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就算在美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强国也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中。对于不同的国家贫困也有不同的定义,在我国是用绝对贫困来定义的。  相似文献   

2.
(一)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亚洲,在非洲,甚至最发达的欧洲和北美,都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和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贫困,在可见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一个绝对的社会病症。不管是在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还是在总体水平偏低的落后地区,都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失业、残疾、天灾、人祸或其他原因而处在生活无依的极度贫困之中。贫困,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判断贫困的标准有异;也由于社会经济是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衡量贫困的绝对标准会随之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扶贫工作:成果举世瞩目,任务任重道远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已从2.5亿人减至目前的2610万人,约占世界同期贫困人口减少总量的70%。与之相应的是,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中国,以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中国在“十五”前4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600万人。虽然全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保障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贫困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一直挥之不去、难以摆脱的幽灵,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天敌。在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28亿人每天仅靠不足2美元维持生计,还有12亿人每天靠不足1美元生活。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政府长期致力的目标。然而,就在我国经济迅速成长,农村扶贫取得重大进展、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人的同  相似文献   

5.
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标准是用于测量和识别贫困人口的重要工具。收入贫困一直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贫困标准。以收入标准定义的贫困线,一般包括满足家庭基本需要的食物和非食物货币支出。世界银行用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收入贫困线定义了世界贫困标准。收入是实现脱贫的重要工具,是衡量贫困的重要代理变量,但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贫困状况。人类发展指数旨在弥补收入标准的不足。虽然人类发展指数对收入标准作了重要补充,但仍不足以反映人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情况。为此,基于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理论,Alkire和Foster构建了多维贫困指数,以更加全面地反映贫困人口的多维度被剥夺情况。《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公布了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的多维贫困状况。多维贫困指数包括了反映环境贫困和资产贫困的重要指标。收入标准、人类发展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数三种方法,对加强我国贫困监测,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态贫困的产生有自然和人为两种原因。近20年来,生态贫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业化行动。工业化引致生态贫困有三个基本过程和形式,一是工业化造成土地占用和退化,二是工业化导致地质灾害发生,三是工业化导致污染源扩大。这三个过程和形式均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从而使其陷入贫困状态。在我国中西部生态保护区,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纾解工业化与生态贫困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越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逐渐的转型使得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而城市贫困问题并非中国个例,世界上处于城市化各个阶段的国家都面临不同程度、不同特征的城市贫困问题。该文选取英国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巴西和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以这四个国家为例,对其若干城市贫困治理的政策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对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贫困:20世纪末的阴影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跨世纪跨国界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挑战。战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穷人的产生,贫困的循环,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最感棘手的问题。因此,减少贫困人口,缓解贫困程度,以至消灭贫困状况,始终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主题。(1)世界超级难题尽管近40年来不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多国际支持,但世界上农村贫困人日仍然无法遏止地增加了。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首次对回14个不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有10亿农村人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就…  相似文献   

9.
贫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反映了人类低水平福祉的、复杂的多层次概念。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世界银行2000年将贫困问题作为其重点关注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3年提出“千年发展目标:消除人类贫困的全球公约”等,但迄今为止,全世界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我国自1986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技术、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但仍有2365万绝对贫困人口,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贫富分化现象愈演愈烈,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那么,如何提高扶贫、减贫成效?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无疑有助于纾解贫困这一经济发展的沉痼。  相似文献   

10.
世界消除贫穷日,一个贫困和穷人应该被关注的日子,我们的社会沉浸在英国人胡润设置的“富豪榜”议程中,不知今夕何夕。  相似文献   

11.
世界消除贫穷日,一个贫困和穷人应该被关注的日子,我们的社会沉浸在英国人胡润设置的“富豪榜”议程中,不知今夕何夕。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舆论选择的自然流露:在这个创富是硬道理的时代,暴富比赤贫更有卖点,财富金字塔“顶尖”关注度远远高于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还有1.2亿人尚未摆脱贫困,消除贫困依然是“十一五”时期的各级政府的重要使命。那么,贫困地区为什么穷?如何在关键环节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怎样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为此,我们调查了全国14个贫困片之一的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市地处祖国大西南腹地,云南省的东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全市辖10县1区。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5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0万人,有23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富饶的贫困”。一方面,昭通市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富集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人口的增长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吗?大多数美国人会给以肯定的回答,尽管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构成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我们当中的乐观主义者认为,至少从理论上分析,地球能为100亿人提供衣食住行。但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贫困和环境恶化,同时对世界人口在未来50年内翻一番的放任自由态度将足以使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更加艰辛。那么这意味着快速人口增长会危及安全吗?若把其与主要军事大国为争夺稀缺资源而展开的斗争等同的话那就  相似文献   

