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红玲 《经济地理》2011,31(3):420-425,482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缺乏特大中心城市强大依托的困扰。文章主张把握中部地区城市群内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的机遇,在湘江连接长江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市的大河口地带,先一步组建形成统一的财政经济区,以财政利益一体化推进区域一体化,并最终争取国家批准为长沙大都市省会特大中心城市,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湖南开放崛起与富民强省。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湘西为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及空间基尼系数对湖南省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度进行综合测度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综合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1概况 长株潭"3+5"城市群位于我国巾南部的湖南省东北部,临近武汉城市群.其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是湖南省的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商业、金融的核心区域,被称为湖南的"金三角".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从地理上讲,这三城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彼此相距不足50公里.以这三个核心城市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五市,形成"3+5"城市群.  相似文献   

4.
湘江经济带产业空间结构重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江经济带包括湘江中下游地区的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5个省辖市、17个卫星县和8个县级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连接长江沿岸开放带和珠江三角洲的桥梁和纽带.该地区目前的产业空间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两级点轴系统和四个外围区的格局,但是这种空间结构存在分工不明确、产业部门结构单一、空间集中度低和空间联系松散等问题.文章从选择适宜的空间开发模式入手,对带内各地区的产业部门配置以及重点产业部门进行空间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从而在带内构建一种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空间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5.
大都市区是城市群的增长极核与辐射源,城市群又是其所在区域的增长中心,研究大都市区的溢出效应及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特征有助于为区域发展决策与战略研究提供经验借鉴.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在“六普”分县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等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人口等要素资源向长三角城市群集聚现象显著,但在城市群内部大都市区外围区县形成新的集聚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在影响经济空间格局的各因素中,除要素投入、政策、集聚经济等因素外,区位条件也有重要作用;是否邻接大都市区这一虚拟变量通过了检验,除了说明区位条件具有重要影响力以外,也进一步证实了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长沙、株洲和湘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整合三市的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对其作合理规划进而实现经济的高速良性发展。笔者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金融生态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闫涛  张晓平  陈浩  李润奎 《经济地理》2019,39(12):11-20
以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01—2016年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市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变异系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局面;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高值区(HH类型)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低值区(LL类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河南等省区,HL和LH类型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空间马尔科夫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倾向于维持原有的状态,少部分城市会向相邻的经济类型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跨越相邻经济类型、向更高或者更低的经济类型转变的城市数量较少。城市的邻域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一个城市若与经济发达的城市为邻,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概率将增大;反之,发展会受到抑制。空间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劳动力数量,以及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模型中也得以验证。建议重视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强化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机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蒋俊毅  罗能生 《技术经济》2007,26(5):98-103
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对区域资源的消耗,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辩证关系。本文在建立经济综合城市化水平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十五”期间历年的数据,测算了长株潭区域历年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比较协调,“十一五”规划起步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的12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连接长沙、株洲和湘潭的主要高速路或高等级公路为运输通道,构造了"两横三纵"的运输通道网。通过运输通道场理论计算并对比了2005年与2012年"两横三纵"运输通道网内12个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因子、聚散规模量因子、聚散规模质因子、广义运输成本、场势和场势差,探索分析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1道路交通的改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缩短运输通道距离和降低城市广义运输成本。2城市势能高低反映区域辐射力强弱,势能高则辐射力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越强,反之则相反。3城市势能差所产生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城市发展阶段有着紧密联系,表现为发展中的地区以集聚效应为主,吸纳优势资源促进自身发展;较发达地区以扩散效应为主,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素有湖南"金三角"之誉的长株潭能否成为增长极,带动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长株潭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以中部六省的经济核心城市为考察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长株潭的产业竞争力。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长株潭的产业竞争力位居第二,长沙与武汉存在较大差距,稍弱于郑州,但株洲和湘潭处于明显劣势。最后,提出了提升长株潭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