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本文认为,由于农村分配契约不完备和制度缺陷,基层政府鸠占了农村分配制度供给者之位,而中高层政府则沦为现存制度的修补者,其历次改革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制度缺陷并提高分配契约的完备性,最终导致十多年来我国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因此,提高农村分配契约完备性,弥补制度缺陷,取消基层政府的制度供给资格,增强中高层政府和农民对基层政府的行为约束力,是税费改革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创新是协调经济合作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政府提供硬性的制度机制,形成有效的制度创新,完善制度体系,建立一套有利于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两个核心问题,以减少交易成本和保证契约贯彻实施为目的,形成良性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3.
"聚族而居"的现实决定了宗族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不排除其消极的一面,但其积极影响是不能否认的。就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内涵视角,宗族对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内源式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开发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宗族对经济学中经济不均衡发展解释乏力、经济理性假设缺陷,以及信息不完备和契约履行困境能起到解释或补充作用。宗族促进了农村社区资源配置目标的多元化、机制的人性化、效果的优越化。因此,政府应尊重农村社区现实,利用、引导和改造宗族关系建立农村社区经济共同体,以促进农村社区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体制层面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从制度供求非均衡状态向制度供求均衡状态渐进式转变的动态过程,而户籍制度、农地产权和公共福利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供求转变的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微观契约模型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际上是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和作为制度需求者的农业转移人口签订一份"入户城市"契约的交易费用最小化过程。随后的实证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入户积分资格、农地流转情况、子女入学条件等均提高了其市民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生成及化解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形成 ,归因于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隐性担保契约。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均衡”约束及其制度安排上的内在缺陷 ,引致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产生 ,并通过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企业上市包装、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投资者行为投机化和市场泡沫“制度化”得以扩散与强化。本文认为 ,制度风险源于市场制度设置本身 ,化解制度风险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路径 ,解除政府隐性担保契约 ,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效率。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城市化条件下我国城市土地供求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激化城乡二元结构土地制度矛盾,使得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成为影响城乡土地供求的核心因素。城市土地有效供求分析模型表明要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确实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调整现有的城市化模式,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核心,实现城市空间的紧凑和布局的多元化,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供求的有效均衡。  相似文献   

7.
劳动契约自由是劳动者经济权利不断增进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推动力,劳动契约的权利不对称是劳动者经济权利受到侵害的制度根源.劳动契约的制衡与规制是有效维护和实现劳动者经济权利的现实路径,具体包括: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组织程度;充分发挥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规范和发展员工持股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8.
牛刚 《生产力研究》2007,(23):32-33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认为一体化配置经营要素可有效化解经济转轨进程中农村出现的新矛盾,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区域内经营要素的配置效率,可较好地帮助政府解决目前存在的"三农"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和难以实现经营要素规模化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正式颁发,这是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共七大部分,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0.
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的路径存在重要差异。契约配置路径包括私人交易演进型、政府之间与社会团体之间交易演进型和政府、社会团体与私人之间交易演进型等路径。制度配置路径包括契约演进型、需求型、供给型和引进型等路径。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路径比较的经济学意义表现在二者均具有稀缺性,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路径依赖关系,促进二者的耦合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积累过程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光全  郭焕成 《经济地理》1998,18(4):94-104
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对认识中国农村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运用值域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出全国经济积累过程的发展形态,总结出地区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而出现的特有经济结构现象,寻找问题症结的所在和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为国家经济提供建设性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核心和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经勇 《经济学家》2006,24(6):50-55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标志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形成新的思路与谋略,必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处于严重滞后的农村经济社会面貌。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从偏向城市经济转入重点发展县域经济的时代。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需从企业组织模式、经营战略、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然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完善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亟待改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以及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等因素都阻碍了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步伐.新时期内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确保民营企业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塑现代企业文化,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人才机制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从而实现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伟峰  刘菊 《技术经济》2007,26(1):113-116
“三农”问题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日趋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农村城镇化这一有效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思路,以切实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农区地理学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评述了近年来西方农区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在研究内容上,农业地理、农村社区和农户三个侧面均有一些新的特点。同时出现了社会文化视角、政治经济视角、全球化视角和农村管治等新的视角来审视农区问题。农区地理学在农业区位论、农区变化特点和行动者网络理论方面存在着较多争论。中国农区地理学应针对中国的特殊问题,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等方面突出创新,从而为中国实际和国际相关理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口流动不可否认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盐由之路,是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农村的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流动也产生了一些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应保持农村人口的适度流动,并采取必要的改革与相关措施,消除消极影响,最终使农村人口流动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最终促进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经历了从传统市场经济转向人民公社,然后又从人民公社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农业的发展解决了自古以来就困扰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本文封中国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探讨了人民公社和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华  何军  李金霞 《经济与管理》2007,21(11):35-39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期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制度因素、供给因素和经济因素,针对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的特殊性,应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推动工作,加快城镇化、农村工业化进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养培训机制,建立良好的劳务输出服务体制等,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builds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based on survey data of 2445 Chinese villages to do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and rural income. It finds that rais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can improve rural income significant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ais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whether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are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situation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relevant polici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refore,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and rural income growth for government to take measure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farmer economic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基本国法为背景,探讨了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