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实物期权在公司并购价值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维 《时代经贸》2007,(2Z):127-128
本文在对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基础上,针对企业并购投资的特点引入实物期权方法。重点研究了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中所隐含的实物期权价值,建立了一个企业并购投资的期权价值评估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企业并购决策准则。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存在风险,但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战略利益。但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并购中交易价格与企业价值背离现象,是因为忽略了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战略价值、本文引入增长期权理论及期权定价模型来封这种战略利益的价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仲民  杨莎 《经济管理》2005,(16):32-38
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型,认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不仅包括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还应包括由于并购的实物期权特征和协同效应产生的目标企业相对于并购企业的附加价值。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由传统的折现现金流法计算,并通过实物期权理论调整。并购附加价值分别由实物期权理论方法、由改进的折现现金流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和分配。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是并购决策的核心内容。文章分析了企业并购的期权特征,引入了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与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并以案例说明,以期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实际操作中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太适合风险企业的评估,尤其在并购这样风险比较大的活动中,实物期权法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很适合。首先以金融期权为例介绍了期权的基本概念、分类、期权在到期日的价值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实物期权和实物期权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思路并结合一个例子来分析,主并企业利用实物期权法更容易识别评估有潜力的目标企业。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决策中的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并购具有期权的特性,因此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能够将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期权定价理论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优越特征在于它能有效评估不确定性的机会价值。将目标企业价值分为现有资产价值和机会价值分别用现金流贴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进行评估的应用框架能够将两种方法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郭宏  傅建设 《时代经贸》2013,(24):99-99,101
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愈演愈烈,尤其对于资源型企业,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加剧了企业问的争夺,促使并购的发生。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周期长、金额大等特点使得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存在不足,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能更加准确的衡量企业价值,确定合理的并购成本,帮助做出正确决策。本文将实物期权模型引入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中,希望可以为此类企业的并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实物期权的角度谈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企业并购是一项重要的资本运营方式 ,是企业实现迅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对于企业并购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 ,目前常用的并购价值评价方法无法完整地评估并购价值 ,因此 ,本文引入实物期权概念对企业并购价值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完整的并购价值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实物期权角度谈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海滔 《生产力研究》2002,(3):246-247,253
企业并购是一项重要的资本运营方式,是企业实现迅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对于企业并购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常用的并购价值评价方法无法完整地评估并购价值,因此,本文引入实物期权概念对企业并购价值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整的并购价值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企业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的市场,越来越向着国际市场迈进,而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并购中价值评估是决定企业能否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实物期权理论又是影响价值评估的关键环节.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部分的企业评估往往忽略了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作用,造成投资者再投资的过程中目光短浅,影响企业的成功发展.本文就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方法,为促进我国企业并购的良性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促使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原因。跨国Cournot垄断竞争模型考虑产出协调和信息分享两方面。非对称信息下并购发生的可能性超过对称信息情形,外国企业总倾向于与一国内企业分享信息,并购的发生取决于需求波动程度及产品异质性程度。  相似文献   

12.
Canto and Miles (CM) present and analyze graphically “a third, alternative method for closing the IS-LM system of equations”—the ‘wedge model’. According to CM, “the result is a more general set of results” and “the two traditional alternatives are only special cases.” The CM model, however, is logically inconsistent. Because CM implicitly assume simultaneous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and disequilibrium, CM's assumptions are mutually inconsistent. Thus, none of the reported results logically follow. Furthermore, the CM model is not very general. This paper proves analytically that GNP is determined without the IS and LM equations both in the CM model and in the obvious logical patchups of the CM model. Therefore, for example, in the CM model exogenous changes in business-fixed investment or consumption have no predicted effect on national income.  相似文献   

13.
Jing Yu  Bin Xu 《Economic Modelling》2011,28(4):1587-1594
Although several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target enterpris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such as classical net present value (NPV) evaluation model and real options techniques, the logic of pricing processes in all these approaches is still faulty. The classical approach of NPV perspective to price the target enterprise of M&A has been replaced by integration of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such as NPV perspective, real options perspective, game perspectiv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analyses model to price the target enterprise of M&A is develop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 options integrated with game theory under stochastic surroundings. The synergy 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valuation model to reflect the synergy management process of M&A, and the equilibrium price formula is proposed by applying the famous offer-counteroffer Rubinstein theorem, which is improved to fit for the stochastic surroundings. The price formula is further discussed on condition that the operating cost is more than or less than profit flow, which is assumed to follow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 process. The numeric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ormulas in this paper can perfectly well reflect the realistic practice of M&A.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问题,提出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该方法可以依据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求最佳投影方向,利用最佳投影方向可判断各计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方向。通过最佳投影方向,与评价指标的线形投影得到投影指标值,通过这一指标来对样本进行统一评价和分类。运用该模型对3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等级,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可量化并带有预测性的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专利价值评估已成为当前政府投资、企业融资、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以及国家/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的关注焦点与研究热点。专利价值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专利价值评估的技术、市场和竞争等多种因素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反馈系统,适宜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开展动态模拟。剖析了现有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首次分析了专利价值评估的动力学机理,建立了专利价值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某高价值度专利为例,对专利价值评估进行了动态模拟,为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转让及商业并购等产权交易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行的专利价值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6.
李光荣  杨锦绣  黄颖 《技术经济》2020,39(12):26-35
运用事件树方法与模糊集理论对产业链协同视角下企业并购风险分析及评价展开研究。分析并购活动过程中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序列构建产业链协同并购风险事件树分析模型。讨论提出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事件发生概率评价算法,依据并购活动序列事件发生概率及所造成损失率计算其风险大小,解决了事件树方法中风险评价值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指明产业链协同并购活动中的关键风险点,同时印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产业链协同并购风险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持续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及知识产权争端,深刻揭示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紧迫性以及专利技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企业专利竞争已从单项专利转向组合专利进一步凸显了专利组合价值。基于价值理论和专利战略理论,提出将技术价值、市场价值、法律价值作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单项专利和组合专利的特征分析,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专利标准化内涵,提出相应的二级指标。考虑到决策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评价指标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反馈机制,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构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运用企业专利组合实际数据进行测算以验证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结果发现:高质量专利组合对企业价值有非常显著的贡献度;企业应定期评估以调整优化专利组合结构,提升专利资产的整体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专利组合价值是衡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大数据视角构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物期权的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创业板企业的特点,探讨了传统估值方法对创业板企业的不适应性;借鉴实物期权理论中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构建了适合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论述了如何应用该模型评估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4—2017年我国29个省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效率与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VAR2模型,研究分析工业企业两者耦合协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业企业生态效率评价值整体高于科技创新综合评价值,且两者综合评价值和两者耦合协调度呈不断增长及东部>中部>西部态势;企业规模、能源结构、研发资金投入和环境规制对各地区工业企业生态效率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都会产生影响,并且随着滞后期数增加,对耦合协调度影响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的思路,重新审视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已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框架(包括点状模型、线状模型、链状模型和面状模型)的特征和不足,提出了由问题驱动、思考未来、多样化知识、创新文化、利益相关者协同、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新框架,并构建了新框架的二级指标,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解、体系框架的构建和评价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