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经营城市,在中国既被视作国家发展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又因其政府主导的特征被批判为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扭曲。中国政府经营城市首先属于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次属于经济范畴,在城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下,政府经营城市表现为"国家、政府、城市"三者间的相互替代和互动影响。本文借助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范式构建"国家—政府—城市"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研究中国政府经营城市的阶段性主导力量和结构模式,发现中国政府经营城市的历史演进轨迹表现出"国家直接经营城市—适应市场化的转型调整—国家、政府、城市相互匹配治理"的过程;只有形成国家、政府、城市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培育城市力量、坚守行动边界,才能形成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经营城市模式,真正建立推动城市、政府、国家实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与市场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对中国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来说,"发展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并不能准确界定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西方市场调节型市场经济模式也缺乏中国适用性。只有符合中国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才是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应有模式。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不仅是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来必须直面的"新"问题,也是发达国家曾经深入思辨过的"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界与学界曾多角度广泛探讨政府调控经济的功能、效率与效应,形成了法兰西视野中的经济规划理论与模式。本文透过法国1946年至2006年的11部国家经济规划方案出台的历史背景与要义,梳理出法国国家干预经济思想与理论发生、发展、兴盛、衰落四个阶段,试图总结出值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法律与之相适应。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法制建设的重点也是不同的。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崭新历史阶段,法制建设的重点也转向经济发展方面,如相继出台了《经济合同法》、《工矿产品供销条例》、《农副产品供销条例》及《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在保障经济发展和企业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进入1997年以来由于以经济运行出现了新的问题,伴随着这些问题的产生使我国经济持续几年发展缓慢,其直接原因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以及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不足。而更进一步的分析则是收入分配、生产供给及体制方面的原因。如何调整,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关系因果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既有研究和特征事实表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这种多重均衡关系又以"需求跟进"和"供给拉动"两种因果模式最为典型.然而,很难对不同国家或者存在性及其转化的亲件,并利用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文章发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存在着不同的均衡形态和因果关系模式;同时,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自上个世杨5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模式以1978年和1994年为分界岭呈现三个阶段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经历了由平稳到动荡、再由动荡到平稳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5)
国家干预经济在我国经济法学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以市场失灵为前提,有效地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与局限性,调节市场秩序,被称作"需要国家干预说"。但是,目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把握程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把握不好的话不但解决不了市场失灵的现象,反而会造成政府失灵。文章通过对市场失灵乃至政府失灵现象深度研究,提出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萍 《生产力研究》2006,16(11):122-124
合作社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享受到了合作社的好处。但有关合作社运动应自下而上地产生,还是通过国家的干预自上而下地推动?150多年来,合作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合作社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作为第一推动力,经济活动步入正规后,国家就应适时抽身,减少干预。二者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这种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将其置于整个国家学说的理论框架中加以考虑。因此,在定位我国的合作社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合作运动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经验。  相似文献   

8.
"国家"内生性地嵌入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由此成为对立统一的整体。本文从结构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双重视角出发,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提出"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历史终点,而"国家所有制"则可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从历史起点到历史终点,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功能,而从逻辑起点到逻辑终点,国家所有制体现的是为宏观调控夯实中观和微观基础的经济功能。"国家"嵌入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的社会生产关系,由此内生性地与经济基础结合在一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公务员是国家经济、社会等各项行政事务的直接管理者,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直接力量,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系统的效能,影响着政府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宪政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小卫 《财经研究》2005,31(3):79-90
在经济学世界里对国家问题的认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文章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的检讨,重点从宪政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有可能成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与市场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互补或互替关系,宪政秩序是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平衡机制,也是"国家悖论"的制度之解.  相似文献   

11.
张志乔 《经济论坛》2001,(21):17-18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混合经济模式倍受青睐,因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只有当两者的优势互补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领域细分,会因国家、地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混合经济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如何分工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当前"发展型政府-分权压力型体制"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探讨了国家审计促进地方政府实现良治的作用与路径。分析认为,国家审计应当通过事前的考核指标和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事中的考核指标分配、事后的评价活动以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的改进。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强化预算的监督与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工作、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以及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作用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还对未来"服务型政府-民主合作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下国家审计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阶段,各经济体发展状况更趋分化。金砖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不同经济体出现债务规模扩大、出口疲软造成的经常账户余额减少和汇率大幅贬值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把握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通过政府总债务、汇率下降幅度以及经常项目收支等指标分析金砖国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金砖国家探索防范系统性风险新模式,完善金砖开发银行功能与国内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在经济分析中的定位:从“黑匣”到“诺思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经济绩效与发展。由于国家在经济分析中并未得到系统、明确的定位,主流经济学的增长理论难以解释各国在经济绩效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反映在以往的经济分析中,国家常常被当作为"黑匣",这严重削弱了理论的解释能力。"诺思悖论"的提出,意味着国家被纳入经济分析中的关键领域。该文认为,围绕国家理论的这一核心命题,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工具,有助于更为深入全面地理解经济增长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薛飞  彭彭 《经济导刊》2015,(3):38-45
中国的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近200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大企业的产生无不伴随着国家的崛起。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表明,国家的命运与企业发展休戚与共。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大国之间的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其大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角力。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中国大企业群体,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国家脊梁"。中国企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将是不容回避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与不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子公司的企业相比,在"一带一路"国家设有子公司的企业绩效更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子公司的速度越快、设有的子公司的数量越多,企业绩效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阶段比制度化实施阶段更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以及进行多个稳健性测试后,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上述结论揭示了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后果,不仅有助于拓展企业政治战略的相关研究,而且对企业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以及政府更有效地实施国家大政方针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冢货币作为国家政治经济能力诉求的阶段产物,天然地服务于国家能力的实现。作为国家能力核心的国家财政能力,也必然与国家货币制度、政策存在着深刻联系。中国的封建王朝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财政货币制度,货币的发行通过财政支出实现,并且逐渐演变为财政政策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家财政成为事实上的货币流通中心。南宋时期,纸币由基于金属货币准备的可兑换货币向完全依赖政府信用的不可兑换货币转化,贱金属(铜)本位币制基础上的纸币  相似文献   

18.
审计报告在审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国家审计报告的形式、内容和质量伴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不断变化。当前,我国正经历重要的社会经济转型,经济环境日益严峻与复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呈现新的特点。这些客观因素要求政府审计报告质量进一步提高且与时俱进。文章针对新的审计环境,从审计报告的内容、形式、质量、责任以及进一步发挥作用等方面研究政府审计报告改进,并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以期更好地满足国家良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工业化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大了贫富差距。为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新定位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明确政府未来农业的职责,对协调当前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文章研究阐述了构建粮食安全工程、"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对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点理念,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28个转型国家民主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民主对于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且统计上并不显著。此外,对于不同地区,民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也不同,亚洲转型国家民主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最明显。在考虑了诸如政府稳定性、法律和秩序的强度、腐败以及经济自由度等制度变量之后,这一结果仍然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