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对A股市场的讨论都需要置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框架之下。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增长瓶颈和通胀隐忧的问题还会继续困扰我们。即使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结束,中国出口大幅回升,中国也难以回到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中国经济需要新的成长动力。转型,到了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宋鑫陶 《商周刊》2013,(24):38-39
处于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前行的“换挡阶段”,它正在慢下来。快,不意味着好;慢,也不意味着坏。经济增长方式能不能完成实质性转型,能不能进入公平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也许才是评判好与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月度CPI回落至4.1%,关于通胀是否就此退潮的话题在学界又引起争论。 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是“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而中国经济实现战略性转型必然伴随着资源价格市场化。从中长期趋势看,绿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及物价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聚焦“十二五”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已成定势。就中国经济形势而论,虽然经济率先恢复增长,然而却面临深层次经济结构调整的考验,改革突破尚需探索。"十二五"规划正紧锣密鼓,未来五年中国能否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科技创新应当如何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动转型,促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引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向内需、出口、投资均衡发展的模式转型?如何深化经济转型的各项配套改革?让我们看看专家学者们是如何分析判断这些与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紧密相连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张茉楠 《商周刊》2011,(25):23-23
中国经济无近虑有远忧,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效应”正开始逐步凸显,中国必须有能够承受增速放缓的心态和适应性,如果中国经济还在单纯为保增长而不计代价,并延误了经济转型的时机,那才是中国最大的风险成本。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消费大量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增进居民福祉的同时,也为经济转型积累了一定物质资本,但伴随这种高增长态势,引发了系列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安全提上了日程。本文着重对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需求做一分析,并就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绕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迅速的转变。这正如建国后中国追寻苏联发展重工业使中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一样,是个令人激动的,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国的经济战略也在由改革开放摸索期的初期战略向继续深化改革时期转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周边的“经济增长三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卉 《经济论坛》1996,(12):48-48
中国周边的“经济增长三角”“经济增长三角”(GrowthTriange)是80年代后期亚洲首先出现的一种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所谓“经济增长三角”是指几个邻国在相邻的地区,组成一个经济合作圈,合作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这些地区在地理上一般...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变缓,尤其是2012年7.65%的经济增长率更是意味着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告别两位数左右的高增长。对于这一经济事实,文章从中国经济减速的存在性、性质、持续性、原因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地区间的差异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探求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78—2007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本投入。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完成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在2000年以后突出表现出来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很可能在未来难以为继。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制度改革应该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增长所需要依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历了长达2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成功地避免了严重的转型危机,作者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高投资需求,有些潜在因素可能引发延后的转型危机。  相似文献   

12.
张茉楠 《发展研究》2013,(11):70-73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挑战.未来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管理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真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如果将改革开放看做是经济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进行了2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但是在经济转型进行了20多年的今天,经济转型就不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应该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就提出了在中国的转型背景下,建设指导经济转型的转型经济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张茉楠 《商周刊》2012,(17):20-20
中国由"超高增长"到"次高增长",甚至是"中速增长"的长期拐点,任何逆周期的调控和刺激性政策都改变不了这一趋势,接受现实,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把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在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面,才可能避免中国"经济偏轨"。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36):F0003-F0003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到底路在何方,这是所有关心中国经济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经济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着中长期增速下滑与成本上升压力,面临蓿内外双重夹击,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没有退路,但首要的是,必须找准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是一个具有时间指向和空间特征的非线性复杂过程.现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可概括为结构-增长分析和制度-增长分析两类模式,但都忽略了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从而难以全面解释和预测中国经济增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其特有的空间组织基础,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这就要求空间组织模式从行政区经济转换到区域经济,这一转换既为缓解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和重要切入点,但也对深入推进制度变革尤其是构建区域综合治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中国经济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出现的新一轮增长高峰已经过去,政府已经意识到依靠出口导向和以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具有可持续l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牺牲一部分经济增长必是“转型”所付出的代价。我们认同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到健康的轨道上中国经济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已经成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8.
张纯记 《当代经济》2010,(7):112-115
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的趋同研究中,本文联系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实际,运用1978年到2007年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变量,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向各自稳态趋同的限制条件;二元经济转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二元经济转型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差异的原因,二元经济转型必须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推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7):F0002-F0002
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预计2013年GDP增长8%左右。2月21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志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分析,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将温和回升,但幅度依然有限。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治理通货膨胀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运行。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稳定物价总水平。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和实现经济再平衡的艰巨任务,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时代到来。要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从"赶超经济"向"大国经济"迈进需要国家竞争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