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日益成为支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也影响着第三产业甚至是整个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广州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市各区县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指出广州市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就广州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对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而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将逐渐取代工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成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武汉市作为"十二五规划"中"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城市、"两型社会"试验区,其城市化发展路径的选择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1995—2009年的服务业与城市化数据进行研究,得出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不足的结果,并分析了服务业对武汉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东经济》2011,(2):49-49
未来5年,广州将建设综合性、高端化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打造两三个千亿级商贸巨头。今天起,广州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2011年亚太区服务业大会"、"广州市市长与亚太区工商领袖圆桌会议"在广州举行,亚太工商领袖云集广州,聚焦广州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1—2011年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法对主导因素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作用和工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的作用在初期会迅速带动该产业的发展,但其影响的力度逐渐减弱,工业发展水平则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增长,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据此提出提高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方远平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4,24(5):614-619,637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服务业发展迅猛,并逐步成为策动经济增长、影响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开始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文章首先介绍了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国内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然后从服务业内部增加值构成、就业结构和基本一非基本分析等方面归纳与比较分析了我国沿海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服务业内部结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社会性服务业发展迅猛,逐步成为中心城市的主导服务行业,而分配性服务业则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外,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服务业多样化趋势开始出现。同时归纳出三大中心城市的服务业结构特征为:北京市的服务业最具竞争优势,生产性和社会性服务业的地位最突出,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而广州市则以分配性服务业高度发达而著称。最后总结了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趋势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成本病"假说,文中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础上,对1992-2008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及各省市服务业增长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服务业已显露出"成本病"问题,具体体现为:相对于第二产业,东部地区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3%;在两部门实际产出比例不变情形下,服务业就业份额快速增长,表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进步部门转移到滞后部门,被服务业吸纳;服务产品价格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商品价格增长速度,其上涨幅度与服务业生产率滞后程度大致相当;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服务业比重提升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服务业发展进行改革,以解决"成本病"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之间贸易的深入发展,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日益增长。本文以广州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的集聚进行了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其结论认为:在理论上控制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集聚的参数主要有中间服务与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和二者的边际产品以及中间服务的供应价格等;由于现阶段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在城市之间的贸易程度尚较低,因此它们和制造业中的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既有集聚式分布又存在分散式布局模式,现代中国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企业的区位主要以集聚式布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株洲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株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积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株洲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两型社会"建设和株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是提高株洲城市服务功能的需要,是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株洲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互动关系。对保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进行考察,分析了保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剖析了保定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推动保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截取广州市2000至2009年连续10年的数据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广州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当前的要素发展模式为"以建设用地供给投入为主,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就业人口投入为辅"的均衡型模式,其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分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  相似文献   

11.
蔡卫红 《发展研究》2011,(9):105-112
"十二五"时期福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是突出问题。通过对福建产业就业创造能力实证分析,从行业就业岗位供给角度研究福建缓解"就业难"的方法,提出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路径选择在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互推进、有选择性地发展就业密集型服务业与繁荣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北京都市区就业结构升级与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京都市区产业结构在升级,就业正脱离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就业结构变动剧烈的行业,尤其是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迅速增加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动也十分突出,表现出就业分布的空间转移和新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重组。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地区总体就业增长也比较迅速,形成了新的就业集聚区,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空间转移和集聚具有特定的区位指向,形成了专业化的地域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科技中介作为科技成果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业,对推进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叉。探讨了广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业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广州市服务业区位演变及布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都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在城市聚集、扩散导致的区位演变及空间格局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以广州为例,在采用服务业四分法基础上,运用1990、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及1996、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州市不同类型服务业就业和基本单位的区位演变、区位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程度下降,新中心区集聚程度上升,总体上形成"双中心"格局;分配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明显下降,向新中心区及外围区扩散,布局逐步均衡化,但不同部门差异明显;消费性服务业从老城区逐步向外围区扩散,中心集聚仍较高,且有随人口均衡布局特征;社会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减弱,在新中心和外围区集聚增强,呈团块状或局部集聚.与国外相比,广州市服务业区位特征是"多中心集聚"区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现代服务业对西方城市发展的诸多影响正全部或部分在我国大城市呈现。以合肥市为例,首先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供需特征,最后提出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行业与重点功能区建设,旨在深化认识现代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为构筑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服务业集群,成为这些国家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文章分析了服务业集群的内涵与机理,介绍了西方著名服务业集群的概况和我国主要城市服务业集群的现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西方服务业集群对我国城市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6—2015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口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密度的提高对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对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存在显著正向交互作用,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城市规模扩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正向影响也逐步增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而言,人口集聚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鼓励人口向较大城市集聚对服务业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大产业结构逐渐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相应地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通过比较和分析我国发达省份和地区服务业现状,研究其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过程及规律,得出应根据各地特点全面规划、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本地服务业,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不断挖掘城市服务业增长空间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山区的服务业增长的结论,以期对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武汉建设航运中心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城市产业集聚,为城市圈的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武汉新港作为航运中心和城市物流中心,目前既承受着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的压力,又面临着内部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处在"区域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高地"、"洼地"、"园区经济"应是其区域经济竞争发展要积极探索的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杜飞  王森 《经济改革》2011,(9):64-65
7月25日,榆阳区第八大产业园区——榆林汽车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作为榆阳区实施"东山再起工程"的又一地标性项目,榆林汽车产业园将进一步拉大榆林城市框架,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有力推进全区乃至全市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