14.
蒋毅 《当代经济》2005,(7):45-46
目前,尽管我国已经被国际组织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列入了世界前十名,甚至有些国际组织从增长潜力上来看,说将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会进人世界前三强,但因为中国是个二元结构的社会,有机会到农村去看的同志都会看到,农村相对还是比较贫困,比较落后的。大多传统农业区应该说还不能跟上整个国家高速现代化过程。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目光集中到农村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正>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联合国把1996年定为世界消除贫困年,足见其政治经济意义之重大。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贫困地区的现状如何?还有多少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已采取的扶贫政策效果如何?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新思路?由章寿荣、陈升、严英龙完成的研究报告《江苏扶贫政策的系统分析与完善研究》(《江苏经济探讨》1995年增刊发表)回答了这一系统问题,并对消除贫困这一特殊的经济发展问题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在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上有创新 研究贫困的问题,首先要确定贫困的标准。我国在1984年确定农民年纯收入200元以下为贫困线,1990年调整为300元,都是一定数年不变,不够科学。有人主张以摄入热量的营养标准计算,虽然很科学却又难以操作。该报告提出的方法,以满足基本生存所必须的食品消费开支金额,除以恩格尔系数,不仅简捷科学,而且贫困标准的金额每年能根据食品分类价格指数作出变动,使贫困线更接近现实。据此推算出全省贫困人口 199o年为300万人,1991年因特大水灾出现返贫现象达到460万人,1993年降为230万人。推算结果比估计数更符合实际。 二、既历史地又定性与定量地评价了扶贫政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更是制约转型国家顺利转型的障碍性因素。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转型国家,转型期都经历了转型前不曾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尽管两国选择的转型模式不同,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但目前两国的共同之处是贫困问题都十分突出。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数量与贫困发生率、贫困的地域分布以及基尼系数等问题上,中俄两国具有明显的对比空间。通过对比,可反映出中俄两国转型前后贫困问题的新变化,进而使人们对转型国家转型方式、路径选择及生产力发展速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杜启霞 《当代经济》2016,(13):36-37
依据消费价格指数(CPI)调整贫困标准是精准贫困识别的关键环节.然而,贫困人口独特的消费结构与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涨,两者影响叠加使CPI未能准确体现贫困人口实际承受的通货膨胀水平.为此,本文采用2010年-2011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测算出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消费价格指数(CPIP),并以此调整贫困标准进行贫困度量来体现通货膨胀作为风险冲击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一是CPIP比CPI高将近1个百分点;二是根据CPIP调整的贫困标准比根据CPI调整的贫困标准高将近100元/人·年;三是通货膨胀使城市贫困发生率增加0.4个百分点、加速了贫困严重进程.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对非援助与非洲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第二大洲,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和水利资源。然而这个洲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目前,在8亿多非洲人口中约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许多国家的人均日收入不足1美元;非洲GDP仅占全球总量的1%,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仅占1.5%,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不足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更是达到2530万;全非洲小学总入学率为79.6%;中学入学率只有33%。根据2003年联合国发布的新闻公告,在48个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3个是非洲国家。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的…  相似文献   

19.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解决贫困问题。本文采用拟合收入分布函数的方法计算出改革以来中国城乡以及全国的绝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率、相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率,发现改革以来我国的绝对贫困率快速下降,但目前绝对贫困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相对贫困率则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与相应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高度一致;绝对贫困率和相对贫困率的演变过程都与各个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中央政府开始投资于“三西建设工程”,目的是援助宁夏、甘肃两地最贫困的人口。从那时候算起,中国的扶贫计划大约已经实施了1/4个世纪。然而极端贫困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统计,2005年底,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还有2365万人,扶贫办系统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有1亿多人回顾以往的扶贫项目,主要借助投资手段,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够直接受益于这类项目的贫困人口,显然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那些不具备工作能力的贫困群体,则难以参与投资项目。因而可以说,现有的扶贫开发项目对于缓解这一群体的困境是无效的。救济,才是避免他们陷入难以生存境地的有效政策工具。还值得注意的是,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不仅会使原本贫穷的人更加贫困,而且还可能使非贫困人口陷入暂时贫困。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暂时贫困就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贫困,相对轻微的贫困也有可能转变为深重的贫困。保险,正是预防和缓解此类贫困的一项经济安全设置。由此看来,仅仅凭借包括扶贫计划在内的任何一种单项社会保障措施,难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