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多角度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区域内省际分异较明显;新型工业化总水平以及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区域且差距并未明显缩小甚至趋于扩大,而经济效益水平持续提升已居各区域之首。最后针对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已有对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研究忽略地理空间数据的非平稳性和异向性问题,探索地理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对省域新型工业化的影响,从新的角度认识省域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形成的空间机理。以地域差异显著的云南省为分析的空间单元,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地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对该省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影响明显,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地域分布格局,滇中以区域中心城市昆明为极点,区域工业化辐射带动和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区域经济增长极工业化发展溢出效应对滇中工业化整体提升作用较大;滇西地区是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带,区域中心城市工业化发展并没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西部地区工业化形成整体落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楚雄、玉溪、红河西部边境为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分为明显的东部和西部,东部是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高值-高值的热点区域,而西部则是发展低值-低值冷点区域,东西部工业化发展地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行,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的工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没有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对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可以准确把握各地区的特点,掌握各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方式,对于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二、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传统的工业化水平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的,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特别是忽视了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资源消…  相似文献   

4.
湘西北地区在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增速较快。但与全国和本省其他地区相比较,经济总量和竞争能力较弱,优势产业不强,工业化水平不高。当前,湘西北地区正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为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良好机遇。湘西北地区应抓住机遇,硬化措施,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5.
新型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紧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设计涵盖其要义的省域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中国大陆的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西藏因部分指标缺失未包括在内)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域间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北京、上海、湖南得分较高,东部地区得分整体高于全国水平,而中部、东北、西部得分低于全国水平.省域间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两项得分上的差异性较大,也是对各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贡献最大的因素.针对分项指标中各省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以提高其新型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渠爱雪 《经济地理》2006,26(1):55-59,65
文章在建立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江苏省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研究。结果发现全省新型工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分异现象明显,新型工业化层面因素空间表现各异,模式各具特色。基于上述特点,对江苏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构想: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全面提高全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强化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缩小新型工业化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7.
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四大区域15个省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简要提出提升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分析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俊华 《生产力研究》2005,(11):124-126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保持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在走新型工业道路中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必须扬长避短,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以吉林省9个地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吉林省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试图找出一条符合不同区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分析来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道路受到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资金、体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制约,据此提出了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业化的评价标准,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化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第二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但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象严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加强了东西部人员的流动和西部地区的外向度。西部地区工业化的趋势是通过加速技术进步,合理调整资源开发方向,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和财政税收政策;加快地区网络工程建设;建立适合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体系;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黄平 《财经科学》2008,(2):F0003-F0003
四川省在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依靠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加快四川工业化进程、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是21世纪初期四川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极为艰巨、复杂且十分紧迫的重大现实任务。最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赵曦著《中国四川工业化发展研究》在分析四川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条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若干问题、困难和障碍,着重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集群与产业整合、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理念、战略思路与实施途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该书是作者长期研究四川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3.
对西部10个省级区域的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发现,西部地区出现非均衡发展,四川、云南、重庆和陕西的工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得分较高,均为老工业基地,较强的区域也存在非均衡差异;宁夏、甘肃、贵州、青海、西藏以及新疆的工业竞争力弱,属于内陆高原省区,工业经济规模小,工业化程度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发展规划,以带动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比较优势、比较劣势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具有三大比较优势,即自然资源优势、国防科技资源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而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也具有三大比较劣势,即"资源的诅咒"、生态环境脆弱和工业基础薄弱。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要认清其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并且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相似文献   

15.
胡长顺 《生产力研究》2002,(6):180-181,184
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历史来看 ,制造业在一个国家工业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西部地区既有的制造业为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通过振兴西部制造业可以实现西部地区飞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工业化战略下,中国东、中、西部就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增长要素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西部较明显,东、中部并不明显;出口比率要素在东部和西部能显著影响就业;如果东、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依靠总投资拉动,会对本地就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需要更多通过扩大总消费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东、中部的物质资本积累能显著促进就业增长,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的政府规模扩大对于该区域就业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三个区域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就业增长都不明显,城镇化的内生就业创造功能在各区域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相时落后性决定了西部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基本态势的评价,西部地区不具备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建工补农模式的条件,而应当选择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实现路径有:以农村的城镇化、城镇的城市化、农村工业化推进西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完善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佘智华 《新经济》2014,(4):132-134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工业信息化、科技化、生态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因素包括市场机制、技术创新、产业聚集、城市化进程、品牌扩张、资本及人力资源要素等多方面因素.分析研究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黄平 《财经科学》2008,(3):F0003-F0003
四川省在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依靠新型工业化发模式加快四川工业化进程、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是21世纪初期四川省区域经济社会发面临的极为艰巨、复杂且十分紧迫的重大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分析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为核心,通过构建反映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大致情况,发现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据此提出适合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