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当前知识创新特别是快速发展的知识交叉创新,从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出发,对知识交叉创新的规律进行探析,分析其背后的知识属性特点,揭示知识交叉创新的过程与规律,以及知识交叉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创新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交叉持股作为产权合作研发模式的一种,其经济、制度及法律的影响力已经得到了实业界及理论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分析了垄断市场结构下交叉持股与非交叉持股对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的收益影响,为企业管理与实现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维  周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0):128-132
利用量子博弈模型对集群创新网络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困境进行了量子化分析,并以博弈中出现的企业间纠缠度为中介,结合Logistic方程进一步研究需求交叉弹性对企业知识共享行为的关键作用。结果显示,当需求交叉弹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两企业会走出“囚徒困境”,选择知识共享,形成Pareto最优状态下的Nash均衡,为集群创新网络如何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量子科技是全球研发的热点前沿领域,是颠覆性技术之一。核科技属于战略高科技领域,它是基于微观原子核体系发展起来的,满足量子力学规律,是应用量子科技最佳的场所之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量子科技政策,并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核科技与量子科技交叉融合的现状,从量子计算、量子测量和量子通信与核科技交叉融合3个角度为中国核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2010—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倍差法分析发现,机构交叉持股能够抑制企业创新失败,其作用路径在于,机构交叉持股通过减缓企业外部融资压力、约束高管代理问题对企业创新失败发挥治理作用。情境检验结果表明,在机构持股量较大、机构持股深度较高、股票流动性较强的环境下,机构交叉持股对企业创新失败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不仅能够丰富机构交叉持股治理后果研究,而且可为有效抑制企业创新失败,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以学科交叉推进大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学科、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内涵,概述了学科交叉对大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进行学科交叉的理论依据,阐明了学科交叉的四种实践模式,提出了大学依托学科交叉推进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学科交叉中的科研创新契机--以中科院院士增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增选的中科院院士的学科交叉背景,并通过与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相关方面的比较,探讨了我国学科交叉的一些特征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黄滨 《生产力研究》2011,(10):64-65
随着金融市场由银行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金融竞争已从开发金融产品的竞争转向对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和重新瓜分,金融竞争已悄然进入了市场营销时代,而研究探索作为市场营销方式之一的交叉销售在银行的应用尤其是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在对交叉销售在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中的重要意义、国有银行个人业务交叉销售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有银行与客户的实际情况,从加大产品组合和创新,不断丰富营销宣传渠道,加大客户信息系统化建设,细化银行产品分类,锁定目标客户群等方面对交叉销售在国有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对我国国有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复杂交叉隧道设计与施工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交叉隧道设计技术相关技术问题,包括交叉段地质调查、交又隧道的平面布置设计、横通道断面型式和隧道交又部位的结构设计等,最后还分析两种交叉隧道具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产品动态连续创新中对创意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首先结合创意产生过程,从创意困难程度、生产模式变化程度、原创性、可实施性等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充分考虑产品动态连续创新中创意评价问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效率模型的创意评价方法,并通过聚类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为创意改进提供优化参考;最后,利用模拟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当今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一些策略,认为建立交叉模式培养环境与机制以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娴熟技能、开阔思路和诚信踏实的复合型营销专业人才是高职营销专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可以有效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克服因资源分散而缺乏有效配置的弱点,并已成为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趋势。针对国内已建立医工学科交叉高校存在的共性难题,以2007—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资助的210项医工学科交叉基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医工学科交叉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并针对现有医工学科交叉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分析和统计工具,提出了若干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结论,可供其它高校和科研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许倩 《经济地理》2019,39(2):152-160
基于复杂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概念,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协同演化模型,设置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和创新网络结构更新规则,模拟新兴技术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在"纵向交叉"型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对主体及整体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增长率、合作水平以及协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下,具有更多积极知识主体的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协同;在固定主体策略下,网络结构更新越快,知识协同效果越好;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同时发生变化时,知识主体较快的策略更新速度伴随较快的网络结构更新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营销方式的效率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各家银行都积极尝试零售业务的战略转型,探索新的营销运作模式。实施信用卡交叉营销,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客户资源,降低营销成本,成为商业银行加快结构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由于信用卡业务自身特点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交叉营销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内部机制、客户、渠道、产品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交叉营销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领域交叉研究(CDR)要求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集成以解决复杂问题、促进知识创新。这种综合集成的程度和特征通常称为领域交叉性,领域交叉性研究(RID)是对CDR的反思,能够为CDR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综述了国外RID在基本概念和理论、CDR的意义与重要性、CDR的障碍、RID分析方法、领域交叉性指标等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并对我国RID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焱 《大陆桥视野》2016,(16):94-95
通过对三起检修项目交叉作业所发生的事故案例回顾,分析了交叉作业的特点和检修交叉作业特殊性,提出了检修交叉作业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交叉持股的利与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裘雨明 《经济论坛》2003,(21):28-28,35
所谓交叉持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互相持有对方的股份,从而形成企业法人间相互持股的现象。在我国,不少企业选择不同形式的交叉持股,上市公司间的关联股权交易也是屡见不鲜。交叉持股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广为探讨和争议的一个论题,实务界更看重其稳定经营权和潜在投资能力的获得,而理论界更担心的是社会资本的虚增及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条件下的不正当关联交易。交叉持股有利有弊,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趋利避害之目的。一、交叉持股的类型交叉持股的常见类型为:1.环状型交叉持股。此为AB间、BC间、CA间各有交叉持股情况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竞争压力、稳定人才等方面阐述了交叉培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指出了企业对职工交叉培训时容易产生的误区,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交叉培训的优点及可行性,进而强调了企业在交叉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交叉补贴与网络中介的价格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中介在定价上普遍采取了交叉补贴的方式。然而,由于网络中介服务特有的非对称网络效应,网络中介的交叉补贴与传统意义上的交叉补贴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作用不是削弱竞争,而是加剧竞争。当网络中介普遍采取这种做法时,整个行业的经济利润将趋于零。因此,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网络中介在定价上的这种交叉补贴行为是合意的,营造自由进入的产业环境应当是政府规范该行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11)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逐渐丰富,国内金融领域混业运营趋势日益明显,跨领域、跨市场交叉金融项目迅速发展,尽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用户多样化的融资要求,但以此引起的监管套利、风险重叠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诸多银行资本借道流进了限制性行业,严重影响到宏观政策的作用。为此,需要深入探究交叉金融项目的发展原因、业务形式以及风险特点等,逐步优化监管体制。文章首先介绍了交叉金融项目的主要模式、潜藏风险以及管理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有效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