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由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46例,均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后恢复、生活质量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手术顺利,且主诉在48 h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骨折形状恢复良好,术后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术后症状明显减轻,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术效果,统计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中柱平均高度、疼痛评分、椎体功能评分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7.8%。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易发生骨水泥渗漏,应加强预防,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脊柱骨折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的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PV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进行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进行治疗,术后患者骨折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比较三种术式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三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C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等。结果 B、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显著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可有效提高内固定系统稳定性,降低术后矫正角度丢失,提高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且具有易操作、创伤小的优势,综合疗效优于单纯短节段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DHS及PFNA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方法.随机分为PFNA组37例,DHS组3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少于DHS (P<0.05).经过观察评分,PFNA组的优良率为91.89%,DHS组的优良率为71.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多发病,常见于老年人,此类骨折愈合能力降低,PFNA不但能够给予坚强的固定,又允许早期下地活动,更加适合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独一味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独一味胶囊及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类风湿因子与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DAS28以及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RP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DAS28以及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RP及ESR水平)均改善,且试验组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DAS28以及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RP及ES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行LA,对照组40例患者行O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治疗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A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优于O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于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骨科经X线、CT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23例。DHS组患者行DHS内固定术治疗, PFNA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性愈合时间。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是一种创伤小、固定牢固、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腓骨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儿资料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小儿胫腓骨骨折,可明显缓解患儿的疼痛症状,加快伤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A组采用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B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个月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评价的差异。结果 94例患者均获25~56个月随访,平均26.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优良率为83.33%,B组术后优良率为80.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均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但前者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经皮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分别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骨折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相比,手术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P〈0.05),但两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适应证范围,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1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术后5年Harris评分及总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少,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远期治疗效果却明显优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48例,经CT扫描确诊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的道格拉斯(GCS)评分和治疗效果,以此为标准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完成后两组的 GCS 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之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术后15d的GCS评分以及痊愈率和死亡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于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2d、3d均未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其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并于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需手术治疗的48例肝囊肿患者完全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48)和经腹组(n=52),观察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肌瘤最大直径、剔除的肌瘤个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很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经腹组(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经腹组(P〈0.05),两组患者剔除的肌瘤个数及肌瘤最大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于46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8.7%(2/2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1.7%(5/23),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切口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恢复速度相对较快,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对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HSS)、骨密度、钙磷代谢及骨形成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S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股骨粗隆、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磷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GP、PINP、BLA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提升髋关节功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