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的"催化剂",它"催生"了各个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成熟。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文章以金融衍生工具为"链条",分析了金融工程学、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金融工程学是"载体",金融创新是表现形式,金融风险是一种另类的潜含结果。同时,详细探讨了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之间的辩证关系:三者都是金融市场存在和发展的产物。澄清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内在的市场联系,对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成熟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并蔓延,先是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破产,接着以金融创新著称的美国五大投行退出历史舞台,次贷危机已是愈演愈烈,全球经济遭受重大打击.从传统投资银行模式的终结,到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次贷危机将金融创新与衍生的脆弱性暴露无疑,金融监管缺失自然是责无旁贷.因此剖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思考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带来的借鉴和警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是引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开始从严重的危机中复苏,迈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交、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步伐也进一步加快,近年来,虽然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避步,但与国际金融业相比,无论是金融创新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崔婕 《生产力研究》2012,(10):51-53
金融是经济的先导,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金融的创新发展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理论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源泉,唯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创新才能持之以恒并应用于实践。文章以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为背景,分析了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匮乏的条件下我国金融理论的创新历程,一方面驳斥当今部分年轻学者认为中国没有金融理论的论断,另一方面,为我国现今的金融理论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孝明  冯科 《新经济》2009,(1):54-57
目前,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对危机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相应的政策建议也层出不穷。本文从金融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这两个角度来反思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创新太过频繁,以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离了合意的比,反观中国的金融创新,则仍然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有限合伙制这种企业制度对控制风险有很大帮助,可以适当发挥其制度上的优势。此外,除了要坚持金融创新和注重控制风险外,中国的房地产金融的风险也要以创新来化解。  相似文献   

6.
金融工具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随着国际性的金融市场的完善而不断的发展.我国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国家,要了解金融创新工具的"双刃剑"作用.我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挥金融创新工具的良好作用,及时控制与防范金融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窦萌 《时代经贸》2010,(10):180-181
金融工具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随着国际性的金融市场的完善而不断的发展。我国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国家,要了解金融创新工具的“双刃剑”作用。我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挥金融创新工具的良好作用,及时控制与防范金融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余婧 《经济研究导刊》2015,(5):197-198,219
2014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9.30房贷新政”中提出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房贷证券化。这项政策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标志着我国开始启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美国“两房”贷款证券化曾大大提高市场资产流动性,但由此引发的2008年金融次贷危机至今仍在影响着全球经济。通过对我国房地产融资现状的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急需进行金融创新,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并通过对美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取得我国进行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过度的金融产品创新无疑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目前的金融创新正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吸取美国的次贷危机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加强如何合理把握金融创新的方向和金融创新产品的二级市场建设,以及要如何保障用于金融创新的基础性资产的质量等方面的探讨,这对深化中国金融创新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成为推动全球金融业发展的永恒力量,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金融创新再次成为我国金融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2007年美国资贷危机席卷全球,并逐步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究其原因,都与金融创新有关,金融创新在创造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风险隐患。研究金融创新,并找出规避风险隐患的对策,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中国企业采取了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加快兼并收购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管理等多项应对策略,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具体包括:企业景气状况稳步回升,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增强;企业产销形势持续好转,库存再次出现攀升;企业出口扭转下滑势头,出口的根本性好转尚待时日;产品价格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改观。尽管如此,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依旧突出、招工难和用工紧张问题再次出现,新一轮的成本上升压力日益显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待破解,部分行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要破解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进行主动转型升级和加强自主创新,而政府则应引导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外部困难和监管企业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欧债危机越演越烈,需要重新思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内生性根源.此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危机发生的制度性根源.这一矛盾外化为“相对过剩”.经济机制层面,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放大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为危机的爆发积累了机制性原因.微观市场层面,缺乏金融监管、不当的房地产和货币政策则是诱发危机的直接原因.高赤字和高负债的背景下,一些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突出的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深化的必然结果.处理好自由市场经济和规制市场经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以及地方债务问题是此次金融和债务危机给我国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发展,使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给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国金融稳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维持金融稳定,保证金融功能的良好运转,尽快消除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叶金 《经济前沿》2010,(2):156-160
在"后危机时代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亚洲经济合作与创新论坛"上,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危机对经济金融理论发展的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亚洲经济合作与创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关于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成因解释大多仅停留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上,唯有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才指出了其本质和根源。虽然其也提出了一些化解措施,但由于时代不同,指导价值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会略显不足。从战略的高度看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首先,要对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有一个准确认知;其次,要推进金融体制在改革中吸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上失败的教训;最后,要提防被当前金融危机下的意识形态之争所迷惑,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英国出台四大战略性产业应对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经过15年的繁荣后,成为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创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应对危机,英国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上。纵观2009年英国的科技发展,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英国所具有的科技优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相继规划和出台了生命科学、低碳战略、数字英国和先进制造等四大战略性产业,用以应对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反推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另外,通过大量分析推论世界范围内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技术创新理论文献大多强调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内生性,但这一认识忽略了技术创新的外生性特征。本文从技术创新的外生理论出发,重新构造了国家推动的外生创新模型,以外生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周期,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并预测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分析了根治金融危机的可能策略及中国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仍然不明朗的前提下,分析中国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用科学方法对中国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走势进行预期,进而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确保经济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并争取尽早进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