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和邮政储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政策性金融的资金和邮政储蓄的关系。通过分析 ,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 1 )自 1 994年以后 ,中央银行仍然维持邮政储蓄资金转存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 ( 2 )在我国目前的政策性金融制度下 ,邮政储蓄是政策性金融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而中央银行实际上起到了部分的“中间机构”的作用。所谓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 3 )通过对政策性金融的利率结构的详细分析 ,提出了中央银行对财政实施间接补贴的两种解释。最后 ,作者指出了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农村资金外流没有政策硬性规定和制度约束,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投入,另一方面,资金大量外流,形成了反差。1.邮政储蓄存款全额流出。由于2003年8月1日前邮政储蓄属中央资金,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为4.131%,高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24个百分点,受利益驱动,全部用于上存,导致邮政储蓄全额流出。虽然2003年8月1日以后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同为1.89%,但受零风险驱使,基层邮政部门采取种种手段抢占存款市场,套取人民银行利率补贴,邮政储蓄增长过快。邮政储蓄存款分流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2.…  相似文献   

3.
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当代财经》2004,(5):40-44
基于理论界对邮政储蓄的不同认识,以及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三者之间的资金往来和利率关系,揭示了在现行金融格局下,邮政储蓄转存制度是导致目前农村资金净外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历史的角度对邮政储蓄业务开办的背景和转存人民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作出了评价;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指出了邮政储蓄改革可能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1.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流出。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和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测算出1978~2001年农村资金净流出规模为7196.3亿元。其中,通过农村信用社净流出额为5171.4亿元。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仅有42.5%通过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留在了农村,其余57.5%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村。而邮政储蓄机构则以只存不贷的形式直接造成2024.9亿元的农村资金净流出。1994~1997年,农村资金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净流出2646亿元,其中,1994年为543亿元,1995年为701亿元,1996年为705亿元,1997年为687亿元。由于资料不全,工商银行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广大乡镇以下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一般仅剩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两家。由于制度上的限制,农村信用社承扭着主要的支农任务但却严重缺乏资金,邮政储蓄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却不能用于发展“三农”,这样的现实矛盾要求农村金融改革要统筹考虑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两大机构,只有统筹考虑农村金融才能更好地为发展“三农”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6.
我国邮政储蓄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试办以来,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在全部储蓄银行中名列第五。邮政储蓄业务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邮政事业的进步(增设网点、改善服务设施),但从全局来看,邮政储蓄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一、不利于商业金融领域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邮政储蓄资金在使用上不同于其他国家。1997年12月之后,我国邮政储蓄实行的是资金转存、统一账户制,邮政储蓄资金全额转存并成为基础货币的一部分,资金使用权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而欧美国家通常是将邮政储蓄资金委托信托投资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从事投资业务,以投资收益还本付息并获得利润,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无关。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刊》2006,(5):12-12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表示.2006年内将积极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加大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1.邮政储蓄的发展滞后于整个金融体系市场化的进程。邮政储蓄在整个金融体系巨变的近二十年中始终充当的仍是一个事业性的单纯吸纳储蓄的机构,除了在储蓄的表面技术方面被动式地有所创新之外,其机制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究其实质,就是没有生存的压力、毫无风险的收益使得邮政储蓄部门缺乏创新变革的动力。其滞后性表现在几个方面:(1)人员素质偏低。邮政储蓄的人员大部分仅能充当出纳和会计的角色,金融知识和技能相当欠缺。(2)内部管理滞后。邮政储蓄无论是网点还是金库的建设和管理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网点人员的操作规范上有极大的隐患,缺乏内部制约机制。此外,其储蓄业务和邮局的汇兑业务相互交叉,资金相互占用,也增加了不安全的隐患。(3)外部监管欠缺。由于邮政储蓄属邮政局直接管理,人民银行对其的监管以及相应的处罚在现实中很难落实到位,使得违规事件  相似文献   

9.
31·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明确现有正规金融体系的市场定位,真正建立起既公平竞争又分工协作的多元化格局。有计划、分步骤地将设在农村却很少甚至不发放农业贷款的国有银行基层网点撤出农村市场,腾出的网点设施和市场份额转让给农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机构,有必要保留的机构网点则必须界定一个严格的新增存贷款比例。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其资金真正用于规定用途,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应允许其适当扩大政策性业务的范围,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尽快调整邮政储蓄…  相似文献   

