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面对这一艰巨任务,作为鸡西这样的正面临从资源型城市转型并且发展较慢的老工业基地必须立足实际,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山区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从而化解“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发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只有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战略任务.以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进行研究,阐述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发展基础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宏  杨太康 《经济问题》2006,7(1):23-24
由于中国城乡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和实施工业化跨越式发展战略,建国后,在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如何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我们构建了垂直式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曾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它使工业化成为城市的工业化,农村沦为城市的附庸,进而形成相互对立和隔绝的城乡二元经济格局。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垂直式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模式将被新的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转移的基本原则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工业化发展和全面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实现。拓宽工业化发展的渠道,建立城乡二元工业化结构体系,规范农业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构建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农业化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化联动,无疑都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在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约束明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四川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间产业的迁移与分工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城乡产业需要重新进行发展定位,并在城乡间进行产业的迁移和布局调整,以突破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旧格局,引导城市非农产业和资本进入农村地区,使农民和农村地区能够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收益。这种城乡产业的迁移与调整应顺应产业组织演进和产业分工的新趋势,进行产业链层面的分工与重新布局,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并最终形成我国产业体系与产业组织体系、城镇等级体系三者协调发展的局面。为此,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城乡间产业分工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在微观层面则需要企业加快组织转型与创新,形成城乡间新型的产业网络组织。  相似文献   

7.
刘建铭 《经济师》2004,(3):195-196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统筹的最佳选择。发展农区畜牧业则是实现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农业区应把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作为城镇化的依托产业 ,加紧建设畜牧农业 ,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加大对畜牧业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8.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首先,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反过来,城镇化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其次,城镇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和引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农业现代化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再次,基于信息化构成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因而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可以使工业化的提升更好地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大量的数据说明了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并没有带来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城市发展不足和第三产业发展滞缓。作者认为大城市是发展第三产业最佳选择,第三产业是最能吸纳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的产业,应当加快发展大城市和第三产业,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重点小城镇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是实现工农对接、城乡联动的重要媒介。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全省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编制“十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对吉林省小城镇的现状及今后10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宿迁市通过统筹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基本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距比较大。通过分析目前城乡的二元结构、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促进宿迁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吉林振兴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业化发育不足仍是吉林省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要突出工业化的核心地位,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要从省情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出发,走出一条符合吉林实际的城镇化道路。作为农业大省,要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高产稳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三化",重在统筹,要努力推进产城融合,产业互动,体制创新,实现"三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三化”统筹、“三化”协调、“三化”同步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提出城乡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等方针政策,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三化"统筹、"三化"协调、"三化"同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别由吉林省、河南省和中央提出和实施。"三化"统筹和"三化"协调是中央统筹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具体实践。三者虽然提法不同,但是内涵相同,均强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必须互相融合、互相带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桉 《经济问题》2007,330(2):93-95
日本在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的背景下,走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第三产业发展之路,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其中,政府教育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借鉴日本经验,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键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位。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我党对马克…  相似文献   

16.
王兆宇 《经济师》2006,(8):257-258
20世纪末以来,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但从关中地区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城市化仍显得比较迟缓,存在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主要靠内部拉力、城市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等。加快关中地区城市化的步伐,必须优化城市布局、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搞好城市经营、创新城市投融资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毛春皓 《时代经贸》2010,(22):139-139
近年来,在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农”工作的精神,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坚持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农业基础的实际出发,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逐步走出了一条“小区强农”的现代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为基础,分区域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公正、农民生活和谐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估。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价值取向的区域差异。指出要统筹城乡、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相促进,以基础设施供给加快实现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西部地区扶贫解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应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着力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建设农业特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农"工作的精神,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坚持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农业基础的实际出发,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逐步走出了一条"小区强农"的现代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