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两种基本分析范式。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包含一个局部均衡、一般均衡、非均衡及其相应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组成的理论体系。依次对应的是: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局部均衡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理论——静态一般均衡和动态一般均衡及以之为基础的宏观均衡和非均衡理论。与现代均衡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均衡理论是涵盖所有均衡和非均衡形式的、统一于价值规律的、逻辑一致的辩证体系;其均衡的具体途径和内容与现代均衡非均衡理论有本质的差别,尽管在某些量的方面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以理性为基础、以单向因果与独立作用形成的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范式而言,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的演化经济学,则是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以循环因果和协同互动为特征的一个总体演化范式:基于有限知识的更优目标和创新策略的微观适应行为;基于知识分工的差异结构和合作秩序的中观功能结构;基于知识积累的经济发展的宏观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志刚 《经济师》2002,(2):38-39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文章对西方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问题所提出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而理性假设也经历了由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发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完全理性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而有限理性假设的发展是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首先论证人的本性并非绝对利己,利他主义是合理并存在的,接着对理性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理性假设的发展以及其对经济研究方法的转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通过区域制度的非均衡性安排来实现的。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这种非均衡发展不仅拉大了经济上的差距,更拉大了制度上的差距,并由此产生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这种路径依赖的形成对由非均衡发展向相对均衡和协调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持续的。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二者处于矛盾统一之中。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先后出现了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均衡和非均衡的协调统一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由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所组成,前者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通过区域制度的非均衡性安排来实现的.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这种非均衡发展不仅拉大了经济上的差距,更拉大了制度上的差距,并由此产生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这种路径依赖的形成对由非均衡发展向相对均衡和协调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持续的.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理性到有限理性:经济学研究理性假设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艺  茅宁 《经济学家》2007,(2):21-26
"经济理性"是经济学的传统研究假设,却因背离现实而受到质疑.基于行为人稀缺的心理资源和系统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有限理性"正逐步取代"经济理性"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不同的理性观点可以从决策的视角得到系统地解释和比较.并且,随着理性假设的演变,经济行为的决策标准也相应从单一静态最优向多元动态平衡转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老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和主要贡献的回顾,引出了新老制度经济学价值观和方法论比较的问题.总的来看,老制度主义价值观是一种重视使用价值的整体价值观;而新制度主义价值观则是一种重视交换价值的个体价值观.在研究方法上,老制度主义以结构分析、整体分析和非均衡演化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以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个体理性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非均衡学派”及其理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一、非均衡学派“非均衡学派”是相对于“均衡学派”而言的。这里的均衡是指瓦尔拉斯(Walras)均衡,即通过价格调节而实现的经济的一般均衡。因此,有人将“非均衡学派”叫作“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由于“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实质是在价格失去完全有效的调节职能的前提下市场通过对经济人的数量配额而实现的均衡,故该学派有时也被人称为“配额均衡学派”。  相似文献   

11.
个体行为动机与行为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抽象化突破,而从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异质化突破.行为经济学通过在经济学中纳入对异质经济行为动机的研究,而使得以同质经济理性为基本假定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其特例情形,因此行为经济学不是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边缘学派或颠覆性理论,而是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新前沿理论.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地理学与复杂科学的区位选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燮  杨开忠  刘安国 《经济地理》2005,25(4):442-444,448
1990年代初,新经济地理学和复杂科学都对经济主体区位选择以全新的诠释。基本的不同点在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主体行为的完全理性,而复杂科学假设经济主体的行为为有限理性。新经济地理学仍沿用主流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框架,而复杂科学的模型是动态和演化的过程。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具有报酬递增、路径依赖和事后决策和调整的特征。根据分析和比较,得出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扩展投入产出模型,用以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则均衡只是指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约束条件,而决不是指其实际运行过程,非均衡才是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状态。宏观经济实际运行在常态下处于一种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理性程度的同质性表现在古典经济学基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完全理性"和西蒙基于不完全市场中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条件下的"有限理性"。行为理论将行为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经济主体异质性的基础,异质性企业的研究侧重于企业特定层面的差距及其经济社会影响,搜寻与匹配理论关注交易客体的异质性及其影响,这类研究虽然存在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不足,却显示了异质性研究的价值与趋向。实践中,影响理性程度的因素并非仅限于人特定的自然属性,财产权利的禀赋状况才是其限定性因素。理性程度异质性具有内在的经济意义和深远的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廷惠 《财经研究》2008,34(4):127-136
从市场过程角度来看,均衡是市场过程中行动主体相互发现的倾向。在真实时间和全然无知的现实世界里,企业家发现必然是非均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价格的非均衡信息作用极其重要,因为只有非均衡价格提供的利润机会才能激发企业家发现新知识。一旦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知识假设,企业家的发现过程必然具有"错误"、"失败"、"无效率"等特征。如果不借助经济主体"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企业家就不能在争胜竞争过程中发现利润机会,无法解决无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凯恩斯革命的新浪潮。他们否认大萧条的基本教训,无视历史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复杂性。他们自上而下设计的自由化与私有化政策,导致苏东(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在过去十余年间的大幅下跌。中国和苏东转型实验的比较研究,促使我们重新检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例如均衡学派与非均衡演化学派关于经济波动本质的争论。转型萧条的惨重代价,使我们加深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区,例如价格的线性供求理论、预算软约束理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趋同理论。中国基于学习、创新和分散试验的新经验,将使经济学超越均衡优化的古典规范,去探索非均衡演化的复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哲学的分析方法入手,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为研究视角对规制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梳理,探寻主流经济学对政府规制行为的哲学定位以及规制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与未来发展前景。规制经济学继承并坚守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硬核:理性选择、稳定的偏好和均衡。通过对不完全信息、交易成本等问题的讨论,经济学家调整了规制经济学研究纲领的保护带,并构建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其成果主要体现为激励理论和契约理论。规制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强调有限理性,并使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规制问题。由于有限理性是对规制经济学理性选择这一硬核的巨大挑战,规制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极有可能发生一次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将有助于分析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不完全契约现象,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研究中的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民 《当代财经》2000,(11):3-10
西方经济学对人的研究表明:西方经济学是以财富的获取和占有为对象,以资源稀缺为出发点,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物本经济学;马克思的人本经济思想,实现人本主义哲学传统和经济学的统一,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的统一,由于当代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胡立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强调经济学研究人,强化经济学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消费决策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总是在约束条件下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大量的现实经济活动表明,人在作出决策时往往不是出于理性的判断。对于那些传统经济学模型无法解释的行为,通过借助现代神经医学设备,研究人员能够在神经层面触及决策潜意识,重建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20.
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基础,逐渐发展了一个以交易费用、交易收益、交易利润或交易效率为核心变量,以制度变迁主体追求潜在利润最大化为动力,通过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过程的动态分析从而研究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当假设制度变迁主体都同质时,可以从这个制度变迁框架中抽象出主体理性、利益结构、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制度约束等关于分析制度变迁的关键变量,以这些变量为基础可以构建一个以同质个体决策为基础的制度变迁模型。这个模型将为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分析、演化变迁分析和博弈演化分析的统一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