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在民事活动中,意思自治原则贯穿于始终.而在发生争议提起诉讼时,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也是解决民事案件的一个重要司法原则,贯穿于诉讼程序的始终.在诉讼超始体现为诉讼的提起由当事人本人自行决定,当事人不主动申诉,法院没有必要去主动干预,即"不诉不理"原则;在审判过程中,则体现为审判人员在庭前的调解和判决前按程序要对当事人进行和解,当事人可以有机会通过平等协商、互相谅解达成调解协议,充分显示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而在诉讼终结对标的的执行过程中,虽然不能由法院进行调解,但当事人可以根据意思自治原则进行执行和解.  相似文献   

2.
公证制度是中国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证证明的效力是公证效力的内容之一,首先从比较的角度介绍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方面的规定,之后结合中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定对中国公证的证明效力进行分析,认为较之于证据效力而言,证明效力这一称谓更加合适,中国公证的证明效力具有法定性、相对性、优先性及普遍性等特征,并且基于诉讼目的资源等原因的考虑,在民事诉讼中无须对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进行质证。  相似文献   

3.
股东代表诉讼中,和解的现象日益增多,但是对和解的认识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是和解不仅有积极功能,和解也可能使股东代表诉讼的威慑功能无法实现;二是法院对于异议股东的上诉权有不同的认识;三是法院对特别诉讼委员会和解决定的司法审查有不同的标准。因此对于这些不同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分析,要辩证地认识和解功能、注重利益平衡、充分发挥司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妹 《经济研究导刊》2010,(16):116-117
随着国家鼓励信托业参与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的信托便变得活跃起来,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在其运行过程容易与诉讼信托相混淆,从而使其效力带有不确定性,因此信托公司是否享有对受托债权的起诉权便成了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信托法和诉讼法原理,受托人当然享有对受托债权的起诉权.  相似文献   

5.
于锐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271-272
执行和解协议既非公法意义上的诉讼契约,也非单纯的私法契约,其本质为和解合同。执行和解协议应为诺成合同,记入执行笔录是该合同的生效要件。"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不应成为执行和解的唯一救济途径,肯定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与和解合同的本质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立法规定是有所侧重和不同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立法例和传统学说认为,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效力只能及于债务人.我国<合同法>没有明文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直接归属问题,但其<解释(一)>抛弃了传统的"入库规则",更好地体现了对债权人的真正关怀.在债权人代位权行使问题上我们应注意和坚持几个问题.进而完善代位权制度立法.  相似文献   

7.
吴兆玉 《经济》2007,(11):12-13
美国能源巨头之一、美国电力公司与司法部门日前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接受46亿美元的巨额罚金,从而了结对其长达8年的环境污染联邦诉讼.  相似文献   

8.
执行和解就其性质而言,应当属于民事处分行为,是执行权利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分原则在执行程序中的具体体现.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民事诉讼法基于当事人的权利处分原则设立了执行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利于执行申请人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其次,有利于当事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有利于人民法院减少执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基路亚 《新经济》2012,(11):42-43
苹果和三星的CEO,库克和权五铉曾经就这起高昂的专利诉讼进行电话谈话,但并没有能够达成和解,因此这场诉讼最终只能通过法庭判决来分出胜负。  相似文献   

10.
出口和解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与诉讼相比,有其自身优点。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作为贸易保护主义常用手段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实施数量显著增加,纠纷也随之增加。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纠纷双方更愿意以出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中国的外贸企业应重视出口和解。  相似文献   

11.
债权人撤销权制度见于我国合同法第74条第一款规定,最高院也对撤销权之诉的诉讼当事人地位、撤销权范围、效力等做了解释.但是撤销权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仍然疑惑重重,如何适用、撤销的范围、适用后的效力等等都不明确,都是撤销权制度中需要探讨与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券侵权诉讼的司法解释确立的诉讼形式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上的代表人诉讼存在诸多不同,是对代表人诉讼的变通适用,包括取消了代表人诉讼的人数限制、对代表人诉讼进行分割组合、扩展了代表人的权限、取消了立案阶段对诉讼形式的要求等四个方面.以上变通措施具有合理性,可以作为我国改革代表人诉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欺诈是资本市场的毒瘤,故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因为民事诉讼形式直接决定了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制度设计的成败.我国现行的代表人诉讼和公益诉讼尚无法满足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的需求,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证券集团诉讼之经验,例如美国,借以挖掘我国本土的司法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的证券集团民事诉讼形式.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制度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准司法活动,通过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的赔偿来弥补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从而恢复双方的关系。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诉讼资源,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文章立足刑事和解司法实践中的弊端,通过对我国现行法治环境的探究,阐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现实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及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社会生活中涌现了大量以房抵债的情况,在民间借贷中为了担保债权人合法权益,这种形式更被广泛采用.然而,以房抵债协议是否有效,在什么样的形式下才会有效,不仅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司法实务界中也莫衷一是.正确认定该协议的性质及其效力,可以引导民间借贷的合理正常进行,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交易.本文分析了以房抵债的不同形式及其原因,并解读以房抵债协议的性质和效力,由此得出了以房抵债协议效力有效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保险诉讼案件增势不减,有的历经一审、二审,有的还要再审。本文通过对北京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5~2008年和解、诉讼预期的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保险公司从自身和投保人两个视角对诉讼结果进行预期时,预期诉讼赔付金额和诉讼成本与其愿意赔付金额存在更强的相关性。但新的《保险法》提出后,保险公司预期诉讼赔付金额时较之前更多地考虑到投保人索赔金额,且保险公司预期诉讼赔付金额与投保人索赔金额之间的显著差异消失。  相似文献   

17.
曹春梅 《经济研究导刊》2015,(4):324-326,328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将协议管辖扩展适用到一般性的财产纠纷及增加默示协议管辖制度。然而,修改并未针对协议管辖制度中的管辖协议的效力提出可行判断方法。管辖协议作为单纯程序性事项诉讼契约,具有效力判断独立性特征。根据其成立及生效要件,明晰管辖协议效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对商业秘密的概念、犯罪的主观方面及诉讼形式等方面尚待完善,可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以及TRIPS协议的规定进行改善.本文介绍了商业秘密的含义及国外的立法,对我国<刑法>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申玲 《财经科学》2006,(10):17-23
新修改的《证券法》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以及欺诈客户的侵权行为都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无疑是在立法上的重大进步,而我国现行立法对证券侵权民事诉讼中诉讼形式的规定根本不能适应我国证券侵权纠纷诉讼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分析,以期推动我国证券侵权诉讼形式的合理构建,有效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培育出更加稳定、成熟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20.
王冰心  王淑婧 《时代经贸》2008,6(8):129-130
近年来一些国家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将反倾销诉讼作为保护本国产业的手段,从而出现了大量不当反倾销诉讼.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我国成为受到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其中很多又是针对中小企业.面临不当反倾销诉讼,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以保护自身权益,成为广大中小出口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