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也没有办法使人民币稳定升值。因此,应当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对于协调好汇率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维护宏观经济、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安 《经济经纬》2012,(3):156-161
笔者采用SVAR方法实证1995年1月至2011年2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论证了汇率冲击的动态传导机制,得出了如下结论: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不利于净出口和实际产出的增长,并导致在近期和将来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的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3.
周建  赵琳 《财经研究》2016,(2):85-96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件(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比值)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二阶局部调整模型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定量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实际产出、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股票市价总值以及货币替代率均对我国的狭义和广义货币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近年来的利率和汇率政策仍然是以稳定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通过利率调整或者人民币升值等货币政策改善我国货币供求状况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关注各宏观经济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动态.  相似文献   

5.
基于S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冲击的反应具有逆经济风向的操作特征,汇率升值,货币政策扩张;而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也符合经济理论,货币政策扩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同时,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水平的反应表现为经典的超调现象,但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的反应曲线则表现为延迟的超调现象。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相反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冲销干预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慧刚 《财经研究》2007,33(11):18-30
200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加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凸现。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冲销干预措施。文章在分析外汇冲销干预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下外汇冲销干预的效力和制约因素,认为外汇冲销干预短期内能抵消外汇占款、控制信贷增长,但效力有限;在长期内,外汇冲销干预不仅会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汇率升值乃至经济"滞胀",因而难以具有可持续性,最后,文章提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增强外汇冲销干预效力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潜在产出、自然利率和均衡汇率是货币政策决策和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基准。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潜在产出、自然利率和均衡汇率水平进行联合估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汇率因素的"混合型"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行为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汇率波动作出了较为及时和稳定的反应,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的吗?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中国经济近年来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这与人民币汇率低估不无关系。我国政府对是否允许人民币升值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主要原因是担心人民币升值如传统宏观经济理论所言是紧缩性的,从而造成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和失业上升。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人民币实质汇率冲击对中国产出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可能导致人民币实质汇率与中国产出之间伪相关的来源后,人民币实质汇率升值仍会导致中国产出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货币升值在中国确实是紧缩性的,“紧缩性贬值”文献揭示的升值扩张性效应在中国不是支配性的;(2)一旦考虑了中国经济的国际金融联系,实质汇率冲击对中国产出变动的解释力和影响程度明显变小,而美国利率冲击对中国产出变动有更大的影响,其影响超过了人民币实质汇率冲击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实证结果背后的可能原因,并且指出并不能从本文的结论引出中国应该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对通货膨胀 实行从紧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已经进入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国内面临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效率下降、利率与汇率政策不协调导致货币自测自我游戏、货币政策目标相互矛盾等问题,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应尽快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缩小利差,加快外汇储备运用。  相似文献   

10.
温和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进入了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这一轮温和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主要源于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M0、M1、M2以及贷款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既需要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需要运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实行"双升"的货币政策,在调升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同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既升息又升值,但升息和升值的幅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内外部生产要素的多变量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实际产出的作用效应以及区域间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实际产出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为-0.179,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的产出增长;与此同时,东、中、西和东北部四经济区域实际产出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80、-0.080、-0.339和-0.115,人民币升值对四经济区域的实际产出均产生不利影响,但存在着显著差异,且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拉大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2.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当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当前使人民币汇率加快升值,从而减少出口增长幅度,减少外汇流入,进而减少基础货币的发行和流动性,同时配合利率调控手段,才能有效抑制中国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与对外开放程度高度关联的7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设计出一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对外开放度指标,并对2011年至2017年中国的对外开放度进行测算。应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度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导致利率下降和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最终引起产出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使货币政策有扩张趋势的同时使利率下降,汇率下降(本币升值)。从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对于增加产出和控制通货膨胀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度,同时注意对外开放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4.
陈洁  李玉双 《经济与管理》2009,23(11):45-49
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水平的降低作用远低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上涨的程度,而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升值预期。因此,中央银行不能忽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率升值预期效应,要抑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关键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受人民币名义汇率、通货膨胀、国际间贸易等因素综合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存在着显著波动,并且它的变动与产出的变化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试图寻找出潜在于两者关系中的可能性因素:(1)产出到实际有效汇率的逆向因果关系;(2)涉及第三因素的伪相关;(3)存在于中国经济中的扩张性贬值——长期与短期的均衡关系。通过建立一系列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可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具有紧缩性,但影响是短期的;长期,随着经济的增长,有效汇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DSGE模型框架下,推导出含有产出和通货膨胀内生持续的一般均衡模型系统,探讨利率和货币供给冲击对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效应。文章应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得到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观测变量的数据特征,并得到以下结论:(1)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效应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且其对观测变量波动的贡献程度较高。(2)在2009年第2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的样本内,利率冲击的平滑值显著大于零,有效地阻止了总产出的下滑,而货币供给冲击对总产出向上的推动作用较小;2015—201 6年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利率冲击在推动总产出的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升值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过高,压力过大,中国从稳定汇率的战略出发不可能在近期对汇率做出重大调整,但在中长期内,汇率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如果中国经济能保持继续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从国际收支的变化对汇率的影响、固定汇率与独立货币政策的冲突、现行汇率相对于均衡汇率的偏离等多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升值的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外汇市场压力方法建立并经验地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弹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货币当局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上的言行一致性问题和不同的实际汇率制度安排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绩效.研究发现:一是"害怕浮动"在为中国提供货币政策纪律的同时,也赋予了货币当局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产出增长的能力;二是人民币实际的汇率制度安排越具有弹性,就越易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反之亦然;三是无论中国名义上宣称了什么类型的汇率制度,实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越具有弹性,就越不利于中国实际产出的增长.反之亦然.在此基础上,结合汇率制度名义和实际分类法的思想,本文认为,在当前人民币名义上宣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既定前提下,人民币实际的汇率制度表现为"害怕浮动"的特征不仅是合理的政策选择,而且也是有利于中国的福利增进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建立包含资本项目部分管制、汇率不完全传导和工资价格粘性等符合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模型框架,详细考察资本项目开放、汇率政策对宏观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强资本项目或汇率管制能够减少汇率波动的冲击效应,提高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总体上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适度的资本项目与汇率管制在当前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考虑到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我国应当保持适当的资本项目管制,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同时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及早调整至合理的均衡区间,通过主动扩大双向浮动区间,改变升值预期,有效缓解和应对未来美元波动带来的冲击,也为短期内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长期内实现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59  
本文在充分考察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紧缩效应、国际利率的影响以及价格扭曲效应为外部冲击所放大等典型化事实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外部冲击影响国内通胀进行了经验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中长期逐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抑通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国际利率变化对国内物价有影响;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因央行的有效对冲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而GDP增长率仍是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防止经济增长过快,调整要素价格抑制投资需求膨胀,以及提高汇率机制弹性以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并使之成为应对外部冲击的第一道防线,将是治理中国通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