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秦学 《经济地理》2003,23(2):267-271,288
从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并以宁波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物质与环境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行为空间分布规律等一系列要素,为宁波市的旅游开发、游憩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联结状态,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的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程与特征,对城市空间的增长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控制,对于阻止或减缓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向合理的空间形态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烟台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烟台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做了分析,以期对烟台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它反映了城市资源要素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程度,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演变,同时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探讨了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能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邵晖 《发展研究》2012,(7):110-114
全球城市—区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都市新的空间形态。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因素。制度方面主要是地方政府分权改革和土地市场化改革。分权化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获得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基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地域扩展。经济方面从分工的演化和经济全球化两个方面分析。分工的日益复杂化促使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分化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相应演变,反映在空间上就是各类经济体对区位不断的重新选择推动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的流动也成为城市空间变化的基本动力之一,影响着城市土地的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晶 《现代财经》2001,21(10):12-16
文章论证了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收入和支出体系的关系,分析了若干限制城市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获取城市经济发展主动权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参阅大量文史资料,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哈尔滨的社会变迁、城市发展过程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变迁与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消长、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相关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变迁对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胡浩  齐飞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168-172
奥运会作为一种“超级事件”对城市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从城市本身的角度,奥运会更应当在城市空间发展上作出贡献。分析了奥运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理,包括土地市场的供需、城市空间意象的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同作用、奥运经济的衍生与挤出效应等,并在阐释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奥运会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古至今,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城市的演化发展,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推动人们不断去探索和建构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来引导城市有序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演化经典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和分散两种演化趋势的各自利弊,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合理方向和有序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开发区作为城市空间的崭新要素,在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也产生较大影响.本文试从长春市区内5个重点开发区入手,将其视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单元,研究它对长春市的城市郊区化、产业空间、社会空间和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指出开发区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空间优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连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临港产业的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问题,从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出发,以大连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提取城市空间利用地理信息,结合分形几何、空间重心等理论,综合考虑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城市社会人口、产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探讨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现象,归纳总结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研究可分别从城市空间增长速率、结构形态、分型演变与重心转移角度揭示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规律,可为提高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组团式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江  段杰 《经济地理》2004,24(1):62-66
定量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应用分形原理和方法以及GIS技术定量研究了无规则、具有自相似性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多核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特征,以及武汉市50年间的分维演变规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城市分维值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扩展的方式,最后提出采用多理论、多技术手段综合集成的方法是未来深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影响及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河北省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河北省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制定河北省的城镇空间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与空间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解决城市化水平虚高和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重点地区。在对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城镇群区域发展态势和格局,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推进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空间战略,构建了"一主、一副、多心"的中心等级体系、"T型"轴带为主的三级轴带体系和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经济区体系城市化空间组织系统,以引导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 《经济地理》2011,31(4):603-608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空间分形理论,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维数和回归方程入手,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群整体呈现出倒"T"型结构;且各个城市群都是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  相似文献   

15.
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北干旱区城市酒泉市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模型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上应当考虑整体布局,更加强化横向联系,而事实是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间在发展上往往没有重视横向协作与整合,共同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等基本问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实质,并从操作层面上展开行动。  相似文献   

17.
陈睿  吕斌 《经济地理》2007,27(2):240-244,260
城市空间分散化增长蔓延的趋势要求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文章在对城市空间模型的研究案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模型总结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静态模型、基于空间发展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的准动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城市空间增长动态模型、以及基于微观主体作用演变机制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模型,并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将向微观离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成超  黄民生 《经济地理》2006,26(3):482-486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大学城发展日渐成熟,其空间布局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大学城不同的空间模式。在分析我国大学城的概况以及空间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对大学城空间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地域形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大学城的形成基础、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旅游资源的分布等八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下一步我国大学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京津冀城市经济区域的空间扩散运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陆军 《经济地理》2002,22(5):574-578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空间系统内,极核的位势增强必将引起空间扩散。扩散效应沿着一定的空间成长轴带向外部递延。在现代交通技术和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的条件下,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物流转移方式。由此引起的空间转移效率的提高改变了原有空间系统的地域劳动分工和生产组合方式,进而导致初始空间系统的扩散规律和扩散结构发生改变。在现代区域经济中,空间经济关联单元之间的生产要素速度加快,“即时生产”方式成为决定经济活动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空间组合的重要因素。同时,空间传递效率也将成为决定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经济区域空间扩散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形态的实证描述来阐释经济系统进行空间扩散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从发生学角度应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了青岛城市地域拓展和空间结构调整的历史过程,探讨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耦合模型和空间结构演进机制模型;对青岛拥湾发展战略进行评析,分析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及地铁建设对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提出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方略及政策措施:胶州湾岸线和黄海岸线要进行生产、生活功能的合理分工;建设黄岛、胶州和城阳新城,构建具有生态镶嵌结构的网络城市;推进产业地域分工,实现产业空间整合;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嵌入式发展"斑块经济";对历史街区进行"拼贴式"改造,促进城市功能转型;整合推进城市外部空间拓展与郊区城镇化;调整行政区划,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