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到如今年产销达700万台,我国汽车工业期间度过了一段沧桑岁月。而当1984年第一辆桑塔纳驶下生产线时,就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将要走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资路。中国“入世”后撤除了限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业的门槛,全球汽车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跨国巨头,中国汽车工业本土在位者们被置身于危机四伏的战国时代,如何抵御市场入侵,保持自身优势持续发展则是其战略选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汽车关税水平的大幅下降使在中国市场上大量进口销售外国生产的汽车成为可能。这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对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选择。中国入世后汽车业的直接投资是否会被贸易所替代而减少呢?本文将在阐述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模式的基础上对入世后汽车业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速度放慢,降价竞争日趋激烈,汽车库存迅速增加,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即将面临一次大规模、意义深远的兼并重组。这对于每个中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谁能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谁就可能因此改变其在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世界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本文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及其原因,剖析了跨国公司是如何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及中国外资政策的放开,增强其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4.
黄艺 《经济论坛》2002,(18):27-28
许多人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汽车市场会有风风火火的“变化”,汽车价格会有大幅度的下降,轿车也将走入家家户户。实际上,人们过于简单地理解了“入世”的含义,更忽视了其他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因素。一、入世后汽车价格不会马上就降,也不会大幅度下降首先,中国加入WTO后,汽车价格不会立即大幅度下降。中国自1986年申请复关至今,汽车关税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200%~220%不断下降,现在进口轿车的关税已经只有60%~80%。虽然入世后关税必然下降,但6年后关税也只会先降到25%。其次,大部分汽车也不会…  相似文献   

5.
《经贸实践》2004,(4):6-6
重庆长安汽车集团的伊家绪代表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止转变为由跨国公司主导,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6.
入世之前,国内媒体谈论汽车工业,几乎都是凄风苦雨。然而当2002年过去的时候,舆论似乎都倒向了另一个方向,专家们的预测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汽车市场“出乎意料”的好,不但使专家大跌眼镜,也使汽车厂家喜出望外。国家计委在一篇报道中说:“入世第一年,汽车工业凯歌高奏”。国家保护,外资帮忙,风调雨顺,皆大欢喜2002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量为295.6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15%;其中轿车产量97.08万辆,同比增长50.89%。预计全年汽车产量在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108万辆左右。汽车行业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好。1-10月,全行业完…  相似文献   

7.
王军 《商周刊》2011,(12):112-113
第十届青岛国际车展于2011年5月26日至30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将继续以“绿色,未来之路”为主题,进一步深化中国第一绿色主题展的定位。青岛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始于2002年,经过9年发展,已经成为江北第二大、中国第五大国际汽车展览盛会,成为国内外汽车巨头开拓山东市场的有效平台。本届车展,跨国公司包括通用、法拉利、大众、兰博基尼、奥迪、本田、丰田、福特、现代、梅赛德斯奔驰等均将进行精彩展示,显示他们对区域市场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锐 《经济世界》2002,(1):12-14
同中国入世等待的漫长岁月相比,跨国公司来到我们的面前却显得异常迅速。短短几年时间,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企业巨人们不断涌入中国这块投资热土。而当中国入世已成定局之时,一场对华投资战略的大调整早就在跨国公司间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新的“世界工厂” 在跨国公司看来,经过2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大大提高。许多产品已经供大于求,对现有企业进行增资、撤资、扭亏为盈等调整.整顿势在必行。他们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现有投资项目经营好,把亏损项目尽快变成赢利项目。跨国公司对一般制造业投资放缓;对那些供大…  相似文献   

9.
细分市场研发新品 经济危机有时候是一根大棒,砸倒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也可以是条“鲇鱼”,赶出“求生”效应。而嘉兴市一些中小企业在经历经济危机“洗礼”后,通过自我“造血”,走出了发展提升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麦字昱 《商周刊》2012,(16):36-37
“中国制造”足2001年以后的流行训.2001年中国入世,入世给中国企业带束滚滚订单,中国制造一炮走红。入世给中国还带来:一大批中国企业止出国门,民营如联想、华为均在世界争抢市场;汽车关税从3位数降至13.4%,原本14万元一辆的捷达,如今只要8万;  相似文献   

11.
何问陶 《广东经济》2003,(12):19-20
中国“入世”后,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市场,纷纷加快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设立地区总部的步伐,由于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在这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争夺战中,北京和上海已先拔头筹,广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迎头赶上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贸实践》2012,(4):60-61
“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中国的汽车市场都是一块甜美的蛋糕,吸引了不少汽车生产商前来投资建厂、安营扎寨。”这无疑给杭州湾地区上万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带来了机遇,仅宁波地区就有3500多家这样的企业。然而遗憾的是,却少有一根红线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一整车生产线。  相似文献   

13.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赢协议后不久,中国一路绿灯与世贸组织的一些相关国家,特别是欧盟顺利达成了“入世”协议,可以说,中国离WTO的门槛己越来越近。“入世”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入世”会给中国一个经济神话吗?冷静思考,答案是否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国任务艰巨“入世”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和长期受保护的传统产业将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一些农产品、第三产业产品和某些重要的工业产品如钢铁、石化、汽车、电信等产品都将在总量、品质上作出反映。中国需要熟悉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需要根据严峻的市场形势进行产业…  相似文献   

14.
朱为国 《经济师》2002,(7):284-285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决不仅仅是一个价格问题 ,也不仅仅是一个关税问题 ,它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地和世界接轨 ,将有更多的国际竞争者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文章重点阐述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应如何应对竞争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中国部分行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历经十几年漫长的路程,终于在本世纪末迎来了“黎明的曙光”。然而“入世”之后的情景又将如何?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农业、金融业、电信、机电、汽车等行业一旦置身于开放的国际市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把握“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勇敢而谨慎面对挑战,是许多行业应该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春 《财贸论坛》2001,(2):31-32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粮食市场和其它农产品市场。以国营粮棉油企业作为唯一业务对象的农业发展银行,在即将加入WTO,这一历史时刻,应该直面“入世”的挑战,把握机遇。从宏观上看,加入WTO,对我国粮棉流通市场既有正面效应,机遇十分明显;也有负面效应,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变化,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额的增加。我国正成为跨国公司全球角逐的主战场。全球最大新兴帝国─—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瓦格纳曾说:“全球化正在改变着汽车工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你没有亚洲战略,那么你将无法全球化;如果你没有中国战略,你就不可能有亚洲战略。”随着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增多,其经营活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跨国公司追加在我国的投资。我国巨大的正在发展的市场和经济的逐步回升,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极好的施展其本领的舞台,出于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入侵”与我国的经济安全夏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方跨国公司一改十余年来的徘徊、犹豫和观望的态度,纷纷瞄准中国市场。不少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捷足先登,一再追加投资,热衷于搞伞形控股公司,有的跨国公司甚至打算将其地区总部迁来。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  相似文献   

19.
[入世]挑战下的中国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汽车:关键是价格与消费信贷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轿车零售价是国际市场的两倍,进口汽车的关税“壁垒”高达80%-100%。由此,很多人认为“入世”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挑战在于成本。其实未必。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性非常强的产业。成本有没有竞争力,规模是决定性因素之一。1996年我国制定的“‘九五’及2010国民经济远景目标规划”曾设想,我国轿车工业的单厂规模在2000年时要达到40万辆,在2010年时达到100万辆。按照这个规模,中国轿车生产的单车成本将趋近国际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按照中国“九五”期间的综合国力,可…  相似文献   

20.
张满凡 《新经济》2005,(3):42-44
汽车消费进入“爆炸”时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估计目前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达到700万户,2005年更将达到4200万户。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仅发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