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反思近代工业文明社会异化劳动和吸收生态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生态意蕴的劳动概念。在劳动概念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劳动的生态要素是主体自然与客体自然的有机统一,确立了劳动的生态尺度是人的尺度与自然界尺度的和谐统一,规定了劳动的生态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双向度的物质变换过程,这种物质变换是自然界内部自然循环的一环,人类必须将生产行为控制和调整在生态承载力限度之内,以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取物质变换的合理性与协调性。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劳动概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必须兼顾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实现劳动目的由一维价值取向向多维价值取向转变,科学分析劳动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是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西藏新型工业化应该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在西藏的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共创西藏可持续未来.  相似文献   

4.
于淼 《经济师》2014,(2):33-34
"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明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表达。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理论基础,文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于生态文明内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的维度,正确阐述了人的本质以及人、自然和社会相互制约和有机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从"现实的经济事实"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异化劳动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的根源,揭示了货币是人的本质力量异化的集中表现,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以马克思自然观思想为指导,尊重、保护和顺应自然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批判金钱万能价值观,以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的新的文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生态文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兴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绿色共享经济增加了供给和服务,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推动人们的生活向着更文明更生态的方式转变。绿色共享经济适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共享经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现代文明理念,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技术,建立现代性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视阈下的生态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 《经济与管理》2009,23(1):27-30
从马克思恩格斯视角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原理、"劳动异化"理论、人与自然之问物质变换思想四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和谐观.在目前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还存在某种不和谐的背景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视闻下的生态和谐思想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在这些财富的背后却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现实危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促使人们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去挖掘曾经被忽视或遗忘的、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各种著作中的生态环境思想,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行新的研究,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与自然和谐、节约资源、节俭消费、植树造林、水利命脉、计划生育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毛泽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为我们坚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论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中共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在世界范围研究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广泛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经验,以创建一个全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由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美国克莱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商洛区位优势与生态优势明显,地质地貌结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人文社会发展和谐。如何发挥资源优势,破解商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必须立足市情进行系统思维,采取大思路大手笔加以谋篇布局,全力推进商洛生态文明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业文明中,人类社会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增长,造成人与自然相冲突、人与社会片面发展,工业文明难以为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旨在修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走向经济与自然协调互动、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当代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视角,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力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的最高目的,就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培育生态文明的过程.环境保护所倡导的环境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以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它所培育的环境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所追求的更高层次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最终目标.环境保护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又以生态文明塑造人本身;它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又使人成为正确驾驭自然规律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互融互促、有机统一,涵盖了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等三种基本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统筹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近年来,安吉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安吉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初步积累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创造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展协调、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理念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作艰难探索。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首先分野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建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8):138+183-138,183
随着建设生态文明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树立起生态建设的理念和基本规范,要有规范的生态准则和明确的发展愿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中国的未来需要生态文明,浙江的未来更需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全社会的共识之下建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文环境,并健全相应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在浙江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更是适应浙江省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浙江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需要制定永续发展的决策安排,还需要相应的国家强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