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企业集群的"柠檬市场"风险及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集群有可能形成“柠檬市场”,由此而带来的危害是集群将呈现出全行业的亏损和衰退。可以通过培育和发展专业市场来避免集群的“柠檬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的需求聚集效应与供给聚集效应能使专业市场产生明显的外部性,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增强专业市场的竞争力,而专业市场也能促进产业集群的产生,并使之良性发展,形成对集群产业升级的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绍兴纺织业聚集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明军  阮明锋 《经济师》2005,(3):255-256
文章通过对绍兴纺织业的实地调查 ,从其现状着手 ,通过仔细分析绍兴纺织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其集群结构 ,提出了目前在绍兴纺织业中存在的“柠檬市场”现象 ,并以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柠檬市场作出分析 ,最后提出了产业集群避免形成柠檬市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与地理经济学对产业聚集动因的解释角度不同,本文通过发展一个包含横向竞争的模型证明,集群的好处在于形成一个横向竞争的有效率的中间产品市场,有效减少垄断加价问题,引致“市场对企业的替代”.使得生产的组织方式由垂直一体化转向垂直分离,提高了分工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熟再发展期转换与递演。最后,以义乌商圈为例,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与模型,由此进一步揭示了义乌商圈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协同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雄浪 《财经研究》2006,32(4):68-79
文章运用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考察了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杨小凯的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便对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了文章的观点。因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当前,政府更为紧迫的是要注重产业集群软环境的建设,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差异性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融合新增长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从开放创新的视角,以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样本,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与集群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对集群国际市场绩效影响最大。其中,集群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只对集群的国际市场绩效产生影响,而集群内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对集群国际、国内市场绩效以及生产绩效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大学R&D经费支出、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和省内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等开放创新来源均对集群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从而影响集群绩效。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交易机制影响着证券价格的形成。本文对集合竞价市场中证券开盘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数理分析,着重研究了自动集合竞价市场和专业经纪人参与的集合竞价市场中证券开盘价格的形成过程,并对两个市场中产生的证券开盘价格的信息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社会关系对集群企业合作形成的影响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经济学、管理学及经济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以广东省一个产业集群为研究个案,从动态视角探讨我国内生型集群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对集群企业合作形成的影响及演变。研究表明,随着商品、要素流动,社会关系促进集群企业合作形成的功能不断下降;这种变化是制度结构对集群环境变化所进行的一项适应性调整,是一个积极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相对供给因素,需求条件是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探究浙江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动因,本文以活跃在市场中的个体销售大军为切入点,通过建模论证分析和对不同交换模式市场均衡状态的演进比较得出:浙江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市场交换模式演变过程有着内在关联,不同交换模式分别存在着唯一的市场均衡和可以转换的临界点;个体商户是增进市场与产业互动,推动浙江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主体;我国缺乏资源和发展条件的广大地区可以通过培育有经商意识的队伍,依托市场,实现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1.
陆立军  于斌斌 《经济地理》2011,31(2):259-265,270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基于专业市场的准公共平台性质,本文将其为产业集群提供的共享性资源分为共享式网络、共享性信息和制度支持三类;并揭示了这些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绍兴市14 262份问卷调查与分析实证检验了上述三类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专业市场的各种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共享式网络的影响最为显著;集群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主要是充分吸收、利用专业市场的共享性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等,获得市场竞争的不对称优势。  相似文献   

12.
义乌市的快速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洪豪  陈修颖 《经济地理》2007,27(5):790-795
义乌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推动力,其城市化过程亦主要由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和规模的扩展而获得持续的动力。义乌市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受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连锁机制的影响而得以实现。大型专业市场具有产业转型效应、空间结构重组效应和人口空间集聚效应,这些效应推动了义乌市实现快速城市化过程。在小商品市场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产业实现快速空间集聚是义乌市快速城市化的两大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支撑地方经济的产业集群其形成和发展是把双刃剑,它在大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会由集群内群体性风险的突变性传导诱发该区域乃至多个相关区域的集群经济灾难。目前,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作用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研究较多,对集群风险的生成及扩散过程缺乏深入研究。笔者试图在对产业集群风险的生成机理解析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和化解产业集群风险的相应解决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127,自引:5,他引:122  
王缉慈  童昕 《经济地理》2001,21(5):550-553
全球经济中,国家竞争优势不能只依靠国内的全球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扎根于国土上的企业集群。如何提高地方企业集群内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集群的生产系统与知识系统的有机结合,加强企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以及如何寻找发展内力和整合外部信息的接合方式,成为区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问题。这个当今公共政策的重要课题需要多学科跨领域地商讨解决,急需经济地理学者的积极参与。本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在我国研究地方企业集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就是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着众多缺陷,突出表现为汇率形成机制扭曲、汇率缺乏灵活性、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较高的维持成本。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开放形势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彰明较著。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至少包括五个方面,即完善汇率的决定基础、矫正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改进汇率调节机制。完善汇率机制的实质是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而不是简单调整汇率水平。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6.
城镇群的共生发展研究--以浙中金华城镇群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马永俊  胡希军 《经济地理》2006,26(2):237-240
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城镇群体间的竞争和共生作用也越来越激烈。文章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金华城镇群之间共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加强金华城镇群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对称性互惠共生机制,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是实现金华城镇群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自组织视角下文化产业集群的优越性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无论从整体结构特征、形成条件,还是从内部视角分析其动态的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文化产业集群都具有显著的自组织特性。基于自组织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创立文化产业品牌,而且有利于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治理"信用缺失症"和培育专业性文化产品市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产业集群的自组织原理,进一步引导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的成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沈静  陈烈 《经济地理》2005,25(3):358-361,382
专业镇是以某一种或二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的城镇,它已成为珠三角镇级经济单位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文章重点论述了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成长原因和成长的基本模式。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产业专业化、政府逐渐引导、不断创新、区域协调和路径依赖的过程,成长原因主要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地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程度高,成长的基本模式为内生型专业镇和外生型专业镇。  相似文献   

19.
试论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差距的缘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浩 《经济地理》2006,26(3):415-4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对区域差距,新古典主义学派与循环累积增长学派之间存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争.文章认为尽管市场存在某种自发的区域均衡机制,但这只是一个长期趋势;而且,报酬递增、迁移成本、制度性障碍等因素都对这种均衡机制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市场并不能在短期内自动缓解区域差距,有必要引入适度的政府干预,纠正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全球重要的节点城市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文以伦敦和纽约两个国际大都市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例,研究了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的演化过程、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同时,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促进中国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