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刘军  姚佐文 《技术经济》2009,28(3):1-4,9
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高新区创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本文根据高新区的创新过程和特点,选取了高新区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并运用C2R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部分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投入不足、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为了促进这些高新区的发展,必须加强政策、金融、中介、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一个创新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科学技术支出、期末从业人员数和企业数作为投入指标,选取总产值、实缴税金、技术投入和专利授权数作为产出指标,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比分析山西省和其他29个省级行政区代表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技术效率状况.研究发现,传统DEA模型低估了东部发达地区高新区的运行效率,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的DEA模型能真实反映各高新区的运行效率.山西省内两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距离全国各地区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研发能力,优化园区的资源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应该加强高新技术研发投入,通过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地理邻近性对高新区创新绩效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有关地理邻近性和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的3个假设。以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为对象,通过建立半对数回归模型,作了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验证了地理邻近性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这种正的影响效应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现阶段我国高新区尚不存在过度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中国11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3年截面数据,考察在不同的政府干预和市场引导程度下,两代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第一代国家级高新区中,市场引导和政府干预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在政府干预顺应市场引导的情境下,产业集聚能够明显地促进创新绩效;在新生代国家级高新区中,市场引导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政府干预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在缺少市场引导的情境下,政府干预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反而阻滞了高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将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对两个阶段分别构建了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DEA方法对全国21个省市的高技术大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阶段的投入产出绩效,发现我国大部分省市高技术大型企业的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都较低.最后进一步对各地区的高技术中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中型企业创新绩效都高于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6.
运用DEA方法,对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发现,我国高新区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偏低,纯技术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多数高新区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也有相当数量的高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145个国家级高新区入手,探讨研发投入对高新区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得出中国高新区的四大主导产业,然后针对这四大主导产业选取上海高新区进行社会网络的拓扑性质分析,得出高新区集群企业研发投入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特征;并进一步利用Ucinet得到研发投入网络的中心性和结构性指标,通过Eviews进行回归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等级度、度数中心度以及特征向量中心度和创新绩效正相关,有效规模、限制度和接近中心度三者与创新绩效负相关;高新区集群企业研发投入需要加强和其他合作者的直接联系,多参与到研发投入活动中来;增加行业规范性,同时要防止研发投入网络的过度紧密发展带来的创新活动放缓以及创新传播的受限,要不断吸引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入。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9-2011年我国26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法,分别就运行效率和区域性差异,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考察样本及其时域内,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整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且各区域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备互补协同发展的潜质;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所研究的指标如孵化器场地面积、累计毕业企业数和孵化器人员总数等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有显著影响,孵化器的收入结构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科技企业的入孵意愿.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绩效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测量了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2007-2011年的经营效率和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新区的经营效率与创新效率在区位和所处城市级别上存在背反。通过Tobit回归分析发现经营效率与贸易开放度和企业规模正相关,与工资水平负相关;创新效率与基础设施、工资和高等院校数量正相关,与企业规模和科技研发强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测量了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2007-2011年的经营效率和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新区的经营效率与创新效率在区位和所处城市级别上存在背反。通过Tobit回归分析发现经营效率与贸易开放度和企业规模正相关,与工资水平负相关;创新效率与基础设施、工资和高等院校数量正相关,与企业规模和科技研发强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杨畅  白雪洁 《当代经济科学》2013,35(4):91-101,127
本文重点考察了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产出增长与收入结构的影响,运用2007-2010年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与FDI的作用不同,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贸易开放加剧了市场竞争,不利于高新区的产出增长;技术收入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下降,高新区收入结构差距被拉大,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通过进一步的理论阐述,本文认为贸易的竞争挤占效应对高新区技术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开放环境下高新区的收益转化作用并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利于高新区的发展与转型。这一结论对进一步明确我国高新区功能定位,培育企业在国际竞争下的的生存与适应能力具有尤为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高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地理毗邻、政策叠加的背景下,客观评价高新区创新效率并准确识别自贸区政策效果,可为加快两者协同联动发展提供依据。利用2007-2020年34个国家高新区及其所在城市面板数据,分别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测算高新区创新效率,分析自贸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建设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水平,但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将创新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实证结果显示,自贸区建设显著提高了高新区技术效率,但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促进高新区和自贸区协同共建、形成双区联动政策合力、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潘小炜 《经济论坛》2011,(10):31-32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2009年全国高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其产业集群的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产业集群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各高新区差别很大,但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春、上海、南京、合肥、厦门、深圳、惠州等地产业集群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从创新投入、孵化能力和创新产出三方面来设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更为科学,在计算各层因素对系统目标的综合权重时使用了层次分析法权重和变异系数加权法权重两种方式,并利用2008年数据对54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评价,得到园区最终综合得分和排序。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新区绩效的时空演化及贸易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彩楼  徐康宁  朱琴 《经济地理》2012,32(2):14-19,26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及VAR模型研究了我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1996-2009年的绩效演进情况,并对相应的贸易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新区TFP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效应”在发展初期对于高新区绩效的贡献较为突出,而在后期则是“追赶效应”的贡献更加显著。②东部高新区TC指数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Ec指数要弱于中西部高新区。③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活跃无法显著提升高新区的绩效,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汇率条件的作用比较显著。高新区应该充分利用既有优势,通过吸引关键技术等手段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鹤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17-120
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效率入手,建立了我国高新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年中国火炬计划统计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5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了评价,得到了53个高新区劳资效率、土地效率、研发效率和综合效率指标的得分及排序。评价结果显示,有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园区运行效率却不高,高投入并没有带来高产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总量和规模扩张,要积极推进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视园区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园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梅文文 《经济师》2015,(5):68-70
伴随着国家及地方创新资源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创新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原理,以2004—2011年29个省际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我国整体创新绩效处在较低水平,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各影响因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理想,基础设施建设和竞争程度对于区域创新绩效呈现负相关。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现实问题,大量文献从效率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指标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区的技术效率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存款规模与技术效率水平呈反比,而贷款规模的增加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利用保健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创新覆盖面等统计指标和DEA方法,研究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绩效,结果发现: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不同区域间的创新水平相差很大,新产品比重与研发投入强度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但不能单纯采用指标体系来衡量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水平。我国保健食品产业整体创新的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反映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水平及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健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从提升保健食品行业的整体创新绩效着手,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定量分析和评价了我国高新区发展现状与创新绩效,发现我国高新区人均创新产出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对应的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规模效益逐步显现,但创新绩效并不突出的中小型企业却获得了高速发展.这反应了当前在资本主导下对创新要素的挤压与驱逐,同时资本边际效益的提高强化了企业规模收敛动机,因此适应不同规模经营的产业集群形态并未完全成形.针对此提出了梳理高新区主导产业,强化创新绩效规模效应;打造共享平台,破除要素流动障碍;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引导中小企业由"旧质"向"新常态"过渡发展;优化产业资本产业分布等建议提升高新区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