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世界著名峡谷旅游观光胜地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现状,不合理利用对三峡主要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新三峡"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杜坤  朱良斌  王章郡 《经济师》2009,(7):274-275
增城市的旅游开发呈现出自然风光主导,人文特色不足的倾向。文章从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角度入手,以增城市派潭镇为例进行研究,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投资前沿     
《经济改革》2010,(4):65-65
重庆将重点建设五个百亿元旅游项目 据重庆市旅游局市场处介绍,今年重庆市将采取引资合作等方式,重点建设5个投资约百亿元的旅游项目,分别为重庆长寿湖旅游风景区、龙水湖旅游风景区、合川钓鱼城、南岸广阳岛和长江三峡。这些项目由重庆交通旅游集团等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4.
孙乐 《当代经济》2016,(30):60-61
在智慧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资源非优城市更要合理开发旅游市场,优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创新旅游市场的营销模式,使旅游业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资源非优城市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库区旅游产业战略布局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立明 《经济地理》2000,20(3):117-120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长江三峡地区宜昌-重庆成了长达660km的狭长库改变了三峡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和社会生态结构,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特色鲜明,尽管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毕竟服库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要想实现库区旅游产业的可持志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文章在旅游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库区旅游产业布局的模式、思路,并指出了战略布局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6.
闽西旅游业发展必须重视的几个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级品牌的土楼、三个国家级旅游区、七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等众多旅游精品,但目前闽西旅游业的效益并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关注并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旅游形象的整合 所谓旅游形象,就旅游者而言,是对旅游地的总体印象和期望;对旅游地来说,则是旅游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因此,任何一地经营较好的旅游,不论其景观再多,内容再丰富,给外界公众都有个相对统一而明晰的整体形象。如西安旅游给人的总体形象是西安是古城(历史名城),上海旅游给人的基本形象是上海是座现代化都市,三峡旅游给人的整个印象是长江三峡奇丽如画的风光,至于它们分别具有的众多古迹遗址、繁华景象和风景名胜  相似文献   

7.
王世豪 《新经济》2014,(13):16-21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到了一个创新突破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业界,不仅出现了许多的旅游新业态,而且产生了许多的旅游新理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著名旅游规划专家董观志教授提出的旅游发展阶段层次理论。他在从事深圳华侨城、重庆武隆、新疆南山等几十个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实践中,总结出了我国现代旅游发展的四个阶段层次理论。董观志教授认为从旅游需求的角度讲,  相似文献   

8.
山地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旅游形式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受到政府和众多投资商的重视。三峡库区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要进一步促进三峡库区山地旅游的发展,增强竞争力,需要坚持特色化、市场导向、区域协作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合理设计山地旅游线路,以实现三峡库区旅游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汉·宜昌旅游互动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九省通衢”的华中大都市,重要的客源输出地;宜昌是“三峡门户”、水电旅游名城,鄂西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发挥武汉旅游交通枢纽和客源输出地优势,以宜昌为旅游集散地,以“一坝两江”(三峡大坝、长江三峡和清江)为核心吸引物,实行武汉与宜昌(三峡)旅游互动,是湖北立足“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带动鄂西旅游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分析武汉、宜昌两地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互动、产品互动、市场互动、营销互动、管理互动等发展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重庆旅游文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寿清 《经济地理》2004,24(6):861-864
旅游文化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重庆旅游文化资源类型齐全,文化特色鲜明,但重庆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开发重庆旅游文化资源对加快重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重庆旅游文化发展有两个特点:①围绕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②大力发展有地方情调的动态旅游。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必须实施若干相应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资源非优型边界旅游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界旅游是一种边界屏蔽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的区域旅游,强化边界旅游中介效应是边界旅游区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边界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边界品位较高的共生资源开发等方面,对于资源非优型行政边界区域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资源非优型边界区典型旅游地-安徽省霍邱县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的屏蔽因素和中介因素,进而提出其旅游开发路径和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为同类旅游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代经济》2009,(13):F0003-F0004
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是一家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工艺品加工销售、旅游交通运输的综合型民营企业,成立于2001年,旗下拥有12家子公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支持做大做强的旅游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巴南区在2007年10月被授予全国第十个、西部第一个“中国温泉之乡”称号,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重庆市正在全力推进“五方十泉”建设、打造“温泉”之都.通过对巴南区温泉旅游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做大做优做强温泉旅游产业的一些对策,把温泉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强化巴南作为重庆主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推动巴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但不一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口市属于资源非优省会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资源特色不够明显,竞争力不够突出、文化氛围不浓、城市形象不鲜明、旅游产品低端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今后应突出省会优势和文化特色,抓好节庆旅游会议旅游;抓住周边市场和本地市场,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行连片开发;开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挖掘文化内涵,搞文化旅游;依靠科研力量,开展科普旅游;做好旅游服务,开展商业旅游。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目前仍以定性描述为主,在考察评价过程中,因观察角度、经验积累的差异以及主观希望评价区尽早开发等原因,导致评价结论偏差,影响开发决策的科学性。为此,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合理开发,是一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1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属性1.1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一般特征1.1.1 相对性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存在,它有多种相对性。①非优区相对于优越区而存在。因区域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旅游资源优越区内可能含若干非优小区,旅游资源非优区内可能含有悬殊的程度差别,甚至含个别优越小区。此称渗透现象;②旅游资源的同类排斥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增长极"视角对陕西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首先,根据陕西体育旅游资源与发展现状提出"一心三部双核联动"的发展战略;其次,对陕西省发展体育旅游的时空发展顺序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以市场为主导设定了陕西省三个核心区体育旅游发展主题。借此为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陕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长城河北段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域,布局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和长城文化旅游新格局的形成.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要素旅游化利用方面存在文旅资源旅游转化利用率低、文旅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文化挖掘与资源整合不足、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应建立以各级旅游中心地为旅游功能服务支撑的"一带、三区、八核"空间结构,并从深化文旅整合、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增进区域合作等方面推动长城文化旅游带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庆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扎实。随着三峡库区发展建设的逐步深入,渝东南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逐渐凸显,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基于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探索渝东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走出以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居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旅游资源非优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逻辑节点。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度2015年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整体不高,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高值集中于东南部通化市,低值分布于中部辽源市和四平市,子系统呈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居住环境。(2)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相似地区空间集聚,均质性和空间自组织性突出,空间格局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哑铃型"结构,西北部存在若干"柱状峰体"。(3)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环境对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显著,社会经济环境以正向影响为主,居住环境以负向影响为主,基础设施环境对东南部影响较大,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异质性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非优区位海洋旅游目的地由于在海洋环境、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状况等方面缺少优势,往往缺乏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非优区位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突破口是优先发展体验经济下的体验旅游,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准确定位、改善区位条件,重塑城市形象,实现非优区位海洋旅游目的地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