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政策分析中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一般认为,作为金融数量指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排斥另一重要金融数量指标——信贷规模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并且,各自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一样规则而稳定,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地位。这些结论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有意义的,表明至少在做货币政策分析时,应同时关注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这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脱离常态,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冲击.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法,经验检验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计量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流动性这两个微观特征变量对信贷供给有显著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变动的作用明显,而中央银行货币净投放政策效果不大,货币政策变量与商业银行微观特征变量的交叉项系数不显著,可能原因是经济刺激政策、金融创新及影子银行扭曲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3.
丁志杰 《资本市场》2013,(10):108-109
当前货币金融领域乱象的前提条件是高利率、高利差,而我国货币发行美元化是造成高利率、高利差的根源,必须通过改革从深层次上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乱象成因关于当前货币金融领域乱象的分析忽视了货币发行体制这一供给层面的基础性因素。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严重混乱的现象.热钱流入,货币信贷空转.货币信贷快速扩张与流动性紧张、利率高企并存,尤其是6月中下旬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与利率飙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正>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教授讲“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著名论断只是研究通货膨胀的起点。此论断有两点意义:第一,它强调了货币学派重视货币作用的倾向性(轻视财政作用);第二,它重申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假定货币需求是相对稳定的,这里讲的是通货膨胀是由货币的超量供给而造成的。弗里德曼的这一论断中既没有讲货币超发行的原因,也没讲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而货币超发行的原因及从货币发出到发生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初始发展阶段以来,货币供应量的把握难度一直困扰着金融宏观调控决策。尽管这些年来,货币政策随着货币理论成果的不断推出而不断演进,但货币的控制则仍然僵化不灵,货币超经济发行状况仍未改变。形成货币扩张机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根据对货币投放中一种特殊现象的分析,试图寻求出金融制衡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货币是经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着未来金融支付结算的新模式.网络货币的出现将加快货币形态的演进,改变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及货币流通的速度和结构,给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出现的网络货币是由各大门户网站发行的支付工具,具备一定的货币特征.但是,从本质上看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对货币体系还不构成危害.因此,我国要加强货币体系管理,迎接网络货币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正> 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继续坚持稳定物价,稳定金融的政策,不能搞通货膨胀。稳定的货币(在我国指人民币,下同),正常的货币流通,是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保证安定团结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而保证货币流通正常和币值稳定的关键,是要坚持经济发行。一两种不同性质的货币发行货币发行有两种不同性质,一是适应生产发展,商品流转扩大的需要,通过信贷渠道有计划地发行货币。这种货币发行,是满足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客观需要,叫做经济发行。另一种是由于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了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货币,叫做财政发行。  相似文献   

8.
货币供给内生外生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这是货币金融领域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货币数量论从货币数量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得出货币具有外生性;凯恩斯的货币供给观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经历了由内生向外生的转变;后凯恩斯主义者则从信贷货币的产生过程得出货币内生的观点.综观货币发展史,内生与外生之争还有标准的混乱和概念不同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人民币升值和央行逆周期的对冲操作完全抵消了贸易顺差、FDI和热钱流入、GDP增长导致的货币超发压力,财政支出扩张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方面都是导致我国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中国式分权和信贷配给决定了我国经济存在货币超发和资金配置向政府和国企倾斜的内生机制。因此,防范货币超发和通胀,关键是要校正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校正金融体系的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10.
