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作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和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节点,提升领军企业技术能力对于中国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技术能力演化的不同阶段,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策略,而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否有效,将影响其技术能力的提升效果乃至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选取中国中车为案例,基于技术能力演化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技术能力提升策略:在技术积累时期,建立企业内部知识库,积累技术创新要素;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时期,联合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建立模仿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时期,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就国际技术贸易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技术贸易中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是其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在技术引进的具体方式中,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纯技术贸易与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协整且互为因果,而关键及成套设备、合作生产等技术引进方式则并无促进作用。此外,技术出口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创新数量转移到创新质量上来。聚焦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技术锁定效应,运用DEA-SBM测度技术锁定效应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检验技术锁定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寻找解锁技术锁定负效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技术锁定效应显著抑制创新绩效提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模式中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技术锁定负效应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自主创新投入可以深度缓解技术锁定对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发挥创新路径枢纽作用,表现为创新模式一体化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缓解技术锁定负效应。另外,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创新能力不同未造成明显的技术锁定效应差异。研究结论对于积极调控我国技术锁定效应、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晓琦  万军 《生产力研究》2006,(10):171-172,195
后发工业国的技术能力并不是自动形成的,它依赖于企业持续性的有效的集体学习过程。后发工业国的技术能力发展通常从引进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稳定阶段的成熟产品生产线进行简单装配工作开始起步,通过不断深化的技术学习过程,逐渐获得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技术能力的积累。如果不在技术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路径开展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后发工业国的企业实现技术跨越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由物流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轨道进而引出服务创新轨道,两条轨道并行、交叉到融合,反映了物流服务业由分离式轨道到融合式轨道的发展演化,进而通过轨道融合实现价值提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物流服务业的创新轨道融合模式;物流服务业创新轨道融合经历服务创新轨道主导、技术创新轨道主导和双轨道并融主导3个阶段;物流服务业创新轨道融合方式的阶段性导致价值提升方式从单创到共创转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思想经历了基础萌芽、起步探索、初步形成、丰富发展和成熟完善5个阶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产生了关于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最初认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中央提出“自力更生,向科学进军”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高科技发展方针,努力接近与赶上世界科技发展先进水平。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八大前夕,党中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思想历经百年,不断深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自立自强思想明确了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方向,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我国铁路发展与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成立了课题组,由研究室主任马名杰执笔的《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和经验》报告甫出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得到了包括张德江副总理在内国家领导人的正面批示。该报告指出,从企业角度,铁路装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较大成绩,既得益于整个产业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的跃升,也源于企业学习和创新机制的明显变化。但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消化投入低和领军人物缺乏等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中外案例剖析研究了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指出在发展早期的技术依赖阶段,从单纯的技术购买转向通过并购获得技术许可,是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当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阶段,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战略性技术联盟和技术并购就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可实现技术创新的超常规发展。同时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技术并购已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来源和趋势,技术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通过取得的研发资源与自身要素相结合,获得技术上的协同效应来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培育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实现技术的跨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上研究对我国企业技术并购与技术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技术引进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以提高和改善技术引进方的技术创新水平,实现从技术引进的“补血”功能向技术引进的“造血”功能转化。然而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企业创新充满了许多挑战。阐释了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167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关注企业知识战略对这一作用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己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创新资金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仍然缺乏、技术创新法律体系不完备、财政税收政策不合理、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关键是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军事技术创新对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军事技术创新项目的性能风险最不可接受。首先分析了广义上的军事技术创新概念,提出为确保军事技术的持续创新、科学发展,在创新的全过程中,从技术系统综合集成的角度来看,应即时分析、迅速处置3种技术匹配问题,即辅助支持型、相减相克型、攻防对立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技术风险,满足目标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技术路线图与颠覆性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路线图被广泛应用于技术预测与规划。讨论了技术路线图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并且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有助于改变惯性思维模式,鼓励系统思考。技术路线图能促进分散技术的集成,促进新技术路径的创造; 但另一方面,技术路线图可能约束联想思维,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容易受到制定者的偏见与利益的影响。此外,由于潜在颠覆性技术的固有不确定性,过于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可能具有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界定了技术垄断的概念并区分了市场垄断和技术产权。以技术存在形式视角分析了技术垄断的形成和结构,以及技术垄断的外在表现,并研究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技术市场垄断程度的因素。提出了技术的市场垄断程度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并将市场中技术垄断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分析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市场垄断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技术垄断的周期,并从中得出了技术垄断竞争力的构成,推出产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垄断竞争力内涵。  相似文献   

14.
当技术控制主义成为技术哲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时,研究技术可控性问题就显得必要。但在看到技术具有可控性的同时,还需要认识技术的相对不可控问题,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对技术不可控问题进行了解读,认为技术不可控主要表现在技术内含的自然属性、技术基础的客观性、技术应用后果的不可避免性以及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技术进步趋势分析与技术战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战略是关系到组织能否把握机遇,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重点分析了技术进步趋势在技术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只有在深入了解技术进步趋势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火炬计划统计报表"的分类,归纳出5个企业外部技术联系渠道,即大学、国内研究机构、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及国外研究机构。以514家浙江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5个外部技术联系渠道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大学的技术对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数的影响显著;来自国内研究机构的技术只对专利申请数具有显著影响;来自国外研究机构的技术对技术创新绩效无显著作用;来自国外企业的技术对新产品数的影响显著;来自国内企业的技术对技术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技术知识观是目前技术分析的主流范式,但仍有不少严重缺陷。技术演化观虽然还有诸多分歧和争论,却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理论整合力和现实解释力,也直接契合了自然科学革命性的进展和哲学的发展方向,主流分析范式从技术知识观转变为技术演化观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李宏  钱利  崇曦农 《现代财经》2007,27(12):67-7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策略,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领域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会遇到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利用技术引进,选择何种技术创新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航天技术转移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提出民用技术向航天技术转移的动力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