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中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阶段是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与残存的原国家计划体制并存,货币政策变量在其传导过程中通过体制“缝隙”渗漏消失,调节失灵;经济变量的“体制性渗漏”是体制转轨时期的客观现象,它指明了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基本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金融安全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 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不大量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的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就中国金融安全战略思路探析于后。 一、中国金融安全基本态势 1、体制转轨期的金融不安全由于中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旧的体制已经打破但还在起作用,新的体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发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云 《经济论坛》2006,(18):102-103,110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逐步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还不成熟,农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相比还显得非常滞后。为此,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在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分工体系重要一环的过程中,农村发展遇到了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历史机遇和选择路径。基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条件以及客观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应该是由市场化与非市场化同时并举的路径选择,最终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国农村经济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4.
周新军 《现代财经》2001,21(12):46-50
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反映了两种不同体制下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体现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关系,而劳资关系体现的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关系。中国转型期经济关系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不断地推动着劳动关系向劳资关系的转换,直接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相对于农村经济关系,城市经济关系的转化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导致经济体制的倒退。因此,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调整和理顺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价格改革的过去和对未来的展望路南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的价格体制1953年以后,特别是在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逐步走上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产品经济轨道。价格体制与之相适应,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计划...  相似文献   

6.
赵晓兰  王蕾 《经济论坛》2002,(24):54-55
国内外大量实践经验证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已无所不在,政府在现代经济增长及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及中国加入WTO,政府职能应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更多地行使的是管理职能。我国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社会单位成为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高度集中的政府权力机构把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市场、社会…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与中国消费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与中国消费函数研究臧旭恒(-)中国正从传统的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正处于非常态的制度变迁、制度重建过程中,制度变革、组织创新和观念转变必然导致消费者行为的变异。如果说,在传统体制下,由于...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紧转轨的阶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正在迫使我们进一步按照深化改革的要求,加紧体制转轨的进程,以促进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尽快形成。要走上这一步,地方经济如何从根本上摆脱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它规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这样一个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用索洛模型等现代经济学主流分析方法进行来源的历史解释和潜能的未来展望,存在着模型本身假设场景与中国经济体制不符的局限。特别是如果以索洛模型计算,中国未来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5%。而1978—2021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24%的高增长率,潜能来源改革开放使TFP增长率由负转正、市场化改革使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城镇住宅资产化改革使其交易获得从零到市场价格的溢值,而土地有偿出让所发生的土地价格从零到市场价格的溢值则直接以生产法核算进入了GDP。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二元体制,市场经济标准值与二元体制扭曲值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值,如何将这种差值转化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应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将经济增长潜能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据此,本文的分析思路是:一方面,差值乘以资源是生产、财富、收入和需求的损失,而损失除以标准值则是生产要素、财富资源、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闲置、浪费和收缩等;另一方面,可以将其视为体制扭曲性剩余,改革逐步使体制扭曲值向市场标准值接近。在实际操作中,将差值(y-x)内生化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对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的挑战王琢怎样从以产品经济理论为根据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以商品经济理论为根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体制,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怎样回答这个大难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在回答这个大难题中,中国改革实践对西方经济学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这显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不过,仔细想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当微观经济主体越来越激发起其在激励机制基础上的创新动力时,当国家建立起并逐步完善其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与手段时,中国就将稳健地走上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标志的中国经济大转变的新时期。由刘国光、李京文主编的《中国经济大转变》一书,通过一个总报告和十七个分报告,共55万字,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经济大转变这一历史进程的来龙去脉为贯穿,全面、系统、深刻、具体地展开论述,就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系统创新观点和若干重大政策建议,在理论上有重大开拓性,在实践上有重要指导性,是值得经济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部成功力作。  相似文献   

14.
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障碍与出路彭建强农业实现集约型增长,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看乃是一个制度经济问题,关键还在于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实际上,体制制约是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实现彻底转变的根本原因。举世公认,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15.
中美个人所得税比较与启示曹远征陈玉宇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是在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逐步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伴随着这一渐进性的改革,中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1978—1994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各种体制、机制性矛盾都逐步凸显。针对中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构造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经济行为,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对国有企业而言,政府既是出资人,...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有联系而不是一回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过十几年的“摸着石头过河”后,明确确定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也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明确确立,是我们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结果,是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可逾越阶段”认识的结果,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一、买方市场卖方学无论具有什么特色与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其本质都是市场经济的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把握:第一,它是买方市场,是买方说了算的经济;第二,它是卖方学…  相似文献   

19.
白增安 《经济论坛》2005,(17):123-12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中国的时代背景。所谓经济报道的宏观思维,就是立足于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时代背景,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从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现象中积极因素成长的角度,来对经济报道的对象进行价值判断,写出高质量的经济报道文章。  相似文献   

20.
林超超 《开放时代》2013,(1):146-164
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业企业中的劳动竞赛,是提高生产效率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透过它可以考察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运作与产能效益。事实上,改革前中国的计划经济自有它的激励机制和效率考量,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式的生产动员方式,正是当局在意识到企业(单位)外部与市场隔离、内部缺乏自主经营权和增效动力的体制缺陷时采用的一种直接针对劳动者的激励增效办法,但是,国家未能有效减少来自单位组织及其成员的体制内博弈行为所带来的损耗,以至于将旧体制下的中国经济送入了高增长、低效益的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