刘愿  岳翔宇 《财经研究》2016,(3):95-108
1976年哈耶克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理论 ,主张赋予私人银行独立的货币发行权以约束政府滥发货币的行为 ,但反对者认为追求私利的发钞行必将无限增发货币引致通胀.文章将银行的发行和信贷统一起来分析银行声誉如何影响其发行行为,研究表明:在竞争性发行条件下 ,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约束发钞行的行为,银行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进而,文章以银行的生存历史和是否为上海银行公会会员度量声誉 ,利用白银风潮前夕中国34家发钞行和150家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声誉机制的作用 ,研究发现:声誉越好的银行,兑换券发行越稳健;声誉为银行带来了诸多经营优势,如更多的实收资本、盈余积累和存款 ,以致声誉好的银行贷款规模更大 ,利润水平更高 ;发钞行确实是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根据民国时期银行竞争性发行的历史经验 ,文章首次为货币非国家化理论提供了微观证据 ,也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制定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理论上,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在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有“货币因素”,也有“非货币因素”.实证检验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但货币供应量是物价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事实上,中国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一方面是与货币供给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结构性因素有关.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低通胀运行:一是实行总量均衡和结构合理的货币供给模式;二是采取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四是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控制能力;五是进行汇率机制改革;六是通过财政政策调整供需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通货膨胀原因问题上,凯恩斯更强调需求因素。弗里德曼更强调货币的直接作用,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不能很好解释,货币主义认为这是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人为地破坏了自由市场机制的作用。货币学派主张取消或简化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财政调节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货币当局根据经济增长的速度长期地、稳定地增加货币供应。在依靠增加货币发行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这一点上,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我国目前出现的物价普遍上涨情况与我国近年大量发行货币有直接关系。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在对待通货膨胀问题上的理论分歧,联系我国自身经济的复杂性,深入分析货币供求与商品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宏观调控政策,保证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王峨峰 《经济师》1995,(6):16-17
<正> 近年来,我国金融调控机制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经济运行陷入了“过热——紧缩——市场疲软——启动——过热”的怪圈的原因之一仍是金融宏观调控能力脆弱,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对称。 经济增长要付出与之数倍的货币投放量的沉重代价,使货币政策成为赶超型经济的源头。这一事实反映了我国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手段实施障碍,如无突破举措,其后果将有悖于经济体制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总需求结构和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做出了剖析,具体研究理论中所描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内投资对国内信贷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净出口累加值对外汇占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而提升了货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和货币金融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高货币化水平,提高货币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总需求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完善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TVAR(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利率约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了2006年到2017年三季度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过去信贷水平较低,特别是金融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存贷利率约束总体上减少了经济的波动,而在信贷水平较高时,反而起到一种金融加速器的作用.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存贷款利率约束也渐渐不再适合经济的发展要求,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之一是,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也使各国看清了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不合理性。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的发行不受任何限制,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拥有太多的特权和霸权,弱国和小国没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必须约束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发行,重构国际货币体系,遏制美国金融霸权,建立比较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新体系。要用货币多元化的方法取代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有理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信贷约束的差异是理解中国经济失衡的关键,本文利用近年来公司金融文献中提出的现金一现金流敏感度的分析方法,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1990—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中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存在着的信贷约束差异。其基本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信贷约束更强,而国有企业则不存在信贷约束。随后,采取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受到了信贷约束,而国有企业则没有受到信贷约束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将罗纳德·麦金农关于中国货币持续超发却未引发持续性高通货膨胀的疑问称为"中国货币之谜".对该问题的国内解读有四种代表性观点:货币化进程论侧重制度研究,认为是制度变革增加了货币超额需求,从而引发货币超额供给;高储蓄论和货币流通速度论侧重货币交易研究,认为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熨平了通胀;金融抑制和窖藏论侧重于利率汇率管制、企业差异性融资研究,认为广义货币中大部分转向了准货币并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所以未导致货币通胀;信贷结构失衡论侧重于经济时效性波动、市场结构性货币需求研究,认为长期性经济增长和海外货币需求抑制了国内通货膨胀.上述四种代表性观点有其合理性,但都不足以解释中国货币之谜,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货币的本质和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西省35个县2100户农户2005年~2010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笔者构建了我国农户信贷约束与收入差距间的面板联立系统,估计了农户信贷约束与收入差距间的动态影响机制。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证实了我国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上存在约束现象;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的额度和机会均与其收入水平密切相关,高收入农户在机会和额度上均优于低收入农户。农户收入水平与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动态作用机制,信贷约束的门槛效应使得农户信贷约束与收入增长存在着动态恶性循环。拓展农户收入增长的渠道,应打破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户信贷支持上的门槛,以政策倾斜机制来缓解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上的约束,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来缩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选取1982—2008年为时间段,以湖南省为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信贷存量、其他金融机构发展(除银行)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货币存量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是其他金融机构发展的短期格兰杰原因,而存贷存量在长期上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