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的重视,风景道的研究与建设被提上日程。基于对生态保护、特色景观与休闲游憩的多元需求,由国内对风景道的研究和一系列实例入手,在传统风景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居于多元价值的生态风景道。同时,以乌兰察布四横风景道的规划为例,研究了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的生态网络构建、景观视觉评价的景观节点建设及串联沿途旅游资源的绿道系统建设,在实践中探讨了多元价值目标导向下风景道规划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冀徽  田青  吴非 《技术经济》2022,41(8):60-69
风景道不仅实现了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复合 功能的转变,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风景道选线工 作作为风景道规划的前提与基础,既往研究一般只针对现有 路网进行分析评价,以此筛选出适宜改造升级为风景道的路 线,缺乏对于现有道路体系不完善地区的考虑。此外,现有 研究中的评价体系对于游客的视觉感受也缺乏合理的考量。 因此,针对现状道路体系不发达的区域,以景观视觉质量评 价的方法对游客视觉感受进行量化评估,将其与土地适宜性 相结合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原理, 辅助风景道选线规划。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风景道规 划为例,以期为未来中国风景道的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助推 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环境可供性理论探讨骑行风景道物理环境及其 使用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昆明滇池骑行线路为例,通过 参与式观察及深度访谈获取环境可供性的实现和需求情况,对 可供性的类目特征、时空分布及可供性实现的影响因素进行 分析。发现骑行风景道环境可供性在类型上主要包括消费、游 憩、应急、运动4个大类;可供性空间分布与既有兴趣点高度 邻近,时间分布基本与骑行者行为的时间特征相匹配;可供性 实现的影响因素分为路内环境、路外环境、气候环境三方面, 包括交通组织、路面材质、景观质量、天气类型等内容。根据 分析结果,总结了骑行风景道规划设计策略,讨论了风景道骑 行行为背景下可供性相互关系的多中心网络,提出通过网络中 关键节点的识别来指导风景道建设。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风景特质评价(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作为一种管理风景变化的新工具,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风景特质评价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国土尺度或自然乡野地,对于风景名胜区特质的识别研究尚属空白。介绍了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流程,尝试对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五龙宫景区进行风景特质识别,绘制了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质图,总结了英国风景特质评价作业体系的优缺点及研究局限,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已基本形成规模,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为周边逐渐兴起的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机遇。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为风景名胜区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旅游产品延伸的空间。本文以宁波市东吴镇天童风景名胜区和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例,对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结合,通过资源互补、客源共享的联动开发模式,将会稳定已有的客源市场,开拓新的客源地,实现互补发展、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旅游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利用旅行费用法(TCM)的改进方法——分区旅行费用法(TCIA)对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进行游憩价值评估,此结果对于丰富我国的环境价值评估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作为东湖旅游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4年瑞丽江-大盈江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由于德宏州旅游发展理念和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尚不成熟,致使风景区的规划开发、资源利用、保护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12月瑞丽江-大盈江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中验收不合格被建设部黄牌警告,要求限期整改,全省仅此一例的现实让德宏的旅游形象受损,基于这样的事实,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风景区存在的转让景区经营权、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风景区大量修建水电站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强立法、完善规划,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收回经营权,加强数字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及创建文明景区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旅游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利用旅行费用法(TCM)的改进方法--分区旅行费用法(TCIA)对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进行游憩价值评估,此结果对于丰富我国的环境价值评估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作为东湖旅游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董杰  杨达源  王鹏  蒋晓伟 《经济地理》2006,26(1):137-139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1.
选择江西省具有不同资源风貌和文化特质的庐山、井冈山、三清山和龙虎山四个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为案例,以2008—2013年的月度客流数据为基础,使用季节性结构分量模型、基尼系数,并结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解读四景区旅游流年内季节分布形态、年际季节波动、季节性强弱程度和基于气候舒适度及主要节假日因素作用下的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四景区旅游季节性与景区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形象定位及国民假期分配制度和其它特定时间节点的旅游刚性需求、旅游活动形式等因素紧密联系,当气候并不直接作为旅游资源植入景区旅游活动时,气候舒适度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环境感知,并不会成为旅游者判断景区是否适游的决定因素。最后,就如何克服四山季节性及我国山岳型景区旅游季节性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东江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了东江湖风景名胜区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联系其丰富的人旅游资源,提出了开发东江湖风景名胜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楠   《技术经济》2020,(5):53
20世纪80年代,瑞典农业科学大学风景园林系教 授罗朗·古斯塔文森在阿尔纳普校区创建风景实验室,融汇三 脉斯堪的纳维亚风景园林的历史源流,即农林、早期自然保护 与城市公园,系统性、全尺度地探索一片幼林地风景的创造性 管理。风景实验室将林地规划为多林分组合,作为营林、风景 园林设计与教学,以及公共游览的同一场所,因循植物景观的 自然形态与活态结构,善用林室氛围景观,实践一种协同营 林、生态保育和风景审美效用的管理式设计,为发展多用途城 市林地提供创新实验场所。在风景实验室教研组发表的项目论 文与报告书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说明主要实验原则与方法, 解析创造性管理的风景园林设计主线,简述由风景实验室延伸 出的设计概念与项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类型可以按山体海拔高度、组成山体的岩性特征和地貌类型划分。以广东省为例,省内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风景资源多姿多彩,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地文、天象、水文和人文等景观资源组合度好,自然景观引入入胜,区域环境质量优越、旅游开发潜力较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规划,挖掘特色,遵循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都属于公共性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特征.其中,风景名胜区具有较强的旅游产品属性,而世界遗产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世界遗产项目应有更高的开发保护要求.目前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18个世界遗产项目,在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两个原则.文章在分析该类项目现状并与国外类似项目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6.
江南第一家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第一家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概况,其次在比较国内同类资源基础上评析了该风景区的资源特色和开发的可行性,并进而提出了开发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长寿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地理资源、水系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天象资源等五个方面对风景资源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突出森林公园在城市中重要的生态作用.并提出规划维护意见及不利因素,确保长寿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效应的最大化,为森林公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笔者多年从事风景建筑设计的若干思考,讨论了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从建筑教育中对待城市及景观的态度论及建筑师的自然观,继而从风景建筑选址、场所感营造、地形地貌处理、建筑师对待遗存的态度、建筑的体量感及中心性控制、建筑风格与形式,以及风景建筑的材料选择与建构逻辑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从方法论视角探讨了风景建筑设计的2种途径:哲学的途径和体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建立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风景名胜区也名列其中。坐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风景名胜区在诞生起源、演进主线、认识论与方法论、核心价值与功能特征等诸多方面,有着自身内在的特质。只有建立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国的景观生态资源特征优势,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枣庄市沿运河文化风景旅游带景区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详细分析山东省枣庄市沿运河区域旅游资源状况的前提下,提出了沿运河文化风景旅游带景区功能总体布局构架,并进行了具体的项目策划。以期为枣庄市沿运河区域进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