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家林 《现代财经》2000,20(12):3-8
科学发展源于观念上的变革与理论上的创新,观念上的变革与理论上的创新又与所处时代的环境紧密联系。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世纪之交我国会计科学的发展所需适应的环境变化以及所进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高新区处于承接与创新的关键时期,正在展开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画卷”。统战工作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和中心任务服务的,并与之相辅相成、互动并进。高新区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重点就是统战工作的中心、大局、总纲、主线。新阶段高新区统战工作也必须站在承接与创新的高度,研究新背景、探索新路径、构建新环境,服务和促进高新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同时在服务和促进中心大局工作中实现统一战线自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课题小组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基于服务科学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已有的物流服务缺乏创新与竞争能力,不足以与客户共创价值,也不足以帮助企业创建全新的物流设计、服务和产品。因此,现代物流服务迫切需要对服务创新进行科学的研究,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针对我国现代物流服务发展的现状,运用服务科学和服务创新的理论,研究现代物流服务的创新模式,给出了物流服务驱动要素与使能要素紧密结合的物流服务创新价值链体系结构和服务过程创新模型。采用这种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可以减少没有价值增值的物流过程,实现社会、人和技术环境的融合,提供物流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5.
范宏梅 《时代经贸》2011,(18):87-88
本文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指出高校图书馆管理离不开科学创新,将科学创新理念贯穿高校图书馆管理全过程,最后就科学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说明,对指导河南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厉文明 《经济师》2010,(6):236-237
文章阐述了以正确的管理理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不断的创新和科学的组织架构,稳健快速发展,在追逐资本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负责任创新(RI)是当前国内外创新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沿和关键热点。为了有效探索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文章基于近几年国外较为前沿的负责任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了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这一重要概念,科学探析其内涵、本质与特征并在科学界定相关变量维度基础上,构建了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型,深入挖掘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中介路径,丰富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科学与大科学的关系历程显示:在科学史中,大量随机涨落、具有可选择性的小科学是大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科学新的生长点,为原始创新提供了可能。大科学是科学发展聚焦的目标和发散的平台。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张力为科学的发展和变化轨迹提供了动力。所有的大科学和小科学所产生的合力,又成为或改变世界科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强大的科学实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一环,制定提升科学实力的发展战略需要对外部科学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结合当前科技全球化趋势,探讨我国科学发展所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国家,面对经济非科学发展和不和谐的社会状态,不得不通过公共经济管理创新,以达到“以人为本”、经济科学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伴随公共治理,逐渐形成公共经济管理新理念,并崛起公共经济管理创新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创新与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复杂性科学具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它将企业看作是一个其合法系统和影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动力系统,创新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突现的结果;创新离不开学习,是学习促使企业行为主体的隐性行为方式不断发展改变,并最终导致其显性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创新离不开创新管理,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企业创新管理不应该建立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之上,而应该建立在组织氛围的激发和维持,组织矛盾的管理和控制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郑小勤 《发展研究》2010,(12):133-136
领导科学发展力是指领导的科学发展力,是一种由相关领导力合成的,能有效地促进领导力发展的推动力。其具有规范性、冲刺性。互动性和适用性特点。领导科学发展力主要由发展的创新力、权力的制衡力、影响的校正力和绩效的引导力构成。其战略核心是思想创新与制度创新结伴先行,突破口是创新人才的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的变化,石化行业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内部审计必须顺应时势、适时变革、创新发展,聚焦公司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为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做出应有贡献.本文以如何科学地开展审计为切入点,对如何推进科学审计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的产业化与国家化导致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变,并使后学院科学成为现代科学的主流形态。后学院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政府、企业与科学家成为科学活动的共同主体。主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决定了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必须协同进行。协同创新的基本方式是政府、企业与科学家多主体间活跃的、制度化的协商实践,它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资源优化配置手段。只有实现了协同创新,才有可能建成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产业科学关联度指标清晰界定科学驱动的产业与创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其在整个产业中的网络地位及其作用,并挖掘产业创新生态参与主体的网络关系。研究发现:科学驱动的创新成果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更容易被频繁的引用,能够为其他创新成果提供经验输出和知识依赖,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基石,同时科学驱动的创新成果审查周期和技术覆盖广度在数值上显著大于“技术驱动的创新”,表明其能够产生高价值技术的可能性更大;科学驱动的产业是科学驱动的创新大量汇聚的产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取得、协调及配置资源的能力,能够整合内外部信息和知识资源,通过频繁的交流、协作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为产业的形成演化奠定基础;在科学驱动的产业中,创新主体之间网络结构紧密,产学研协同融合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创新的主体和参与科学研究的主体,而大学等公共机构的创新成果传播速度更快,在创新网络中的中心性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而规范又是创新的基础、进步的前提,对创新具有潜在的约束、导向和促进作用.科学哲学的研究阐明,科学创新与规范是科学进步之两翼,科学的合理性就蕴含在两者的内在统一中,只有在一定规范下的创新才构成科学的进步.科学史上杰出的创新型科学家对科学规范的独到理解和顽固保守的史实,说明创新思维和规范思维有内在的互动关系.民族文化中规范维度的缺失,恰恰是我国科学研究少有重大创新成果和始终难以产生杰出人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而规范又是创新的基础、进步的前提,对创新具有潜在的约束、导向和促进作用。科学哲学的研究阐明,科学创新与规范是科学进步之两翼,科学的合理性就蕴含在两者的内在统一中,只有在一定规范下的创新才构成科学的进步。科学史上杰出的创新型科学家对科学规范的独到理解和顽固保守的史实,说明创新思维和规范思维有内在的互动关系。民族文化中规范维度的缺失,恰恰是我国科学研究少有重大创新成果和始终难以产生杰出人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经历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逐步转向"清洁生产"为主的污染预防管理模式。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环保制度、模式、机制及环境外交政策等经验,创新中国生态环保发展机制,建立全民参与环保行动的动态机制;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生态环保发展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国际间的合作机制,对于促进科学发展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创新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发展知识经济的角度指出,我国科学教育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才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分析了改造我国科学创新教育落后的原因,对加强和发展科学创新教育应采取的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治理体制和资源科学领域的主要问题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科学学者需要针对自然资源治理改革与科技创新的前沿热点和关键科学问题加强研究,提升对自然资源治理实践的支撑作用。一些既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又是自然资源部新职责的重大课题,如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空间规划,以及整合乡村多种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等尤其需要引起资源科学学者的关注。通过聚焦主要科学问题,文章分析资源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并结合自然资源治理的新问题,提出未来开展资源科学研究的建议,期望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治理领域的协调化、科学化,不断完善资源科学理论体系,推动资源科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