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基于静态评价项目沟通网络提出的网络调整策略方式,与该网络在协同创新项目中的动态演化特点不符。认知资本是沟通的基础,且认知资本随项目推进而变化的特点与沟通网络动态性相一致,故从认知资本视角对沟通网络进行动态分析。首先,从初始网络构造、网络演化过程、演化结果评价、网络演化算法4个方面设计沟通网络演化模型。然后,以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的网络调整策略及其效果。结果发现,劣势节点策略不仅未改善网络演化结果,反而使结果变差,表明网络局部最优不代表整体最优;优势节点策略效果较好,其中节点结构改善策略优于节点能力提高策略,表明在沟通网络演化过程中结构系统性影响强于节点个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在创新中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博弈双方的技术研发整合转化能力、创新资源和企业文化、资源协同利用效应系数、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本、协同创新的利润分配比例和协同创新的成功概率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在创新中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博弈双方的技术研发整合转化能力、创新资源和企业文化、资源协同利用效应系数、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本、协同创新的利润分配比例和协同创新的成功概率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创新扩散发生于社会系统中并通常与社会系统存在交互作用。网络是体现社会系统的重要手段,但已有研究中的扩散网络多为无向网络且具有静态或外生动态性质,上述处理方式忽视或无法体现扩散与以网络形式出现的社会系统的协同演化以及个体间的不对称影响。基于有向网络,提出能够体现创新扩散与网络协同演化的描述性框架,从信息搜寻与降低认知失调视角出发,基于信息熵与累积优势机制,在个体层面构造网络演化与创新采纳数学模型。在RepastSimphony2.7开发平台下,利用基于Java的智能体建模方法展开系统仿真实验。基于实验数据的描述性结果揭示,动态网络与静态网络下的创新扩散存在显著不同,网络结构演化将强化节点出度的不均衡状况,更优的扩散结果往往与更不均衡的节点出度分布同时出现,其它因素包括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等也会影响扩散与网络的协同演化;交互作用存在于控制变量间。推断性结果确认了控制变量影响与交互作用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融合协同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互动机理与策略选择,探寻支配双方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激励与契约惩处情景的设定,引入约束体系,构建奖惩机制下军民融合协同博弈理论模型,确定最优发展策略(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状态稳定时奖励金与惩罚金的范围,对于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童勇 《财经研究》2004,30(10):96-104
文章构建了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模型,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时变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动态调整资本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这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不能调整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另外,文章还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项目治理通过明确利益相关方间关系形成治理网络,治理网络的信息维度(信息网络)表征相关方交互协作状态,是项目治理评价的主要方面。然而,当前一次性的、静态的网络评价方式难以适应网络随项目推进而动态变化的特点。从网络整体和关键节点两个方面设计网络动态评价指标,并以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为例,对不同阶段的网络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信息网络密度较低,表明项目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的沟通机制;政府网络地位逐渐降低,难以充分保证项目公益性;企业作为项目需求方,其参与度在项目前期较低、后期逐渐提高,导致项目变更、返工较多;工研院网络地位逐渐低于项目经理,增加了委托代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朱晴晴 《新经济》2022,(4):71-78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电商企业创新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电商企业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电商企业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本文通过对参数进行赋值,利用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了不同参数水平下,电商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在影响电商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因素中,创新成本节约系数越...  相似文献   

10.
高耗能产业群初步形成了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雏形,其发展机理和演化过程应引起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其演进机理,构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的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剖析其演化过程,并以宝钢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及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宝钢集团通过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进程。  相似文献   

11.
项目治理通过明确利益相关方间关系形成治理网络,治理网络的信息维度(信息网络)表征相关方交互协作状态,是项目治理评价的主要方面。然而,当前一次性的、静态的网络评价方式难以适应网络随项目推进而动态变化的特点。从网络整体和关键节点两个方面设计网络动态评价指标,并以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为例,对不同阶段的网络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信息网络密度较低,表明项目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的沟通机制;政府网络地位逐渐降低,难以充分保证项目公益性;企业作为项目需求方,其参与度在项目前期较低、后期逐渐提高,导致项目变更、返工较多;工研院网络地位逐渐低于项目经理,增加了委托代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关系和创新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博弈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分析了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出协同创新预期收益、协同创新风险和协同创新知识位势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关系和创新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博弈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分析了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出协同创新预期收益、协同创新风险和协同创新知识位势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许倩 《经济地理》2019,39(2):152-160
基于复杂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概念,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协同演化模型,设置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和创新网络结构更新规则,模拟新兴技术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在"纵向交叉"型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对主体及整体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增长率、合作水平以及协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下,具有更多积极知识主体的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协同;在固定主体策略下,网络结构更新越快,知识协同效果越好;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同时发生变化时,知识主体较快的策略更新速度伴随较快的网络结构更新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自己组织理论出发,分析旅游与农业融合效应的形成机理与其演化周期,研究表明:产业融合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来自于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旅游与农业融合效应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演化过程,而且其演化周期是一个从无融合阶段、竞争融合阶段、协调融合阶段、共振融合阶段、衰退再造阶段,再到时下一个周期的螺旋式上升式动态演化过程;他组织与自组织协同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与农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实际调研,分析了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网络中社会资本的缺失状况。从区域创新网络社会资本中私有物品、集体物品和公共物品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网络体系,提出了培育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网络中的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技术经济》2018,(1):8-17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了产业集群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行为对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的影响机理。以电子科技大学(一校)与成都高新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一带)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法释义了所提出的演化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行为对网络结构演化产生正向影响,科学技术、政府行为能够促进网络演化,有利于网络内主体间协同创新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网络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实际调研,分析了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网络中社会资本的缺失状况.从区域创新网络社会资本中私有物品、集体物品和公共物品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网络体系,提出了培育陕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网络中的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对于高校协同创新活动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于高校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机理仍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入手,考察了高校社会资本借由高校与其它主体协同行为路径作用于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式,以及协同行为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校社会资本对协同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高校协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高校社会资本越丰富,越能促进与其它主体间的协同行为,进而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面向社会网络的团队间创业协同关系结构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团队创业协同构成的开放式创新关系中,团队间依托社会网络衍生出的松散、去中心及非系统合作问题普遍存在,关注该协同关系的结构与效应能为探究少数占据结构洞优势团队的关联结构、能力延展及策略均衡问题提供崭新视角。通过解析少数占优团队在创业过程中的资源边界拓展、学习型改造与竞合优势转换等问题,从社会网络在节点、节点间、节点关系聚合层面形成的协同能力、角色与位势3个维度,归纳剖析团队间创业协同能力、角色与知识位势的网络构成,梳理提炼其呈现的合作网络边界扩张、协同策略结构性变革及部分要素外部效用突破性涌现效应。与快速协作响应、持续冲突协调及共同绩效相关的结论能为认识“开创事业”导向下松散合作关系中的知识/角色/能力差序作用格局提供分析框架,对评价与优化非全要素创新或非全过程创业中优势主体间的交互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