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能显著影响站点和线路周边土地密度和价格,但这种影响存在时空范围和类型差异。基于此,定性分析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罗宝线和龙华线主要站点周边用地类型、规模和开发密度的变化,然后利用深圳市地块交易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回归模型探讨轨道交通对土地价格和容积率的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在轨道交通与地价/容积率的时空关系上,距站点越近其用地密度和价格普遍更高,远离地铁站点,地价下降幅度增加。2土地价格与距站点距离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距站点每增加1km,地价下降幅度约为5%~10%。在时间上,随着地铁运营的成熟,更显著提升站点周边的土地价格。3轨道交通对不同类型用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地铁施工期间,对居住用地的负面效应高于商业用地,地铁开通运营和线路完善后,对商业的正向刺激效应高于居住用地。  相似文献   

2.
城市湖景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以杭州西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湖泊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价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显著,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杭州西湖为例,采用2011年杭州市6城区649个住宅小区的相关数据,建立传统特征价格模型,并从方向—距离异质性两个维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城市大型景观中心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差异。结果表明:①西湖对杭州市住宅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外部性效应,到西湖的距离每增加1%,住宅价格将下降0.226%。②西湖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异质性,平均的空间影响范围为5.62km,但在不同方向上西湖的价格弹性呈现明显差异。③在以西湖为中心、同心圆状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住宅价格对西湖距离的空间敏感性呈现出先急剧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价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宿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公云龙  张绍良  章兰兰 《经济地理》2011,31(11):1906-1911
运用全局和局域自相关统计量及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对宿州市商业和住宅地价的全局自相关、各项异性及局域自相关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 800m范围内,宿州市商业和住宅地价均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性且趋于高值集聚,随着相关距离的增大,地价半方差按球状模型曲线增长,自相关性逐渐减弱;在不同方向上,地价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不尽相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要大于东西方向,但随机性较强,自相关程度较东西方向弱;在全局呈显著自相关的情形下局域地价也主要呈空间集聚格局,但部分地区表现出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计量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鹤 《经济评论》2012,(1):48-56
现有文献大都认为各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是相互独立的,而事实上,空间依赖的存在会使得回归结果是有偏的。本文首先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Moran’s I统计量)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指标)检验我国房价的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我国房价存在空间自相关。然后利用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全国范围以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房价,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房价的空间相关性后,我国各区域房价的影响因素已不尽相同,东部地区房价基本完全由空间因素决定,西部地区房价由供给和需求等因素决定,而全国范围及中部地区房价受两者的共同影响,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我国房价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上海市房价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上海市外环以内2010年12月1014个小区的平均房价数据,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与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上海小区房价的空间分异和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各影响因子对房价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建成时间,到CBD距离,绿化率,到公园距离,距地铁站距离,距超市距离和距学校距离。同时,地理加权回归分解成局部参数估计优于OLS提供的全局参数估计,它可以深刻的揭示出房价和空间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而且可视化的工具可以用地图的形式更详细的呈现出城市房价的整体景观,这些都是传统OLS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地理》2012,32(2)
利用上海市外环以内2010年12月1014个小区的平均房价数据,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与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上海小区房价的空间分异和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各影响因子对房价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建成时间,到CBD距离,绿化率,到公园距离,距地铁站距离,距超市距离和距学校距离。同时,地理加权回归分解成局部参数估计优于OLS提供的全局参数估计,它可以深刻的揭示出房价和空间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而且可视化的工具可以用地图的形式更详细的呈现出城市房价的整体景观,这些都是传统OLS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尹虹潘 《财经研究》2011,(6):103-111
文章通过对市民收入分布特征和市民购房能力与意愿的假设,将市民收入和住宅价格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探讨了市民收入不均对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商业聚集导致城市从中心到外围房价呈逐渐下降的外在空间规律,是由市民收入差异及其购房竞价这个"内因"实现的。收入不均程度的变化会引起城市不同区位的房价变化,市民总收入一定时,基尼系数增大会导致城市中心房价上升和边缘房价下跌;高基尼系数下出现多次购房的可能较大,这将抬高相关区位的房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征价格的哈尔滨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尔滨市住宅价格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住宅价格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两大块,一为道里区,二为南岗区。在开发区泛CBD范围内,临近长江路和红旗大街的住宅价格又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以上三点连线为较高住宅价格线,向两侧房价大体呈放射下降趋势。在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中,建筑结构、物业管理水平和到CBD距离为一类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样本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特征,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URT)沿线住宅租金的空间分异特征,按照每200 m的间隔对租金影响范围进行细分,预测URT对住宅租金的影响强度在各区间内的变化趋势,以新一线城市长沙为例,选取地铁沿线2.6 km范围内的2 233个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相比,GWR具有更好的模型拟合优度;在12个主要影响因素中,住宅到城市商业中心(CBD)的距离对租金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住宅建筑面积,体现了租户首先考虑的是住宅区位因素和结构因素,然后才是邻里因素的心理特征;靠近中央商务区的小户型住宅更受租户青睐,具有更高的收益率;长沙地铁对沿线住宅租金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600~1 000 m范围内的住宅租金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会对周边商品住宅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周边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搜集南沙新区城市范围内2015年在售的65个普通商品住宅项目挂牌均价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样本点进行正态性分布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对南沙自贸区周边商品住宅价格空间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南沙自贸区周边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整体上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2)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区域特征明显,住宅价格高值区与自贸区块分布具有一致性。南沙自贸区周边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城市发展战略、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及自贸区的设立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北京市2011-2017年二手住宅交易的价格特征,结果表明:①以往基于经典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健,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可以将不同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尺度反映出来,其回归的结果更为可靠。②北京房价对区位因素非常敏感,且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区位的影响尺度是所有变量中最小的,接近于街道尺度。而卧室数量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为全局尺度的变量,在空间上的影响较为平稳。到公交站的距离、到小学的距离、建筑结构和装修状况对于房价的影响不显著。其他显著的变量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由小到大分别为成交时间、面积、楼龄、楼层、朝向。③区位、朝向、卧室数量、成交时间均正向影响房价,而面积、楼龄、楼层、到地铁站的距离负向影响房价。所有影响因素中区位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成交时间朝向。面积成交时间、朝向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影响较大,所在楼层、卧室数量对于房价的影响较小,而面积和楼龄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铁站口零售商业集聚类型划分的探讨--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方向阳  陈忠暖 《经济地理》2005,25(4):525-527,537
地铁的建设会影响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地铁线对城市经济的影响随着沿线的区位不同而不同。因为地铁站口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汇聚人流量的大小有异,因此其吸引的商业的规模、业态等,是有差异的。文章以广州为例,在分析站口的区位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形态、层次结构、业态三个方面对站口附近的地面零售商业集聚进行类型划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晖  杨军  刘常平 《经济地理》2011,(9):1445-1451
立足问卷调查获取轨道交通沿线居民职住分布和通勤特征数据,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结构下的通勤组织特征,基于GIS勾勒出轨道交通网络格局下职住分布的形态,提出了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背景下区域性职住不平衡的新格局。主要结论有:①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居住选择的空间,加快了居住人口向郊区迁移,加速了区域性职住不平衡的发展趋势。②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快速客运体系将在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中发挥骨干框架作用,轨道交通沿线的郊区地带呈现出人口敛聚和产业集中的双核空间集聚的发展态势,最终沿轨道交通网络轴线形成放射状的"点轴"格局。③轨道交通对长距离出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城市路网和机动化发展成熟的条件下,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最重要的通勤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 model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on housing price dynamics in urban China. The contribution of population growth to the housing price trend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population shocks to housing price fluctuations are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ngoing policy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size in large cities in China can decrease the growth rate of housing prices by 0.49% every year, which accounts for 1/10 of the total housing price trend. Furthermore, this policy cannot stabilize housing prices because population shocks have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housing price cycle. Housing technology shocks and housing preference shocks are responsible for most of the housing price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15.
Growth management and housing prices: the case of Portland, Oreg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ortland, Oregon, is well known for its relatively unique 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 a very tight form of zoning designed to control sprawl. The UGB has recently been criticized for raising housing price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UGB will put upward pressure on land and thus housing prices, but the magnitude of this effect is uncertain. Increasing density should substitute for higher land prices, partially offsetting any reduction in the supply of housing. In addition, at any given moment, speculative factors influence housing price levels in bull markets such as the one Portland has been experiencing.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assessing these conflicting effects. We find the UGB has created upward pressure on housing prices, but the effect is relatively small in magnitude.  相似文献   

