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建顺 《发展研究》2007,(10):122-123
[编者按]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首推教育,高校在培养人才、发展教育方面更是首担大任.多年来,福建各大高校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教学、教育、科研和培养人才等工作,为社会输送了千千万万的人才,有力地配合和保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泉州师范学院也在尽心尽责中不断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2.
目前经济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即按企业所需来培养人才,也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为保证培养的人才是根据企业用人需求的,所以必须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紧密实时联系企业,为企业所需提供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登上了国际竞争大舞台,而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与质量劣势是同时存在的.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当务之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化日益加强,企业要在经济浪潮中得以更好的生存就不得不提升自身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的竞争力,而要在激烈竞争中独占鳌头,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拥有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才,所以对企业来说要怎么样有战略性的留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林冰 《发展研究》2007,(10):61-62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处的网络通信行业,是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市场瞬息万变、客户需求千变万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这样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知识经济市场中,人才是企业创新和生存的根本,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的同时还必须面对同样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设计运行好分配制度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企业兴衰之基、发展之本,作为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员工之家的人力资源部门,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来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主要做好预测规划、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推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机制,建立选人有条件、上岗有职责、竞争有规则、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用人制度体系,阶段性开展查找“短板”活动,从改善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有针对性进行整改。同时营造良好氛围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  相似文献   

6.
潘沛 《时代经贸》2010,(14):220-220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登上了国际竞争大舞台,而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与质量劣势是同时存在的。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当务之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化日益加强,企业要在经济浪潮中得以更好的生存就不得不提升自身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的竞争力,而要在激烈竞争中独占鳌头,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拥有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才,所以对企业来说要怎么样有战略性的留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当今在钢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既要凝聚人才、培养人才、激活人才,又要把用好人才落到实处,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就必须用发展、改革的方法破解人才工作中的难题与积弊。企业必须建立系统的科学的人才的培养、选用、奖惩、晋升、淘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在人才合理配置上,充分发掘企业现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备种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8.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人才成为各个企业的重中之重,企业的竞争转化成了人才的竞争.因此,传统的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可以培养全能型人才的拓展培训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在运行初期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待解决.本文则就目前拓展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旨在对这一新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莱钢做大做强和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莱钢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各方面、各层次人才,人才成为莱钢发展的关键因素。职工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提高职工素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中起支撑作用,如何搞好职工教育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竞争,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企业之间、各产品之间、现有产品和新产品之间的竞争,涉及设备、技术、人才、推销、管理等各个方面.成本战略是现代企业取得产品竞争优势的基本策略之一.在成本管理与企业目标创新方面,要体现成本管理理念和目标创新导向,坚持成本领先策略,建立基于企业目标的成本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三)造就一支过硬的队伍 两企业的领导人,在市场竞争中充分认识 到企业的竞争是全员全方位的竞争,只有把竞 争机制引入用人、分配制度中,才能增强员工 的竞争意识,激发其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在 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才能成为过硬的队 伍。因此,他们积极进行人事、用工、分配改革, 建设有竞争性的机制和约束机制,广纳人才, 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激励人才,形成人才辈 出、事业兴旺发达的局面。 他们的主要做法: 1、通过上岗竞争选拔人才。在用人制度上 形成了“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任人 唯贤、鼓励竞争的机制。长虹中层干部(处级) …  相似文献   

12.
赵爱文 《经济师》2003,(2):278-278
当今社会 ,企业竞争中表现最为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其实 ,什么是人才呢 ?一个企业是不是拥有的人才越多越好呢 ?所谓人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才有专才和通才两类 ,并且大部分为专才。一个企业并不是拥有的人才越多越好 ,而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你的企业是否拥有最适合本企业工作性质的人才 ,并且你是否已充分调动起本企业所有职工的积极性 ,并充分发挥出每个职工的最大潜能。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管理者研究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能力差异问题 ,必须针对个体能力差异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掌握能力界限 ,搞好人机配合由于个…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间人才的竞争,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战略性的投资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优势,而培训是培养人才的较为重要的一种手段,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在员工培训中如何能真正发挥培训作用,提高培训有效性及效益,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打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目前企业需要思考及着手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员工的战略性投资会为企业带来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而培训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否取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如何使员工培训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打造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是值得企业决策层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程富泉 《经济师》2010,(6):189-191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员工的战略性投资会为企业带来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而培训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否取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如何使员工培训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打造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值得企业决策层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各大企业已经进入了战略竞争时代,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加大.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成为各大院校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下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提出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转向了人才和管理这两个方面,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得人才并通过科学有效的体系来对人才的作用进行最大化的挖掘是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才的获得和管理不再仅仅局限在获得生存的条件,更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追求自己喜欢和认同的企业和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体系中便加入了一部分新的内容,即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者关系的分析来挖掘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企业本质的认识,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分析传统企业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以及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发现:应从企业生态文化与优化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育人为本是我国在新制定的教育纲要中的重要工作方针.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社会中,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是社会前行的主要生命力,高职教育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本文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内涵,精要地从三大方面对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剖析,以期我国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管理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被认为是继人力资源管理之后又一新概念.为了更好地把握人才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重要概念,本文在厘清人才管理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才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并得到了人才管理带给现代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