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国家起源理论、国家模型、“诺思悖论”、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与制度创新、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当前中国政府如何推进制度变迁?首先,要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国家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第三,努力克服“诺思悖论”。第四,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经历了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转变为演化经济学“共享心智模型”的过程。认知、制度与环境或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成为诺思近期重点研究对象。诺思的整个理论体系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诺思用路径依赖理论解释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反作用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李永升 《当代经济》2009,(15):166-168
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经历了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诺思逐渐认识到他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差别及路径依赖现象的认知-制度-经济层面的传递机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政治过程影响制度选择,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制度的非效率是历史的常态。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行为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制度变迁原因和路径的解释远不能满足复杂现实的要求,特别是完全理性假设和静态分析方法不断受到人们质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逐渐代之以有限理性假设,强调时间作用和历史重要性以及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从而使制度变迁理论更趋“演化”的特点。近年来,自二战后开始复兴的演化理性主义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制度变迁研究领域形成了极为活跃而又迅速发展的学术思潮,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制度变迁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深刻的剖析,增强了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7.
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一、诺思关于认知理论的阐述诺思在研究制度演变问题过程中,出于对理性假定的重新界定,从而开始探索认知科学对制度经济学的影响。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演变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当事人实施的学习、模仿等行为能够促成默示知识的积累,最终加深知识交流程度,改进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变化致使制度变迁,而制度的不断变迁就是制度的演变过程。为深刻理解制度的演变过程,诺思等人在假定当事人已经具有某种认知模式的条件下,讨论人的理性决策如何导致制度演变,从而提出了著名的认知模型——共享心智模型。诺思、登佐等人认为,…  相似文献   

9.
正公共问题经济学(第十七版)罗杰·勒罗伊·米勒丹尼尔·K本杰明道格拉斯·C·诺思著39.00元该书由研究制度变迁理论的经济学大师道格拉斯·诺思领衔主笔,用经济理论系统阐述了公共政策。全书就"经济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0.
瓦利斯和诺思(1986)对美国交易费用总量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引人关注的结论。随后诺思和瓦利斯等人对这个测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但是无论是这个测算结果本身还是他们所提出的观点都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在把诺思和瓦利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得出的实证结论、理论解释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的结论和思想观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不仅瓦利斯和诺思(1986)的测算结果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对交易费用变化趋势的预测是吻合的,而且两位作者在解释这一测算结果成因时所提出的核心观点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背后的思想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发现一方面支持了诺思和瓦利斯的观察结果和理论解释,同时也表明新兴古典经济学事实上为人们研究交易费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三者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形式化分析框架。相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非形式化分析范式,这个分析框架有助于消除人们在有关讨论中所出现的概念混淆和逻辑不严密等问题,更清晰地展现交易费用总量、产出水平和制度安排三者的互动关系,因而在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李建标  曹利群 《财经研究》2003,29(10):31-35
诺思的国家悖论被经济学家所熟悉,而他用交易费用分析制度变迁时的悖论却很少被人们所注意。诺思认为交易费用下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同时,诺思也指出长期中交易费用是在不断增长。这种短期内交易费用的下降和长期内的增长构成诺思的又一悖论一诺思第二悖论。诺思第二悖论不仅仅是诺思的悖论,也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分析范式的悖论。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我们需要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迁:从产权理论到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诺思,1990),两者共同决定了整个经济绩效的水平。制度变迁是不同制度之间替代和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新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始于产权学派的努力,后来逐渐接纳了关于利益集团、寻租与国家的认识,进而形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随着路径依赖、认知科学和博弈论的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诺思后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现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无力解决动态制度变迁所面临的一些理论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它忽视了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不确定性及制度的复杂性问题,也缺乏对学习过程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从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情况出发,借助认知科学,诺思引入了适应性学习的概念,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制度演化理论。文章欲围绕不确定性、学习与制度演化这根主线,对学术界较少关注的诺思制度演化理论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4.
制度经济学的演进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唯平 《经济前沿》2003,26(7):25-27
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 论大舞台上成为了大红大紫的明星。名列新制度经济学大师之一的张五常教授更是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巡回演讲走遍大江南北,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张五常旋风”。新制度经济学能够如此迅速占领中国经济学舞台,除了其理论本身因素之外,我想还有下列两大起因:一是国际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和诺思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制度经济学成为了国际上最时髦的经济学。这对于普遍浮躁的国内学界来说,赶时髦而推波助澜也就不难理解;二是国内因素。中国正处在一个制度大变迁的时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说到底就是在制度上破旧立新,而在这破旧与立新、即新旧制度转换之间又不可避免存在一个所谓“制度缺位”时期,迫切需要制度理论为现实的制度转换服务。因此,生逢其  相似文献   

15.
柯华 《财经研究》2012,(2):134-144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这是传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对近代企业的影响和运用交易成本或产权理论分析近代企业制度变迁。文章在诺思产权—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企业代替国家为制度变迁的主体,重点从意识形态视角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荣家企业的案例分析,为近代企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制度演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经济绩效的源泉,诺思(Noah)后期(1990)转向了认知科学,重点考察了个体认知心理和行为与制度间的关系,及其对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经济绩效的影响,逐步提炼出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演化理论,其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诺思(2005)《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新著中。在他的启发下,青木昌彦(Aoki,2001)等人通过一个演进博弈模型把诺思的框架形式化,更明确地解释和证明了诺思所提出的问题;施米德(Schmid,2004)则进一步发展了诺思关于制度演化过程中当事人的认知心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将国家、意识形态和产权理论作为其制度分析的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18.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教授丹尼尔·W·布罗姆利(Daniel·W·Bromley,1940—)的著作《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1989年由英国巴西尔·布莱克韦尔公司出版;中译本由陈郁等翻译,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联合出版),是一本代表了西方制度经济学新进展的杰作。它批判了科斯、德姆塞茨、诺思等西方流行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这种以效率为基础的制度变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义反复,是错误地界定了制度变迁的源泉。在此基础上,他对效率、市场、产权、交易费用、技术外部性等一系列经济学核心概念进行了批判、分析和重新界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布罗姆利教授还在经济学的方法论上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错误:在科学哲学领域内当实证主义已经走下坡路时,经济学家几乎跟  相似文献   

19.
一、诺思:路径依赖与经济制度 《制度和理论经济学》(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2000年3月号是一个会议论文专辑,以“作为对新经济经济学挑战的经济体制转轨的‘大爆炸’战略”为中心议题,选编了新制度经济国际学会1999年研讨会的主要发言和论文。二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诺思(Douglass C.North)和阿罗(Kenneth Arrow)  相似文献   

20.
制度创新与高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三保 《发展研究》2004,(12):72-7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用诺思的话说:“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他们构成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制度包括了各种正规和非正规的规则。传统经济理论往往假定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展开研究,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做为一个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