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决策权配置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较高的公司中,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管理会显著影响投资效率;在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公司中,没有证据表明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的高低会显著影响投资效率;相对于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较高的公司来说,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较低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更能造成非效率投资;相对于低盈余管理公司来说,高盈余管理公司的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的降低更能降低公司的投资效率;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较低的公司的盈余管理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降低高盈余管理公司的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会增加非效率投资。本文既拓展了已有盈余质量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深化了决策权配置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大股东的寻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大股东通过操纵报告盈余来改变会计盈余的时间分布和误导投资者,从而攫取更多的隐性收益,造成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降低.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可以获得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隐性收益;(2)大股东的收益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而提升,中小股东的财富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将降低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因此,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效应,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刘红卫 《经济师》2009,(6):155-156
文章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出发,引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以及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可能会出现的新的盈余管理方式,并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旨在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和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会计市场的规范化,并且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作出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检验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债务期限产生正向影响,即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企业的债务期限越长.进一步按产权性质分类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利用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现象更明显,盈余管理对企业债务期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增加了债权人的借贷风险,因此,债权人在制定长期贷款决策时要加大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力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及具体表现.研究结果显示,与独立上市公司相比,系族上市公司和集团上市公司倾向进行向下盈余管理,其中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最为严重.从企业集团产权性质分析,民营系族上市公司和民营集团上市公司比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更为严重.在系族上市公司中,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程度负相关.这表明,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冲突会受到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有别于普通的第一类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沪深交易所2006年~2008年所有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数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行权限制期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比非国有上市公司明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较之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要弱一些。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7.
外部审计是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我国2013—2017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行为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虽然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对企业进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具有警戒作用,但作用有限,且提高审计费用和变更会计事务所反而会诱发企业增加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这表明外部审计无法有效抑制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精确度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2004~2005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我国财务分析师在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盈余时影响其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预测机构数量的增加、盈余可预测性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将伴随着高的盈余预测精确度,而盈余波动程度越大、公司规模越大,预测的精确度则越低。同时,可预测性、盈余管理、盈余波动以及公司扩张速度对分析师的悲观预测有显著的影响,而可预测性、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规模则显著影响分析师对盈余的乐观估计。  相似文献   

9.
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基础上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凤委  汪辉  孙铮 《财经研究》2005,31(6):96-106
文章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将会影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判断.法人控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明显高于国家控股公司;剔除盈余管理影响后的业绩比较没有差异;股权性质发生变更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也发生变化.我们的结论证明,不考虑会计信息质量这一前提很容易导致我们对企业经营业绩做出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与以往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关注股权融资中的资本市场动机不同,文章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在2007-2011年间进行债务融资时,无论是通过公开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还是通过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新债的产生都诱发了企业向上调整盈利水平,并且由于公开债券市场的监督效率低于银行的监督效率,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对企业盈利操控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collect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for 698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the purpose is to test whether Chinese companies use real activities such as asset sales, purchase, exchange and equity sales or purchase to manage earnings to meet or exceed CSRC regulatory thresholds. But we do not obser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However, with weak evidence, these firms report larger income-increasing contributions to current year earnings from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to meet or exceed important thresholds.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9-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型上市企业相关面板数据,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情绪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R&D投资强度更大;投资者情绪在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R&D投入之间起中介效应,即存在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的投资者情绪更为高涨,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使企业加大R&D投入。企业异质性检验发现,不同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者情绪在私募股权投资与研发投入中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并且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无论是年轻企业还是成熟企业,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将投资者情绪纳入分析框架,深入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企业、政府等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沪市2004年、200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信息披露与战略管理两个角度分析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指数(IIRI)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进一步检验交流信息质量指标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也发现同样的结果。这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特别是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战略沟通确实能够起到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从而为上市公司主动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监管者推动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周超 《经济与管理》2013,(10):76-81
以2005—2011年沪深两市1236至21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占比越大、CEO对董事会的影响力越大对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公司为国有控股、董事会持股董事会越多、监事会持股监事越多对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因公司治理引起高管获得的超额薪酬与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差异一直是家族企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多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从家族性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则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视角对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以2008年年报中的100家家族上市公司与100家非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高管年薪和高管持股比例这两个方面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表明:非家族上市公司与家族上市公司除了在高管年薪上差异不是很大,其余变量皆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家族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企业绩效皆高于非家族上市公司。家族上市公司与非家族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对公司绩效影响都显著,且都呈正相关,但家族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比非家族上市公司大。高管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影响则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对盈利的信号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股利分配时,大量采取高送转的方式。本研究通过对578家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高送转对盈利的信号效应的分析,揭示了高送转与公司盈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进行高送转对公司未来的盈利信号较弱,高送转并不意味着未来盈利的高增长。只有现金红利增加的高送转传递了上市公司未来业绩良好的信号,而现金红利不变和现金红利减少的高送转不是未来盈利良好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王虹  杨丹 《财经科学》2011,(9):85-93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准则变迁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会计准则的应用仅改变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如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改为构造债务重组收入,却无法从总体上约束这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且新会计准则实行后的2007-2009会计年度,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降低趋势,但对亏损公司调减利润的行为有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