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规定,让我们明确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联系。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着重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存在众多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探寻这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对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了具有丰富生态资源且经济欠发达的衢州市为对象,在构建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3—2013年衢州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衢州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动耦合关系,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向勉强协调发展发展,但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仍较低,生态环境整体仍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分析是量化性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无锡地区8年间(2000-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情况的纵向比较分析,来研究区域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从生态需求(DEF)、生态供给(SEF)、生态赤字与生态效率四个方面衡量无锡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而分析无锡地区生态赤字的成因,依此提出促进无锡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金融生态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并结合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级综合实验区的历史契机和现实需求,提出了优化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黄河晋陕大峡谷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流经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和被动地位.加快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仅可以改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步伐,而且为促进黄河中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志强 《时代经贸》2013,(4):181-181
长期以来,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这些破坏还在不断的加剧,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在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高效的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进行环境管理分区,根据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制订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将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新区域主义、区域管治和适应性管理为环境管理分区提供了理论支撑,区域管治、跨行政区环境合作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的适应性都对环境管理分区提出了要求。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存在紧密地联系,主要表现在环境管理分区能够促进环境功能分区政策的有效落实与不同环境功能区间的协调管理推动环境功能区管理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并提高环境功能区管理政策的针对性。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又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在分区目标、分区方法和分区结果的空间属性等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陆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海洋环境质量、近海区域生态系统现状,通过比对国内关于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程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海陆一体化格局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综合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在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愈来愈多生态环境的羁绊,经济发展赖以依存的生态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如此窘境,文章通过恢复与重建西部区域生态系统、调整与优化西部区域经济系统和优化西部区域生态经济中介系统,只有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维护和保护,才能适应西部经济落后而自然条件相对脆弱的现实情况,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友好和谐,促进西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也迫切需要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利用区域省际面板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进行系统检验,并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同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由于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区位于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及大巴山区,属于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和农业大区之一。由于该区域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三峡生态经济区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加快三峡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在对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反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湖北省为例研究了经济增长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影响显著,应该从技术与产业结构、环境政策、市场机制和污水处理投资4个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4.
首先,建立4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Moran′I检验证实了农业生态环境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空间计量模型,将区域创新能力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5-2013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并对各影响因素空间效应进行分解;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呈正U型曲线关系,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将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即贷款相关比率等金融发展指标明显有悖于区域经济增长由东至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试图探索出一条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首先,建立4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Moran′I检验证实了农业生态环境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空间计量模型,将区域创新能力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5-2013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并对各影响因素空间效应进行分解;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呈正U型曲线关系,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将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仇方道  顾云海 《经济地理》2006,26(6):1022-1025,1050
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徐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得出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现出“U”型加倒“U”型的波浪型曲线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徐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产业结构对污染物组成、产业布局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和区域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生态环境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等产生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从成本收益比较、农业结构变动、景观生态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订单农业生产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订单农业生产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双重的。在利用订单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地区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之内实现订单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5—2018年陕西省10个城市的平均横截面数据,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引力模型,探讨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耦合协调空间联系。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契合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序列,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区域整体耦合协调良好,耦合协调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区域耦合协调发展不均衡,空间分布呈"一城独大"的局势。区域整体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较弱,西安是区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引力作用源,咸阳、渭南次之,榆林对外耦合协调空间联系最弱。加强区域空间联系、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优化环境治理机制是提高陕西省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分析了区域这一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一套以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社会支持能力和生态环境支持能力为子系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