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全国173所本科高校的1176名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提升的途径进行了调查,并就高校就业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实际影响的契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就业服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方面途径单调、作用有限.本文从创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三个层面对基于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提升的高校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全国173所本科高校的1176名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提升的途径进行了调查,并就高校就业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实际影响的契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就业服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方面途径单调、作用有限。本文从创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三个层面对基于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提升的高校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1)
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目前全国各高校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力关系的分析,提出通过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等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为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提供了实践化教学的载体,是提升学生综合性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由郑州科技学院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剖析现有培养模式之不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以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外贸企业对实战型网络贸易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本文以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与阿里巴巴的校企合作为例,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实战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并分析了阿里校企合作模武取得成功的原因,希望对兄弟院校开展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占挺 《经济研究导刊》2013,(16):230-231
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为根本,创业实践教育是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创业具有倍增效应,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能创造新的岗位,帮助其他人就业。主要就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12)
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状况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现状,探讨分析目前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并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校企拓展合作空间和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完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战略,对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其有效实施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和高效合作。基于协同创新中的校企合作视角,阐述了校企之间信任的重要意义,认为校企合作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声誉和制度4个方面,并从政府、高校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提升校企合作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8,(1)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中国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就业最难季,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力,从而更好更快地就业成了热议的话题。文章以财会专业学生为例,基于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财会专业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力的影响,大学生为了更好地使自身人力资本与就业力相匹配,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明确自身就业方向,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增强沟通和协调能力。高等学校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变革及时调整学生培养计划,增强学生实操能力,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现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而在我国校企合作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研究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浙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企业和高校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浙江省校企合作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沟通渠道不畅、文化差异较大、合作能力不强以及政策支持不足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校企合作关系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校企合作评估指标,得出对高校校企合作评估影响最重要的五个因素分别为校企对人才实践能力的作用、校企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校企对新产品开发能力作用、校企对提高校科研能力的作用和校企对高校科研转化率的作用.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案例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中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关系为切入点,从开设职业生涯理论课、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学多赢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玮 《经济师》2010,(1):150-151
长期以来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用人实际需求脱节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企业反映缺乏合用的人才。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类高校比较认可并在实践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文章就此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几种方式,给学校、学生及企业各方带来的益处,提出了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近年来不容乐观。高校应参照企业的用人需求,从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对选修课重视力度;结合外贸从业资格证书取得,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完善对学生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校企合作这五大方向来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应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姝 《经济师》2008,(11):129-131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应以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指出了我国高校必须建立以高星级酒店和国内外知名酒店管理公司为主的多层次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基地,严格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实行学校、酒店双导师制才能保证实习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的、促进高校学生高质量的就业,从而增强我国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中的会计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会计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校企合作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升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向阁 《时代经贸》2010,(16):246-247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外贸企业对实战型网络贸易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本文以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与阿里巴巴的枝企合作为侧,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实战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并分析了阿里校企合作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希望对兄弟院校开展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广栗 《经济师》2012,(8):91-92
为客观反映出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发展现状,文章以企业、高校教师与学生三个行动主体为研究对象,从实事求是与科学研究的思路角度出发,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教学管理满意度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根据三个角度的定量分析结果结合定性方法综合分析,为构建完善的高校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对策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用人需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脱节所致,另一方面。是国家为扭转这种情况而制定的政策导向使然。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也是劳动力市场的创新,更是教育的创新。近年来,高等院校探索校企合作的实践如火如荼,各个高校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这些尝试不仅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20.
洪亮  刘兴丽 《经济师》2012,(8):103+105
高校校企合作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必将以新的学习环境来支持,因此,文章论证了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必要性,明确数字化学习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空间模式与功能进行初探,为进一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