强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将国内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协调统归加拿大工业部负责。并由其负责协调实施重大国内科技专项计划,强化了政府一研究机构一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大力扶持加拿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论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普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科普工作要承担一定程度的大学科普教育不足的补课任务;正规的大学教育应有科学普及工作来作补充,对在校大学生的科普教育应采取相应的“补牢”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和普适论断,并不仅仅指向自然科学,而更要同时涵托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均与生产力具有极高的相关度,并对生产力状态具有相同甚至更强的解释力。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自然科学是生产力之父。社会各界长期以来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作的完全自然科学化的偏狭认知和错误理解,既不符合经典作家的原本旨意和生产力发展的真实轨迹,又背离了现代化浪潮和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囤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良性互动而共同构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高校培养面向社会服务性要求人才的一种动态体现。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基于江西省高校实地调查数据,确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相关性。以时间序列多元回归分析为主要手段,探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特征的线性关系,同时运用有序 Probit 模型解读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可能影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指数因子,并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及验证,以期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最后,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论述,给出相关结论及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伦理的构建是应对科技活动带来的负效应和人类进入风险社会这一客观事实的要求而产生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科技伦理问题虽然已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当前仍面临着科技伦理调节不力和科技伦理自身发展相对滞后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科技伦理的非强制性和科技活动主体行为的过分功利性。据此,当前科技伦理建设必须明确其价值取向,以增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为重点,不断推进科技伦理创新,保证科技伦理建设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正面临教学水平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等困境。在深入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内容基本构成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明当前理工类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提出从借鉴建筑学教育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等三方面入手培育理工类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特色。根据各类高校不同的条件和优势差异化办学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