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职务发明法律制度旨在协调职务发明人与单位间的利益关系,鼓励相关主体创新,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然而《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中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约定优先原则极不稳定及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的现实,与职务发明制度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因此,要实现对立法本质的回归,应坚持以私法自治为基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4)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作为我国以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创新性国家建设时期的重要法律制度,不断展现其制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而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法定比例,在实践中也往往被直接适用最低标准而忽略了立法本意是为保护发明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旨在通过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激励发明人创新创造。文章从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在法律修改过程中的不断变化入手,结合发明人与单位有约定、约定低于法定比例以及无约定或约定不合理三种双方约定的不同情况,展开对于法定比例不同的适用范围的讨论,并提出应尽量扩张法定比例适用范围,以及尽快形成"下有兜底,上有封顶"的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专利交易是创新主体回收研发成本、形成创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基于创新主体视角深入探讨专利交易差异及区域网络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制定差异化专利交易政策,从而加快实现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8年中国专利许可与转让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类创新主体专利交易差异与专利区域流动网络。研究发现:①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专利交易特征不同,创新主体类型不同,相关专利特征也不同;②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和个人则对多地甚至全国技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应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合作研发扩大专利交易范围;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专利交易评价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出台以来的新政策,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及主体调研,分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实过程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新政策与中观层既有政策冲突、新政策缺乏微观层配套细则且落地困难、新政策下一些疑难问题仍难以突破。建议出台中观层、微观层配套政策及细则,加强政策权威解读与宣传,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资本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纽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资本化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脱节、外部支撑不够等问题。为此,亟须巩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灵活选择作价投资、金融协作、内部转化、成果交易等发展模式;构筑全程化科技管理机制,优化成果转化政策基金组合,规范科技成果评估定价机制,拓展区域性科技资本市场,完善科技转化服务平台,以推动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改革,使其对科技创新时刻提供充足的激励作用.本文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核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的现状,提出符合以科技人员为核心的具体改革措施,以期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三方主体动态博弈模型,寻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过程中的动态均衡解。研究表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各主体之间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制约了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当技术推广部门不放弃投入努力时,三方主体的利益可以达到均衡。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主体间的连接机制以及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协调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务发明制度是推动和促进我国创造、创新活动的重要制度,在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制度予以积极回应。2012年11月12日颁布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没有改变专利法调整职务发明的单一模式,因此并不能解决这一制度存在的痼疾——主体之间利益失衡问题。理清和重新诠释职务发明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引入劳动法的调整手段和方法,是制度设计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和制度重构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应当以文化为先导,以人才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突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界、科研机构与金融业等各参与方的合作环境建设可成为政府相关宏观政策的着力点。英国在相关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其政策领域处于世界前列。经过全面研究,按不同政策对象主体,英国政府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大致分为学术界、产业界、金融业和非正式风险资本市场四大类,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基本覆盖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英国政府在金融业和非正式风险投资领域的政策方面,其经验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界定科研人员性质及范围,探寻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政策目的,并对政策执行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以意定优先为原则修订相关法律,以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基准进行立法解释,并通过单位与科研人员事前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属等路径,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依法赋予科研人员,从而解决法律规定与政策执行冲突,确保政策实施的法律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实现从科技成果商品经营到科技成果资本经营的战略转型。以武汉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个案研究,协调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提出了运用资本经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运营模式与总体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基于多主体间资本联系与运动方式的资本运营机制——设立“武汉国有科技成果资本经营公司”,实现多主体利益协作分配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实现从科技成果商品经营到科技成果资本经营的战略转型.以武汉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个案研究,协调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提出了运用资本经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运营模式与总体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基于多主体间资本联系与运动方式的资本运营机制——设立“武汉国有科技成果资本经营公司”,实现多主体利益协作分配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煤制烯烃技术为案例,构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结果发现:DMTO成果转化是由政府推动,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大量风险投资,以中试和工业性试验改进技术和积累实践经验,采用创新技术服务模式从事科技项目转化的模式。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结构设计包括4个主体:政府运用政策引导使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研发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成果原型,并为中试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改进成果;企业主要在政府引导下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建设进行风险投资,以资金为纽带带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主要基于成果原型进行技术优化、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DMTO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力量,为中国大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范式。  相似文献   

17.
实际调研和数据分析表明,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业绩,与科研人员数量和政府经费投入之间并不成比例,江苏各高校在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方面的绩效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上特别是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制度与政策上存在差异,要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从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制度、明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改革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内部考核奖励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多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政策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撑与法律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为重要特征,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变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存在现实落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未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允许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拥有自主权、加大科技成果完成者分成比例、允许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等,体现了政策创新和突破。但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用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分析了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从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能够破除现有体制障碍并从根本上激励成果所有人的转化积极性,具有重要推广意义。但现实中,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推行还存在诸多法律障碍,制度本身亦存在内容不明确、操作不便利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内容及适用主体、对象和方式,并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不断创新和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提出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战略的提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指出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意义,结合相关法律政策指出了科技成果向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完善法律制度、创新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运营模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