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商人们在2003年的所作所为作出道德上的评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能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首先面临的难题不是商人们.而是道德本身。和道德最为亲密无间的应该是“善”和“恶”,商业道德也不例外。但是,什么是“善”和“恶”?或者说,谁的“善”和“恶”?显然,在一个多元化趋势并不弱于全球化趋势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鲁滨逊飘流记》和《蝇王》两部荒岛小说在情节、主题和创作手法上的不同,旨在让读者更加明晰“荒岛变乐园”和反讽式情节结构的特征以及“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主题揭示。  相似文献   

3.
《经济纵横》2007,(3):71-71
荀子,名况,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著有《荀子》一书。荀子认为人的本能是生存——饿了,找吃的;冷了,要取暖;倦了,想休息。从先天的本能上看,人的主观行为是自私的,这便是人性恶的根据。荀子因此主张“性恶说”,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善是后天人为的。现在的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喜好私利的,顺着这本性,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就发生了,谦让便消失了;人生来就有嫉妒,顺着这本性,于是残害忠良的事就发生了,忠诚信用便消失了。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4.
诚信,即诚实和守信用,诚意味着保持真实无欺的道德规范心态应对各种事务,信则言行一致,恪守承诺。诚信一直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美德被推崇备至,儒家思想将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立政之本”,《论语学而》曰:“信则人任焉”,《大学》中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认为“诚意”是修身、齐家、治  相似文献   

5.
一、回到西学古典 我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第一是希腊理性善:产生于混沌黑暗的希腊神系开初倾向于幽冥的自然“定数律”(限制),黑格尔把它理解成“度”(神即“度”),由此构成“规律”的“善无限性”,与“恶无限性”相对.  相似文献   

6.
史璞 《经济经纬》2002,(3):101-104
管理人必须首先把握人的“特性”,这是管理者选用管理方针、方法和技术的依据。但许多管理者迷失于性善、性恶论等“人性论”的丛林中。为此,需要“统合”各种人性论,即“权变人性”:人性受先天因素决定,也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先天因素(生命本性)对人性有质的规定性, 后天因素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对人性有量的改进性。人性本来有善有恶,也无善无恶,是因为善恶有相对性和相互转化的特性。人性的“善”与“恶”随年龄发展而变化,还取决于环境性质和人本身的素质。因此,管理者需要“权变人性”,权变管理,方能安人、得人。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传统的人本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管仲是较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家。他说:“夫霸王之所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又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霸形》)。管仲还强调人心向背对政治兴衰的重要性,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下令于流水原者,令顺民心也”,而要顺民心,就要“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绝灭,我生育之”,“不强民以其所恶”(《牧民》)。更为可贵的是,管仲还提出了百年树人的思想。他说:“一年之…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一部有关反叛女性——海斯特的小说。《红字》通过对女主人公海斯特悲惨生活的描写,再现了十七世纪美国清教社会中妇女的处境,展现了海斯特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流露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9.
历史哲学虽然把人们从对旧体系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但也动摇了“历史学”这一专业的基本信念.更重要的是,这种历史哲学实际上泯灭了历史上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10.
道德行为是好是坏,用什么尺度去衡量呢?是用“善与恶”的尺度。罗国杰先生说:“一般来说,善与恶这两个概念是评价人的道德行为或事件的最一般的范畴。”①罗先生说这个论断时,留下了一个问题让读者去思考,那就是对“一般”两字,要作适当的解释,不能直接套用。为什么呢?因为“一般”此词,包含了不确定的意思。本人理解,“一般”两字,包括了如下三层意思:  相似文献   

11.
话沧州     
《经济》2006,(11):120-122
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水浒传·第八回》孙定语说起家乡沧州,它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这种奇特的感觉也是伴随我回家盖房后一点一点挖掘而感知的。说沧州,有几件事情不得不提:远恶军州一提起沧州,很多人马上就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林冲”和“发配他的地方”,由此沧州常常是因“林冲”而闻名。其实这是一种偏颇之词,我倒认为将沧州说成是“英雄出没地”更合适。将沧州视为远恶军州,或称为“郡边恶州”,是相对于宋时的京城开封而论的。自开封向东…  相似文献   

12.
市租是西汉商业税的一种,但对其具体性质及相关问题,在学者间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将其作为市场交易税、营业税等类型来看待。这一看法直接源自于《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的一段《索隐》,其正文为武帝时主父偃的一段话:“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索隐》注道:“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日得千金。”  相似文献   

13.
<正> 孙恒志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的私人劳动范畴》(《经济研究》1979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个别劳动还表现着私人劳动的特征,或者说,还存在着私人劳动的范畴。”马宇撑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个人劳动不是“私人劳动”》(《经济研究》1979年第12期)一文中对孙恒志的上述观  相似文献   

14.
桑晓靖 《经济论坛》2004,(11):66-67
一、儒家的“志于道”与现代经营者的企业理想儒家重视立志,认为人贵有志。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这就是说,不愁没有事做,愁的是没有志气。孔子本人也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之后,孟子曾提出了“尚志”的主张,《学记》提出“士先志”。到了明朝,王守仁则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论语·为政》)立志就是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立志就是志于道,就是修养自己真、善、美的思想情操,就是通过“学”而修己。“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  相似文献   

15.
张鹰 《发展研究》1996,(12):57-60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1996年出版的力作《亚洲大趋势》中,提到了设计建造中的“福州机场”和其他机场。作者认为机场是经济成就的象征,并转引新加坡《商业时报》上科思拉(JayKhosla)的文章,指出:“一座新机场的兴建,其意义是  相似文献   

16.
<正> 对于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论,大致可分为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抽象劳动是指“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它形成价值。是价值实体,因此,这一范畴体现特定的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不是“永恒的范畴”。现在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论》注释书,大多持这种观点。《经济研究》1980年第9期彭迪先同志的《马克思论抽象劳动》一文(以下简称彭文)对这种观点作了较详细的阐述。《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有林同志的文章,第11期王干一同志的文章,也属这种观点。与此相反的观点认为:抽象劳动是指产品或商品的劳动中,撇开各种具体形态而剩下的东西(或又称之为“一般人类劳动”,“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的等同性”……等  相似文献   

17.
《经济问题》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刊载杜明同志《谈谈“按劳分配”与“各尽所能”》一文(以下简称《杜文》),提出必须“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统一的分配公式贯彻执行”这一观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穿着苏格兰七分裤中的一条裤腿,结果“跑偏了”。但这次荣获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可不是“跑偏了”。绝大多数网友认为.小沈阳获奖是“实至名归”的。  相似文献   

19.
危机和危言     
咱们中国人,向来似乎有个好安恶危的共同心理,因而害怕见到“危机”之类字眼,特别是一些大小部门或系统的负责人,如果听到有人说他领导、管辖的部门或系统存在“危机”,就难免要觉得讨厌。比如,千家驹先生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中,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危机”,有些领导人就认为是“危言耸听”。因此,有关“危机”和“危言”,值得议论一番。其实,人们所说的“危机”,据《辞海》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一是指“潜伏的祸机”。某一部门或某一系统的工作,是否存在“危机”,并不决定于某领导人的自我感觉,而  相似文献   

20.
《经济问题》1982年第8期载陈昕同志《马克思并没有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正确地指出把“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连在一起讲的是斯大林。但是作者认为斯大林把两者联系在一起,是不对的。本文谈点不同看法,和陈昕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