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盈余管理视角下的新会计准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妮 《经济师》2010,(9):178-179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手段人为影响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盈余的行为。过度盈余管理将给企业、投资者、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会计准则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文章着重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研究,旨在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完善会计准则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在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财务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规范企业盈余管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投资者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
会计盈余信息是投资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是投资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因此,必须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在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财务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规范企业盈余管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投资者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会计盈余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冬林  李刚 《当代财经》2008,(2):111-118
本文从会计盈余质量的角度来研究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们从盈余管理程度、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稳健性等三个方面来衡量会计盈余的质量。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改善会计盈余的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并且会计盈余的质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还能够缓解大股东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恶化,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其快速成长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也有助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宏 《经济研究导刊》2012,(29):149-150,153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在本质上是相互博弈的关系。在博弈的过程中,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二者之间,一方体现的优势即成为另一方的劣势,二者相互揣测和分析对方,各尽所长、各避所短。盈余管理是中性概念,过度的盈余管理则会给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可是盈余管理行为却普遍发生在我国的大中小企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为了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运而生。本文从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出发,结合了国内外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5-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效率的角度检验了中国现实制度背景下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未来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未来投资效率越低。文章由此得出结论:盈余管理不仅可能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也对企业的内部决策产生了不利影响,损害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约税收和管理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积极影响相比,盈余管理更多地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了引导企业进行正确的盈余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快会计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通过改变审计委托人来调整盈余管理的博弈方,以强化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1.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约税收和管理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积极影响相比,盈余管理更多地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了引导企业进行正确的盈余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快会计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通过改变审计委托人来调整盈余管理的博弈方,以强化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2008—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检验了投资者关注、盈余持续性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越高的公司拥有更强的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并且,投资者关注越高的公司越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这表明,投资者注意力程度的提升能够加强公司盈余的持续性并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管理者的盈余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以及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是种极大的保护;另一方面,它也给企业管理者进行利润操纵留下了余地,并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机会,从而导致虚假财务信息的产生,损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应当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督,防范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从风险资本积极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资本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风险投资企业创业板上市时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仅有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独立董事比例、风险资本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和外部监事比例对公司盈余管理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董事会、监事会持股比例,CEO持股比例对公司上市时盈余管理也没有显著影响。创业板上市风险投资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主要受公司规模、财务杠杆比例以及公司行业特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理论层面的分析,讨论了盈余管理给不同类型定向增发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同内部控制质量,给实施盈余管理的定向增发企业业绩波动带来的影响.发现,无论定向增发企业采取何种盈余管理方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都能有效改善企业业绩水平以及市场反应.进一步验证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以及各方投资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筹资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丑闻不断爆出,不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盈余管理因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文章研究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对于解决盈余管理的滥用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常用手段,并针对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和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和监管指标体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和违规披露的处罚力度、进行投资者教育和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等建议以规范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行为可能使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能真实反映,从而使得社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因此约束盈余管理就成了当今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目的是通过进一步研究来验证盈余管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一个令全球投资者和政府关注,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1999—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估计,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盈余水平与总资产之比的平均值为7.6%左右。对公司治理变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民营控股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高于国有控股企业。这些结果意味着,中国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降低盈余管理的幅度。  相似文献   

19.
宋宏丹 《经济师》2010,(9):174-175
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不仅会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还会影响到个体间财富的分配以及企业间的资源分配等,因此在种种利益驱使之下,企业产生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文章主要从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出发,研究企业通过收入确认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法,使政府、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站在投资者保护的角度上,分别从公司治理机制的内外两方面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和股权制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一反一正提出了对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但是在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下,我们还是应该认识到对消除盈余管理有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