16.
李向军  徐桥 《技术经济》2024,43(1):1-13
基于2008—2016年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Tobit模型和投入导向型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探究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体维度城市房价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曲线,且城市的房价水平超过了“房住不炒”的最高临界值,房价上升的抑制效应显著。房价对于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生产率影响具有异质性,在人口规模达到特大城市时,房价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倒U型特征,人口规模达到超大城市后,房价与城市生产率倒U型特征消失。不同类型城市房价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和城市的异质性特征表明,我国大中型城市应进行房价的“一城一策”精细化调节,“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具有坚实理论依据和现实必然。  相似文献   

17.
How housing costs would influence the job‐housing choice of talent and associated city‐leve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a question of interest for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Recently, considerab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nfluence of rising housing prices on the attraction of talent and the associated innovation output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housing price data of 51 cities from the 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 databa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cro data of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s from 2005 to 2014 to analyze this focal research ques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in city housing prices generally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city innovation outcome and talent attraction, suggesting no crowding‐out effect on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city. However,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housing prices and innovation outcome and talent attraction has started to disappear in first‐tier cities in recent years, suggesting potential crowding‐out effect if the increasing housing prices transform to bubbles. This research thus provides considerable policy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the impacts of housing prices on talent movement and innovation output.  相似文献   

18.
顾杰  贾生华 《经济地理》2008,28(6):1020-1024,1034
以杭州地铁项目为例,基于大样本住房交易跨期综列数据,构建扩展的特征价格模型,通过比较期望交通改善和非改善区域在地铁项目传言、立项前后住房价格的变化,分析了公共交通改善期望对附近住房价格及其价格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公共交通改善期望对住房价格和价格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效应,且影响效应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从空间上看,期望交通改善对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远郊区影响最为明显,而对于繁华的市区影响却不显著。从时间上看,地铁开始传言和地铁规划批准使得远郊和近郊住房价格有较大的上涨,且地铁规划获批准后的增值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Using a sample consists of 3367 actual condominium sales transacted in resale market from May 2012 to April 2015 from the Singapore Urban and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a hedonic pricing model is used to investigate for the presence of floor-level premiums in the private housing market, condominium, in District 23 of Singapore. Unit size, types of land tenure and the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mass rapid transit (MRT) station are also used as other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 of each of thes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ach of thes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lso has positive estimated coefficient, suggesting that the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condominium resale prices. Main findings are (a) there is a presence of floor-level premium; (b) the condominiums with a distance more than 400 m to the MRT station get higher resale prices; and (c) there is an increasing effect of floor level on condominium p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