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德明 《生产力研究》2005,(8):44-45,10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许多农民被迫成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被政界和学界所关注。本文从土地功能演变角度阐述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然后以苏州为例,在评价现行征地安置补偿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并对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土地征用补偿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土地征用补偿过程不透明、征用补偿方式简单化和征用补偿费用不及时,已引发土地征用中的诸多矛盾。因此,应采取明确征地补偿具体项目、留存比例和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针对性措施,以保证土地征用等工作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且安置方式单一,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充分,失地农民缺乏非农技能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措施:重视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以及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志忠  曾国华 《经济论坛》2006,(18):115-1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也日渐增多。由于土地被征用,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随之丧失,要使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理应在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失地农民相应的补偿,因此,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研究成果,以期明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趋势进行初步探析。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选择樊小钢(2004)认为,必须构建一种以放弃承包土地来换取全面享受城镇…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的推进使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急剧上升。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征地范围不明确、征地权行使和征地补偿不规范及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立法,防止征地权的滥用;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伟 《生产力研究》2008,(11):26-29
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革农地征用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强征地工作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与培训,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军 《发展研究》2007,(10):65-67
因公共利益依法征用土地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中国要早,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得到较好解决.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赔偿程序、方式、标准以及纠纷处理等方面实践,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做好土地征用工作,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国情,积极引导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利益,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1.为整体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制度设计创新。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财产权补偿不足的状况,土地征用补偿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近期的征地重点,调研结果显示城中村失地农民对土地征用、利益补偿和保障服务满意度不高。征地过程不透明,征地补偿费标准不统一,农民分得补偿经费比例过低,缺乏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和就业的配套措施,安置措施不能确保对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等是主要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应明晰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直接参与征地谈判的权力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完善风险共担筹措安置资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0.
杨一帆 《财经科学》2008,5(4):115-124
本文首先对有代表性的文献成果进行了再次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从对农地征用补偿内容、标准与分配使用等方面的认识入手,着重研讨和反思了"土地换保障"等思路的理论基础,最后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构建复合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We study the social,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social security. The data for the U.S. and for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suggest that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e of social insurance. We describe an OLG model in which demographics, technology, and social security are linked together in a political economy equilibrium. In the model economy, there are two locations (sectors), the farm (agricultural) and the city (industrial) and the decision to migrate from rural to urban locations is endogenous and linked to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ocations and survival probabilities. Farmers rely on land inheritance for their old age and do not support a pay-as-you-go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ith structural change, people migrate to the city, the land loses its importance and support for social security arises. We show that a calibrated version of this economy, where social security taxes are determined by majority vot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山西农民失地问题及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山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监管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培训工作,建立维持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其他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设定三亚市不同目标下的假设条件,对农户农地流转量进行了预测。根据推算,在最低生活保障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29.85%,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66.66%,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完善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82.47%,说明如果做好相关保障措施,土地流转供需都会有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轮(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全国微观追踪调查数据(CHARLS),本文通过分析新农保的实施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和意愿租金的影响,来考察社会保障是否存在着对土地保障的替代效应,并进一步基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来分析替代效应的异质型特征。结果表明,村庄实施新农保促使村庄内土地依赖程度超过平均水平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下降180%;促使村庄内处于土地依赖程度前30%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下降149%;促使村庄内处于土地依赖程度后30%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上升173%。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对于土地保障的替代效应主要作用于高土地依赖型的农户。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农村内部农地调整以及农用土地非农化问题是现阶段中国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三方面问题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需要一个整体思路来进行分析,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给出系统、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本文在对这些问题及其政策关联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改革在一个大国的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并提出一个政策组合,试图在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的同时,通过给予农民在土地和城镇社会保障之间的自由选择权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城市化机制,从而实现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改革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障碍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土地法律制度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已经不相适应。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农地的产权残缺及其所承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日益强化限制了农地的流转。因此,需要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或调整,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茂华 《生产力研究》2011,(9):43-44,72
失地农民的出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文章介绍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阙如的原因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通过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首先,本文针对在总体规划中耕地保有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保有量计算的新模型。其次,提出了人口对耕地总需求潜力分计算模型。最后,用上年保有耕地生产力潜力分、年度耕地生产力供给分的变化量和人口对耕地生产力需求潜力分变化量综合确定本年的保有耕地生产力潜力分。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中,除了征地权滥用外,由于集体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征地补偿费如何在农民集体和个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难以形成公正、合理的格局。在我国社会保障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化政策下,失地农民缺乏应有的保障。这些现象对我国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以及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对征地费使用方式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征地费的使用方式及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并提出了规范征地费的使用和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目前将占人口较大比例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就有失社会保障体现社会公平的最初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这一群体逐渐分化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三类群体:一是失地农民;二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即“农民工”;三是到目前为止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针对我国务农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强制的医疗和生育险;第二,在务农农民养老保险的设计上,应采取在继续强化现行的农村“五保”的前提下,推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第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