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王世祥 《经济师》2013,(3):205-20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出的战略部署。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不能脱离经济而存在,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从资金流动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于美国、德国、印度、巴西、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实践总结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君  郭玲玲 《经济纵横》2019,(9):121-128
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体现,人口结构、科技创新及体制机制是影响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增速减缓、金融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制约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而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不足及制度固化进一步推动了二者的非良性互动。因此,要以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潜力为根本,以科技金融为切入点,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手段,增强实体经济与金融的适配性,从而推动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1—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经由中介效应模型研判金融集聚、数字鸿沟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且对东部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最大、东北与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影响效能较小;数字鸿沟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阻滞效应;数字鸿沟是金融集聚干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因素;粗放型与指令式经济发展路径无益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推动内需消费扩张、推进经济对外开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均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利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金融压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金融压力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研究金融压力的时候现代人们往往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的方式,对金融压力进行衡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压力对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一定影响,然后就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进行研完,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体经济稳企回转是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本文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强调统筹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是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8)
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经济的主体,承担着金融资本集中与配置的重任,但是受市场经济开放性、风险性、自由性的影响,加之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到位,从而增大了金融经济面临的风险隐患,不仅威胁到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行,而且还会降低实体经济的产出效率。文章从分析金融经济的风险类型入手,对防范金融经济风险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代财经》2016,(10):3-13
本文借鉴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对2004—2013年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发现: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整体有效,但区域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资本配置效率显著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本配置效率较低,甚至无效。进一步对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及市场化是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我国金融市场化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融资体系阻碍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6-2016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金融"脱实向虚"和金融结构因素引入模型中,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阐释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受到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增长差异的影响,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金融"脱实向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考虑二者交互项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强于金融"脱实向虚"的消极作用,暂时掩盖了金融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金融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即资本市场比重的提升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发展更多的是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金融结构主要是通过技术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金融"脱实向虚"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金融发展,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基础上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占比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凸显,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金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功能,存在金融异化现象。文章从现阶段我国金融异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金融异化带来的风险,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是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荣雪冰 《财富时代》2023,(9):98-100
<正>为避免出现供应链断裂,推动实体经济成熟发展,金融科技应加速优化行业结构,而实体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市场体制不稳定是金融科技服务的主要挑战之一。金融科技应首先解决市场体制不稳定的问题,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渐扩大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改变传统实体经济结构,减少实体经济受市场因素产生的波动。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后,给出了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等分析工具,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但整体上现有的协同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均值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存在非均衡发展态势;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相对差异虽然在逐步缩小,但现有的总体相对差异仍旧较大.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的效应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为提升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异,各地区要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撑作用,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以及针对现有的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空间非均衡现象,积极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训和启示,对我们金融业的管理者和监管者来讲,尤其重要和深刻。金融危机两大启示启示一:金融必须始终服务于实体经济。尽管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没有丝毫的理由推论金融可以脱离实体经济。所以我们不能允许金融搞自我创新,自我循环,自我膨胀,否则最后会形成严重的金融泡沫,金融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损害。启示二:金融危机不仅会给我们的经济,同时会给我们的社会,甚至给我们的政治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会造成经济的衰退、高失业  相似文献   

13.
关于金融本质及其演进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对金融本质的思考,回顾金融的起源与演进有利于我们对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重新定位,金融发展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盲目的金融发展只能带给实体经济动荡和冲击。现代金融发展已经与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背离,我们在考虑如何应付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使金融重新回到最初的轨道上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互联网与金融继续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保证作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资源型欠发达省份的山西,新常态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亟待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互联网金融的助推作用。深入研究如何促进股权众筹、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发挥好其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助推全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与金融的支持密不可分。但现阶段我国却出现了明显的重视发展虚拟经济、忽视发展实体经济的本末倒置现象,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金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金融产业集聚作为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所出现的社会趋势,其不仅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选用2016—2021年全国大陆279个区域,以此作为调查样本,采用OLS回归模型、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等研究金融产业集聚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影响。随后根据三种回归模型计算结果,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示范区、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和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2日,深圳市政府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强化金融扶持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外溢发展,其中关于深圳前海区域金融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的重大举措对未来证券业的发展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政策缘起《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设计出前海区域金融发展以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数量是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金融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加强,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94年至2008年的相关金融数据和反应技术创新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等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性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分离的情况.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金融比例的提升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假如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一直处于严重分离的情况,那么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两者之间分离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9):55-71
地理距离对金融交易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地理距离抬升交易成本;二是信息不对称阻碍风险控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协同选址的微观机理及其对实体经济部门生产率增长的宏观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城市金融发展数据,本文区分金融中心和地方金融检验了金融地理结构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发展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所在城市及其周边邻近城市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不过,金融地理结构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如企业的规模、年龄和所有制形式。研究还发现,降低融资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是金融地理结构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传导渠道。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转型国家金融地理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为推动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