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坚持发展生产力不放松。一个国家居民收入的高低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提高了,贫困人口就会越来越少,更多的低收入者就会进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 2.增强低收入者增加收入的能力。中等收入者来源是低收入者,因此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就必须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而要提高  相似文献   

2.
周雁 《发展研究》2005,(4):74-75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可见,在我国努力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地位日益显著,他们正在成为在众多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社会群体,象征着一个时代人们生活富裕的到来。逐步提高中等收入阶层在全社会的比重,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构建富裕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大报告在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阐述时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的社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关键在于探寻到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成因及症结,通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缓解和抑制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继续扩大的趋势,从而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总体收入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和范围。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社会中等收入者阶层只占总人口的20%左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党和政府的既定方针,有利于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固然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但是只有把关注点集中在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合理的收入结构,提升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收分配制度改革时指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如此郑重地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尚属首次。我认为,这是对改革和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学术界在这一领域所作探讨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未来20年左右,我国在社会再分配方面应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并第一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写入执政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之中,这在党的重要文献里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鲁 《发展研究》2005,(11):85-86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这一论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培育中产阶层成为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艾华 《经济前沿》2003,(10):6-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可以说,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在分配关系方面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构建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能力与占有财富的不同将导致收入存在差距。在我国,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基础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所有制之间、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再加上收入再分配调节手段的弱化,从而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只有切实提高农民及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强化并完善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手段,才能有效抑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税收与收入分配:基于发展中国家个人所得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税收分配作用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导致了税制设计方案的差异。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累进综合个人所得税在发展中国家里面临着更高的管理成本、遵从成本、经济效率成本和政治成本,因而可能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最优策略。对于中国而言,未来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应当是在合理确定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税负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家庭人口数量及就业状况对费用减除标准加以细分。在商品税方面,对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将更多奢侈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并对与低收入群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免征营业税。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存在明显的差距。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必须坚持一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政策,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某些税收政策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对形成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和财产,往往采取轻税政策,广大低收入者由于在收入、财产等方面的匮乏使其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中国应改变目前的税收政策取向,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力度,发挥税收政策调节功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14.
Growth,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democracy: What the data say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distributio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growth. It does so by addressing three main issues: the propertie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data,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duced form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estimated so far, and the specific channels through which income distribution affects growth. The main conclusion in this regard is that there is strong empirical support for two types of explanations, linking income distribution to socio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to the education/fertility decision. A third channel, based on the interplay of borrowing constraints and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lso seems to receive some support by the data, although it is probably the hardest to test with the existing data. By contrast, there appears to be less empirical support for explanations based on the effect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n fiscal policy.  相似文献   

15.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causes and policy respon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henome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a rapid increase in income inequ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trends and patterns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causes underlying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applies the 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pproach in understanding China’s income inequality. This analytical approach highlights how rising return to capital relative to wage incomes can be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increa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paper provides the evidence which shows that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has been relying on a model that pays high returns to various kinds of capital including financial capital and real estate, while the ownership of capital is very unequal. This finding prompts us to rethink about the causes of China’s income inequality and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policies based on the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this pressing issu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负相关的,即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总消费。因此,我们应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努力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逐步形成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所占比例均较小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7.
区别对待收入分配领域的正常差距和分配不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中的正常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发展的动力,必须予以承认.对于违反了社会公平原则、损害了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非正常收入差距,需要政府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呼声的前提下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分配正义和公民利益.  相似文献   

18.
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影响到中国和谐社会建构的进程。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要素分配不均、居民整体收入、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地区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税收体制等方面对问题。因此,应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实施城乡并重、积极开展垄断行业的革新、完善税务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完善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9.
魏杰  王韧 《经济问题》2007,(10):3-6
是否应当调整法人财产收益以缩小我国持续拉大的居民收入差距,这在理论界存在着一定争议.从法人财产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剖析法人财产制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对优化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思路.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源自于生产的社会化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规律,并具有相当的效率优势,与收入分配公平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冲突,因此,调整法人财产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不具备理论合理性,也缺乏现实可行性.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正确路径是:完善法人财产制,强化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优化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供了一个微观模拟模型,用于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通过收入调整、收入时化和税收制度实施更新微观个体的收入状态,通过对微观个体收入状态的统计估算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应用吉林省城镇居民的微观数据,我们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谩计基本满足居民之间和地区之间税负公平原则;尽管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实施没有起到明显降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税收制度调控居民收入分配的能力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