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陆劲松 《经贸实践》2011,(11):48-49
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上海无缝接壤,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浙江平湖市临港产业,迎来了科学谋划加快发展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应对经济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关键,是保增长、促转型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找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才能提高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平湖市是浙江省接轨上海前沿阵地,是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畔现代化港口新市,是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名市。曹桥街道是浙江省平湖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共平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  相似文献   

3.
《江南论坛》2014,(1):I0008-I0008
浙江省平湖市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自清代初年以来就有“金平湖”的美誉。,平湖市北接上海,南濒杭州湾,陆地面积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下辖6镇3街道,户籍人口48.5万,外来常住人口27万。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pq季分明、气候宜人。平湖是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删文化大市。平湖是首批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之一,是浙江省首批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的17个强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4.
《江南论坛》2014,(9):I0010-I0011
正平湖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接上海市,南濒杭州湾。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的美称。近年来,平湖市以"争创全省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为目标,围绕"文化地标、精神  相似文献   

5.
平湖市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是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畔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名市。当前,平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改善城乡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着力培育新市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是知识竞争力。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上,知识产权起着制度保证、制度支撑作用。就专利申请状况而言,与全球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相比,中国的排名仍显落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日本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先驱之一,其渐进丰富的经验和逐步完善的实施办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乌鲁木齐作为新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尤其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乌鲁木齐迎来了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乌鲁木齐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必将在新亚欧大陆桥中发挥龙头作用。今后,乌鲁木齐将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加强与亚欧国家和沿桥城市的贸易合作,以跨境运输为突破口,发挥铁路、公路和航空三大口岸优势,加快推进乌拉泊物流基地、国际铁路物流园、国际空港物流园、米东化工物流园、甘泉堡物流区五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培育国际物流产业基地,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面向中西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集散地。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贯彻国家、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按照《平湖市“十二五”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要求,平湖市重点发展光机电、临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企业和项目,平湖市瞄准市场需求,新兴产业发展的平台和产业园区,积极引导创新,全面培育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9.
工业一直是桐乡经济的支柱,进一步推进工业战线的创新与发展,是桐乡认真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主阵地。我们务必要按照杭州湾北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落实“工业立市”重要部署,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切实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努力实现桐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沈刚 《经济月刊》2011,(7):26-30
“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2020年我国最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析宁波汽车产业的分布,剖析杭州湾汽车产业的优势,即汽车产业的聚集以及两大整车厂的落户。阐述影响杭州湾汽车产业的因素,即生产因素、政策因素和相关产业因素。对杭州湾校企合作的原则和方式做初步探讨,认为杭州湾校企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兴隆山镇是吉林省“十强镇”,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兴隆山镇有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捷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商贸物流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国家、省、市、区赋予综合改革试点镇的政策对小城镇加快发展十分有利。如今长春玉米工业园区落户兴隆山镇,成为兴隆山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新起点。说起建立玉米园区这件事儿,作为镇长的杨丽华兴奋不已,“借助玉米工业这个大平台,兴隆山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长春玉米工业园区的建设,兴隆山镇是最大的受益者。”杨丽华认真地给我们介绍了玉米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9)
中国区域发展一直是国民经济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在全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的格局中属中部地区,正处于新旧发展优势交替变化阶段。"十三五"全国区域发展出现了以三大战略为引领的区域经济轴带化发展,发挥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全国、带动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新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特殊地区发展能力将显著提高等趋势特征,将给河南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河南须从积极融入全国区域"三大支撑带"核心经济圈、做大做强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原城市群、争取高铁在河南省内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域合作力度、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前提下加快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培育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笔者多次撰文提出,大珠三角要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在大珠三角成功实现该目标之前,这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常谈常新。此事关系重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区域竞争力的"五元结构图"关于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最有名的理论当属波特理论,或称"波特钻石模型"。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从国家或区域竞争中赢取优势,并强调所有产业和产品都会参与区域间竞争,且共同形成本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而区域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6个要素的整合作用,其中4个为基本要素,2个为辅助要素。这4个  相似文献   

15.
《大陆桥视野》2011,(7):83-83
为充分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发挥北部湾港大物流优势,实现广西作为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作用,广西将大力建设“无水港”,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陈舟风 《经济论坛》2011,(10):72-75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嘉兴发展港口物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嘉兴滨海新区作为嘉兴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充分利用良好的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实现港口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研究从港口物流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滨海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滨海新区港口物流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地区增强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必须找准产业定位、科学统筹规划,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自主创新,实施项目带动、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园区建设、搭建集聚平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界定产业区位优势内涵及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区位商测度模型对福建省三次产业区位优势进行剖析,进而比较闽浙粤东南沿海三省产业区位优势的差异性,并提出从推动闽台两地产业深度融合、对接长珠三角经济区、加快福建自贸区建设等方面增强福建省产业区位优势以推动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优势产区正在逐步北移。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更事关伊春林区经济发展能否实现由"单优势"向"双优势"转变。伊春是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和开发最早的木材生产基地,由于长期超负荷采伐,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步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困难的境地,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减弱。为了保护资源和生态,2003以来,伊春市委确立了"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竖起了一面旗,堪称一大优势。但是在经济发展上,伊春丰富的资源优势却没有变成经济优势,在林业产业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经济发展、产业发达是实现生态良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更是实现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招商引资上大项目等措施,形成既生态环境良好,又林业产业发达的"双优势"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