10.
张吉光 《经济前沿》2002,(11):10-14
近几年来,一只奇特的金融机构消然壮大,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以来,特别是国有银行机构撤并和清理农村基金会后,邮政储蓄迅速壮大。到2001年10月,其吸收的存款达到5613亿元,仅次于4大国有银行而位居第五;并在全国1700多个县、市实现了通存通兑,营业网点达到2万多个,在短短的时间内,邮政储蓄已从昔日的金融配角变成今天资金市场上的巨无霸。但与此同时,其隐藏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并严重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务院与人民银行早在1999年就批准设立邮政银行,可至今仍未见动静。入世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大大加剧金融业之间的竞争。邮政储蓄的去向问题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郑金波 《经济师》2001,(9):216-216
邮政储蓄业务自 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 ,为支持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现行邮政储汇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及中央银行对邮政储蓄制度的安排未能及时跟进调适或调适力度不够 ,制约了邮政储蓄业务的健康发展 ,甚至引起了金融业的不正当竞争。一、制约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制度、体制障碍1、邮政储蓄资金的去向 ,决定了邮政储蓄业务带有较强的政策性色彩 ,妨碍了邮政储蓄的健康发展。根据规定 ,邮政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是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 ,必须全额转存人民银行。这就决定了邮政储蓄机构不能象…  相似文献   

12.
一、挤占挪用汇兑资金现象严重邮政局在人行邮政储蓄利率为 4.60 0 8%比邮政汇兑利率3.2 4%高 1.360 0 8个百分点 ,储蓄占用汇兑资金 ,通过用汇兑资金支付储蓄资金 ,储蓄库存占用汇兑库存 ,以及延长汇款兑付时间 ,将汇款挪用作邮政储蓄等方式 ,储蓄存款的大量虚增 ,不仅套取了人民银行的高额利息 ,追求利润 ,牟取暴利 ,而且影响了汇兑资金。二、内部管理混乱 ,会计核算不规范1、由于邮政储蓄和汇兑现金由一个管库员同放在保险柜保管 ,以及账务处理未做到日清月结 ,有时人民银行催对账时才结账。记账员和复核员只有一个人的现象 ,储蓄账户与…  相似文献   

13.
各类商业银行在新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组成了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新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商业银行需要满足新农村建设在资金上和金融服务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首先,描述了新疆农村资金外流的概况和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机构并将资金大量上存、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等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其次,指出新疆农村资金外流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指出农村资金外流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生态环境不够优化,要改变目前资金外流的现状,必须从源头治理,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邮政储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萍  黄金屏 《经济师》2002,(2):64-64
基层邮政部门自开办储蓄业务以来 ,为国家积聚信贷资金 ,实施货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一些地方由于邮政储蓄、邮政汇兑混业经营 ,邮政储蓄业务在管理和操作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亟须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监管。一、邮政储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1 .邮政储蓄机构存款扩张冲动强烈 ,违法经营难以遏制。当前邮政储蓄已成为邮政部门重要的创利工具 ,目前很多地方邮政储蓄机构为了争抢存款 ,不惜违反金融政策法规 ,事实上已成了扰乱基层金融秩序 ,挑起不正当存款竞争的重要策源地。2 .混淆两种资金性质 ,高套人行利差。按照规定 ,邮政储蓄业务和汇兑业务…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闻意时也一直借助干支农再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乡等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政策手段.随着全国普遍的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农村地区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有些地区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由此看来,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从供给的角度已无法全面解释和解_央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必须转换角度对农村资金问题加以探讨.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地区流动性短缺的根本原因,并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状况1 .农村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一方面 ,上世纪 90年代末以来 ,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率开始下降 ,城镇和农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目前 ,中国仍有 1亿多农村人口日人均生活费低于 1美元 ,按国际标准属于贫困阶层。另一方面 ,近年来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目前仍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 ,农村的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至 2 0 0 2年底 ,从农村流出的资金高达 30 0 0多亿元。2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在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18.
1·在农村经济脱贫起飞阶段,政策性金融起主导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商业性金融基本撤出县以下地域,而农户缺乏起码的资金形成真正的互助合作,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应该是主导性的。农业发展银行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1)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和农产品购销信息与渠道的建设。(3)支持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重点培植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马俊雅  邓岩 《时代经贸》2011,(12):59-60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时也一直借助于支农再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乡等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政策手段。随着全国普遍的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农村地区贷敖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有些地区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由此看来,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从供给的角度已无法全面解释和解决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必须转换角度对农村资金问题加以探讨。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地区流动性短缺的根本原因,并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将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具有适应农村环境的特殊优势,必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为“三农”服务的主体功能,要致力于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动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发展,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邮政储蓄在农村吸储的资金回流,结合农村保险的推出吸引商业性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