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机制,是动态核心能力理论成功应用于企业战略实践的关键环节。围绕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本质、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提出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机制框架,重点设计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与定位机制、开发机制、提升机制以及重构机制,并给出了一体化运行策略,旨在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持续保持与提升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方法指导与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2.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而准确识别动态核心能力则是有效培育和运用动态核心能力的重要前提。在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内涵本质和形成与演化机理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识别思路,重点设计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模型,并以华为的动态核心能力识别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准确识别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侯艳龙 《经济师》2009,(10):248-249
文章基于CAS理论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进行研究,在对动态核心能力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适应机制。认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一个由能力要素和行为主体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其构建过程是通过其各能力要素的涌现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理论,阐述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外部框架模型(战略——结构——动态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能力的内部框架模型,并论述了内部框架型中5要素的功能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于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进行了文献研究和问卷设计,然后构建了关于企业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国内汽车产业供应链联盟企业动态能力对于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是只有组织学习能力维度显著正向影响联盟绩效,而整合能力以及重构与转变能力维度则对于联盟绩效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框架模型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理论,阐述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外部框架模型(战略——结构——动态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能力的内部框架模型,并论述了内部框架型中5要素的功能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提出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的基本单位——动态核心能力因子,阐述其构成要素以及各因子之间的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的4种方式,并阐述其正三棱锥体支撑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技术快速变化的开放经济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强化组织和战略管理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是当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结合动态能力理论,依据装备制造产业的特征和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应从战略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着重培育装备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体系。通过学习、协调整合和重构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核心流程;并进一步指出企业知识的链接、管理技能和简单化原则是发展和部署装备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在全球化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发展并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形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基于知识的动态核心能力。企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核心能力稀缺且难以模仿,知识吸收决定了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能力,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决定核心能力的可延展性,知识的保持与创新决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企业在自身知识与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使知识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发生转移和共享,整合创新而成为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EPC对于提升装备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极为关键.本文通过对EPC内涵和企业动态能力维度的界定,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的特性,分别从环境变化、柔性组织、人才、需求创新四个维度分析了EPC提升动态能力的路径;并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为例,验证了EPC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在实践中的绩效.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中企业“主业回归”现象的基础上,从核心能力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并购战略,提出了以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的识别和确认为前提,培育、强化和拓展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了项目管理核心能力的概念。从策划能力、控制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4个维度构建代建单位项目管理核心能力的24个构成要素,并据此开发了代建单位项目管理核心能力的初始测量量表。利用基于初始测量量表所得的问卷调研数据,检验了初始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经过删减题项后,得到代建单位项目管理能力的最终测量量表,并验证了该测量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自愿披露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而核心竞争力作为反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信息,成为企业自愿性披露战略的重点内容。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理论和经济后果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对既有研究中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价值测度问题进行了述评.并围绕核心竞争力信息自愿披露的内容、形式、有效程度以及诉讼回避等问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自愿披露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as seen the rise of a new wav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next-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radically shif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meaning of value creation, and sources of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is situation, it is imperative for firms to build a new core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petence of firms in th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rea, frames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capabilities (IICs), develops the scale of IICs, and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IC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using empirical data in China. In short, the paper identifies that IICs are an important competence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ext-generation IT. Conceptualising IICs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bridging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d strategy research. IICs provide a holistic approach to building the new core competence and achiev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5.
企业合作创新本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创新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交易成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合作创新的本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合作创新关系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经济形式;战略管理理论则认为合作创新是一种通过利用企业互补关系来有效地联合各参与企业的资源,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机制;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合作创新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技术的溢出效应,将创新的外部性内部化;知识管理理论提出合作创新是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合作创新就是企业通过创新网络,吸收知识、信息和资源,积累外部社会资本,提升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绿色管理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把环保和节能融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企业管理新战略.在现代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变革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企业只有构建以绿色管理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什么是绿色管理、什么是企业绿色竞争力以及我国企业打造绿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绿色管理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突破性性创新机会的感知是企业在新旧产业替代中进行企业能力重构的动力源。高层管理者是高技术企业进行能力重构的主要驱动力量,但是高层管理者由于人力资本的陈旧过时、社会资本的局限性以及认知的偏见常常无法识别突破性创新的机会。已有的创新实践表明,对突破性创新机会的识别可能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个角落的人员,他们由于离市场更近,更容易发现新技术机会。如果高技术企业单纯的依赖高层管理者的认知来识别突破性创新,将会失去新旧产业替代中进行能力重构的重要机会。本文拓展了企业进行能力重构的动力源,提出用创造性搜索活动、上下级直接沟通、战略释意活动、战略性实验方法充分的利用各种动力源促进企业的能力重构。  相似文献   

18.
财务核心能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动态性。本文运用CAS理论对财务核心能力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财务核心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根据CAS理论原理建立财务核心能力系统演化过程模型,并将该过程分为确定主体、主体个体演化以及系统整体演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王毅 《技术经济》2013,32(1):9-13,30
以8家重点工业企业(哈电、大唐电信、中国船舶、海尔、海信、奇瑞、长庆油田、鞍钢)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需求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中的作用机理,提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理论模型———"需求导向-实践积累-能力跃迁"模型。该模型包括以下3个命题:第一,需求导向是指企业主动把握需求带来的创新实践机会,这些机会来自需求宽度(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需求)和需求深度(首次需求、需求升级和创造需求)的不同组合及其动态变化;第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表现为能力宽度(整体产品/工艺技术能力)和能力深度(核心技术能力)的动态组合提升,这种积累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核心过程的5个要素(技术来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和自主品牌)的动态组合上进行持续实践的结果;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可以形成向"主导产业链创新的能力"的跃迁,该能力的主导力量来源具有多样性,由整体产品/工艺技术能力、核心技术能力、自主品牌3个核心要素及其不同组合决定。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企业在行业认定范围、战略焦点、顾客需求和产品、行为立足和服务边界方面的原因,致使企业再造失败。企业必须以价值创新经营理念为指导,实施具体的创新战略策略:重新定义市场与行业,拓宽企业的市场空间;改变战略焦点;寻求企业行为新的立足点;遵循“关键价值至上”原则,创造新的价值曲线;构筑创新价值的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再造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