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国有企业之综合目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生 《经济师》2006,(10):206-206,208
为加强新形势下政府对国有企业监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财税制度的全面实行,1999年6月国家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对国有企业的效绩评价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述,这标志着企业效绩评价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文章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实施综合目标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斌华 《当代经济》2009,(16):70-71
企业效绩评价制度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方法.了解与掌握其基本知识对于政府国资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非常必要.正确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利于建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利于加强与改善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3.
企业效绩评价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进入21世纪,尤其在2001年我国加入W 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无不竭力在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格局下求生存和谋发展。“优胜劣汰”是永恒的游戏规则。如何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成为各企业家和理论界专家们的热门话题。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综合效绩评价体系,并在我国普遍推行企业效绩管理制度,促使国有企业将生产与经营主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效绩上,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有可能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效绩的评价成为微观理论界研…  相似文献   

4.
马万里 《时代经贸》2007,5(5X):70-70
企业经营效绩评价将顺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融入企业整个战略管理过程。因此,现代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在传统效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形成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要求,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智力资本作用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营效绩评价将顺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融入企业整个战略管理过程.因此,现代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在传统效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形成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要求,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智力资本作用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青旅企业2002年~2004年的企业效绩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企业的修正指标的分数,2003年较差,2002年与2004年较好,并对企业中出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加强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引用银广夏、蓝田股份两家公司2000年存在严重财务舞弊的年报数据对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现行的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仍然给这两家企业分别打出78.34和79.56的高分。由此,文章针对这两家企业案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行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2006年2月财政部新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准则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运用是企业效绩评价的目的,只有在不断探讨和推广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运用领域中,才会使效绩评价的理论得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且用于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活动。 目前,我国企业效绩评价是以政府评价为主,评价对象大多是国有企业,评价结果主要是为各级政府部门和被评价企业的出资者有关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提交企业和资产  相似文献   

9.
试论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各部门工作效绩的客观依据.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实施战略预算管理,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完善预算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的监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分为广义和狭义上的,从广义上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主要是财务监管。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建立与健全过程中,对固有企业财务监管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因此,加强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茂臣 《经济论坛》2003,(12):39-41
2002年2月,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五部委重新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财统字[2002]5号,这为我国企业效绩评价规范化提供了一个更加切实、可行的标准。对于引导企业经营行为,考核经营者业绩,树立企业形象意识,提高竞争能力,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企业效绩评价指标的比较修订后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与原《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财统字[1999]2号)相比,基本指标未发生变化,但修正指标则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财务…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企业效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湘 《经济经纬》2002,(6):72-74
企业效绩评价的关键是评价方法的正确选用。选择企业效绩评价方法应遵循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广泛适应和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以功率系数法为主,综合分析判断法为辅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企业效绩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我国企业效绩评价是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企业一定的经营期间的资产营运、财务状况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对比分析,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文章探讨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如何采用更好的业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财务会计报告改革背景下的企业效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效绩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及其行为存在一些缺陷,针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现实改革、未来改革需要及其对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影响,结合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现实,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依据,提出改进效绩评价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注册会计师,本文拟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目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参与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内控评价,分析大中型国有企业目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揭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企业效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定性的非财务指标在企业效绩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行实务中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都没能很好地将定性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此,本文提出另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企业效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17.
电力企业财务效绩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电力 (集团 )企业的效绩评价的特殊性以及电力集团企业对下属经营单位效绩评价的特殊性 ,从电力企业财务效绩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标准与指标权重的获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构建了电力企业对下属经营单位 (电业局 )的财务效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的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愈加重要.但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等问题,为此,企业应提高管理意识;加强内控管理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加强财务监管;加强部门协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加强日常监管,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以此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全面贯彻和实施会计法规体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强化会计监督工作,探索新形势下会计监管的新体制、新方式、严格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组织和领导,不断探索和实施会计管理工作新内容、新举措,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要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制度保证,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加强监管,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20.
企业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激励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要求有业绩评价标准,而业绩评价标准不仅影响机制,还会影响到资源配置,不同主体,对业绩评价的目的和标准也不同,形成了业绩评价的不同层次,从投资者角度对作为投资对象的企业进行价值分析,目的是进行投资之前的决策分析。采用业绩评价的指标可以是财务指标(如每股净收益,净净产收益率),也可用经济增加值(EVA)或市场增加值(MVA);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则是以企业提供的税金、国有效产保值增值、就业机会、环境保护等为标准,如入均利税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财政部出台的新的“国有资本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国有企业效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资产提供者(或股东)对经营者所进行的业绩评价,用于对经营者聘任决策,报酬计划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是对经营者作为代理人是否达到委托人的期望目标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