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改革的产业领域要继续扩大,才能适应今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后给新企业带来的诸多方面变化,总结河北恒祥医药集团扁鹊制药有限公司改制的案例作为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从而验证了民营资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交锋与博弈     
《新经济》2003,(7):51-53
民营资本的发展是艰难的,人们对民营资本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政治敏感和社会性的顾虑,还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理论解释,还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和一定的潜在风险.但到了今天,民营资本的扩张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而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与博弈中,民营企业更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十五大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和职工转换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为重点的改革热潮.在这次改革中,民营资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有资本退出的改制过程中,许多民营资本起了承接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管理者收购中的权力和风险的不对等、改制谈判中的人治化以及民营资本所有者控制权收益的索取等,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助于规范下一步的国企改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资本对风险资本市场的支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风险投资主体要实现由政府向民营资本的转变 ,“创新基金”和政策性风险投资公司中的政府资本必须发挥支持作用。借鉴美国“SBIR”和以色列“YOZMA”基金模式中政府资本在促进风险资本发展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可以通过在“创新基金”中试行“资本金注入”模式 ,以及在政策性投资公司中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提高我国政府资本对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5.
蔡锐  吕星雅 《经济师》2015,(5):71-72
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重要形式。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要设置民营资本参股比例的"负面清单",以确保特殊行业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微观层面要保障民营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中的发言权,以确保民营资本的参与意愿,达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的。此外,要充分发挥"员工持股计划"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拓宽员工持股计划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金融控制、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抑制 (自由化 )、金融约束理论所描述的发展路径 ,90年代的中国在处理金融改革、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关系上 ,对金融改革采用了既发展又控制的政策。金融控制为改革提供了所需要的资本 ,同时 ,让居民个人参与政府主导下的资本市场交易来使风险社会化。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理解为某一阶段经济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处理上的动态性。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的动态组合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特定的结构、交易与绩效。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控制缓和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关系 ,并可能减少银行预期不良资产比例 ,在让国有银行继续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主要债权人的同时 ,争取到了体制内部 (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 )化解风险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是一项高风险资本经营活动。体制风险、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和文化风险的产生具有客观性。建立趋同的价值理念,辨证认识民营企业,依法规范并购活动,实施人性化并购,是防控企业并购风险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民营集团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民营集团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提高.民营集团公司由于自身的运营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很容易遭受财务风险影响.民营集团公司的风险意识虽然在逐渐提高,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没有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研究,同时缺乏有效的手段管控财务风险.民营集团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并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治能力,避免财务风险对民营集团公司产生负面影响,推动民营集团公司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投资风险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企业,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承担着投资风险。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民营企业受到影响最大。一旦发现问题,首先给民营资本"吃药",这好像成了一个定式。这影响的不仅是某个企业,而是政府的信誉和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民营资本在主体构成、资本分布结构、资本运营上的缺乏独立性,从而指出民营资本的风险所在。并指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保证民营资本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9)
民营集团公司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身规模庞大、产权结构复杂等固有局限,存在着大量问题。文章对我国民营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也深入地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案例分析,为我国民营集团公司初步构建了一个规范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该体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控制目标,以民营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为控制对象,提出三种分别对应的控制方法,对我国民营集团公司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126家城商行为样本,实证检验民营资本控股对城商行杠杆的影响,并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地方国有经济占比为机制,探讨了民营资本控股影响城商行杠杆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民营资本控股提高了城商行的杠杆;第二,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地方国有经济占比上升时,民营资本控股将进一步加剧城商行杠杆分化。相关研究结论为民营资本控股引发城商行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3.
张满凡 《新经济》2005,(2):43-45
家族管理是民营企业的最大特点,以其决策果断、行事机动而使国有企业相形见拙。但当民企发展壮大之后,家族管理又成了企业发展的阻碍,缺乏监管机制的管理模式会使民营企业一不小心就踏上地雷,创维事件已充分显现出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家族管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宣烨 《生产力研究》2007,(24):111-113
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存在明显的非正规金融融资偏好。银行经营机制市场化及贷款条件"双重化"标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特点、资本市场结构缺陷等是非正规金融融资偏好的深层次原因。采取加快商业银行改制和战略性调整步伐、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优化资本市场体系等措施,拓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12)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公立医院改制,促进公立医院合理布局,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截至2017年为止,全国已有多家公立医院试水与社会资本进行多种方式的合作,尤其是原国有企业下属的职工医院参与的居多。但在具体实践阶段,双方合作并非一帆风顺,这是由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社会资本的营利性这一根本矛盾引起的。那么,公立医院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合作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为化解风险有哪些对策,如何使公立医院实现优化配置,使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投资得回报能够落实,是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扩大开放,中国国有企业的规模和体量迅速增大,市场竞争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国有企业决策、运营效率不高以及腐败等问题始终存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空前的反腐力度下,国有企业腐败案件频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都与国有企业的特有风险密切相关,着重对国有企业风险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风险防控思路,以期能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一批批大、中、小型的民营、私营等等新的企业随之产生,已不再是国有企业占绝对多数的时期,这些新型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它们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尤其是财务问题,只有规避了这些风险问题,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本文主要针对企业会计岗位职责与财务风险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8.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研究——以产权和人才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 《生产力研究》2008,(15):44-48
文章在原有民营企业三环治理模型(即产权、人才、资本)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现状,以产权和人才为视角,在理论上深入剖析治理风险产生的机理,以及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风险同治理成本与治理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力求建立治理风险的理论架构。并以国内外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库为依托,同时结合理论架构,建立治理风险的识别和测度体系。最终,力求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风险控制体系以及实施对策,以指导我国企业实践,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环境,并能够为我国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而有效改善我国整体外部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为什么偏好非正规金融融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宣烨 《经济纵横》2005,(2):54-57
与国有企业相比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存在明显的非正规金融融资偏好。银行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及贷款条件的“双重化”标准、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资本市场结构缺陷等是非正规金融融资偏好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加快商业银行改制和战略调整步伐、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等措施 ,可优化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共风险资本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在投资过程中首先是推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然后才是资本的保值增值,而私人风险资本往往进行纯市场化运作,以资本的增值为第一目标,二者利益诉求的不一致给后续合作带来了诸多问题。结合国外政府公共风险资本引导私人风险资本投资的经验,通过理论研究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风险资本和私人风险资本在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合作机制。从组织形式、控制权配置、失败后的风险共担以及其它政策指引方面,解决公共风险资本和私人风险资本在各自不同利益诉求下的合作,最终实现公共风险资本和私人风险资本的有效合作,解决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期的资金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