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依据参照群体理论,以农村大学生为对象,实证研究参照群体对农村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参照群体影响三个维度均对农村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认同在参照群体影响中起显著调节作用。最后从消费认同视角构建良性消费认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SMC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商品的象征意义对炫耀性消费和地位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对炫耀性消费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地位消费有显著影响;此外,地位消费显著影响炫耀性消费。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商品的象征意义对炫耀性消费和地位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对炫耀性消费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地位消费有显著影响;此外,地位消费显著影响炫耀性消费。  相似文献   

4.
炫耀性消费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炫耀性消费的内涵、测度与形成机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日益普遍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炫耀性消费内涵及其测度的基础上,本文从参照群体影响、品牌联想、商品稀有性、异性吸引等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地位关注、自我、物质主义与面子意识等消费者心理因素出发,梳理了炫耀性消费形成机制的相关实证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的主要贡献,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影  夏云友  武月锋 《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27-128,163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尚未成熟,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消费出现一些不良消费行为,如符号消费、标签消费、网络消费等,致使他们的消费出现从众性、攀比性、炫耀性等消费特点。从日常生活维度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消费观。  相似文献   

6.
阮可 《当代经济》2008,(11):44-46
当今社会,在炫耀性消费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炫耀性房产消费行为。本文描述了典型的炫耀性房产消费现象。并对炫耀性房产的消费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东北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北农村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传统农耕社会的消费模式依然居于主导地位,而人情消费则成为村民的负担;独生子女已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力量,而老年人消费则处于低水平;迷信、赌博等不良消费行为仍大量存在,富裕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具有消极后果。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合理引导,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虚拟求职社群互动的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两个维度入手,探讨虚拟求职社群互动对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的影响。同时,检验了社群互动是否通过中介变量社群意识(包括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信息互动负向影响社群承诺;人际互动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在人际互动和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均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消费行为之间呈现出了巨大差异.然而,目前却几乎没有从全局角度对网络消费行为的类型进行划分的研究.本文从消费动机(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商品形式(实体形式/虚拟形式)两个影响行为模式的关键维度对网络消费行为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经济型、应用型、享受型和体验型四种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我概念归因与炫耀性消费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译  李文娟 《技术经济》2009,28(4):118-122
本文在回顾炫耀性消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两种自我概念归因即个人自我归因——享乐倾向和他人自我归因——公众性自我知觉以及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享乐倾向、公众性自我知觉、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都有影响,且参照群体还对自我概念归因与炫耀性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炫耀性消费的营销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炫耀性消费目前成为许多中国人消费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这一现象还未引起营销学者的充分重视。本文从营销学的角度对炫耀性消费理论作出回顾与评析.指出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是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当个体的消费行为表现为社会性凌驾于经济性之上时,其对商品的需求和使用便从功能性层面上升到符号意义层面,个体的消费生活也逐渐被其消费行为所折射的符号意义所取代。该文在系统梳理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炫耀性消费理论和符号消费理论为基础,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阈下对炫耀性消费作了理论述评,并针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中国城市消费者为例,从重要心理变量自我视角实证探讨了炫耀性购买行为的营销内涵和动机及三维自我因素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自我角度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包括外我性动机和内我性动机两大类型;炫耀性购买行为包括外表张扬的外显性炫耀和内部内敛的内隐性炫耀;自我三个维度对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炫耀性消费倾向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界定炫耀性消费内涵的基础上,从儒、道、佛家文化价值观出发,实证诠释了消费者炫耀性消费的文化价值观因素.儒家"行为与地位相符"价值观强烈地支配着人们的炫耀性消费倾向,但维护"家庭声誉"观念仅对服装消费倾向有正向影响;佛家的"奢侈无用"说对炫耀性消费有显著抑制效应,"相信缘分"观念则对其有促进作用.此外,消费者"每月可支配金额"同炫耀性消费倾向正相关,教育程度同奢华旅游倾向正相关,年龄同手机消费倾向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学视阈下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等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主要从奢侈品消费的动因方面对该行为做一简要研究分析,探讨了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发现消费奢侈品所具有的符号意义是其主要动因,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行为需要被理性看待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阅读、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提炼出中国情境下影响炫耀性消费的22个因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将22个因素归纳为7类。回归分析发现,7类因素对炫耀性消费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面子意识、寻求认同、彰显社会价值、物质享受、产品象征意义、品牌来源国和参照群体。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消费者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对炫耀性消费影响因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炫耀性消费现象在中国越来越普遍,基于此本文研究炫耀性消费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首先,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炫耀性消费对生育子女数量呈负向影响;其次,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生育子女数用理想生育子女数代替。结果显示,尽管炫耀性消费对理想生育子女数影响较小,但以不同指标衡量的炫耀性消费都对理想生育子女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在1980年后出生的人群中炫耀性消费对理想生育子女数负向影响更大。因此,若能降低物质攀比、减少炫耀性消费比重,则将会对生育率的回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3,(9)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特殊群体,其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消费结构都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误区,如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这势必阻碍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消费中出现的消费道德问题探索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高管团队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战略领导核心。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的群体动力源,从高管团队的能力构成和权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了它们对高管团队群体动力系统5个维度的驱动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能力构成对共享战略认知、团队内聚力和团队效能感3个维度的群体动力源作用显著,而高管团队权力分配对团队理念冲突和团队人际冲突两个维度的群体动力源作用显著,并且二者在团队理念冲突、团队人际冲突和团队内聚力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研究迁移模式对农民工重构人际网络的影响。迁移意愿在迁移模式影响人际网络的过程中起到显著作用;迁移距离和迁移规模对两个阶段人际网络都产生负影响,迁移时间对两个阶段人际网络都产生正影响;农民工在初级人际网络建立阶段群体差异不大,呈现"内卷性"群体特征,迁移距离和迁移时间都不显著,而在新型人际网络构建阶段群体差异显现,三种迁移模式均显著,构成新型人际网络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受教育程度、就业身份等显著影响人际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