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重要的人才测评技术,目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在高级人才招聘、职务晋升中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本文以T公司人力资源主管的选拔为例,按照“构建胜任力模型→设计讨论题目→选择与培训考官→布置考场→正式施测→结果检验”的流程,分析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应用技巧,为企业高级人才的选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胜任力的结构化面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进青  何志聪 《经济论坛》2004,(14):61-61,64
在人事选拔的领域里,基于胜任力的结构化面试有着内容丰富的历史。Schmidt和Hunter(1998)综合分析了1985年以来人事选拔中经常运用的19种测评工具,如一般能力测验、工作样本、诚信测验、责任意识测验、面试和工作知识考试等。结果发现结构化面试效度系数与认知能力测验和工作样本的效度基本相同,都在.50的水平,非结构面试的效度系数为.38。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面试考官胜任力是公务员选拔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考官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考官胜任力的结构维度及内涵特征。研究发现: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考官的胜任力是包含"政治素养""个人特质"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共12个胜任力指标构成的多维结构。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考官胜任力具有政治性特点,在个人特质维度上具有客观公正性,在专业能力维度上表现为一系列稳定的心理过程,且不同胜任力的考官评分绩效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胜任力模型为我国组织人事部门有效管理党政干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在胜任力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德宏州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并讨论了模型在乡镇干部的选拔、培养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胜任力理论引入我国商业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通过研究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为我国商业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选拔、任用、培训和开发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1)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快速推进,伴随竞争和管理压力的加大,高校对现代管理会计人才需求也逐步增加;然而,培养和选拔具有良好胜任力的管理会计人才还有不少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管理及发展现状分析后指出,要做好高校管理会计人才胜任力的建设和培养,首先至少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第一,高校管理会计应具有的基本职能;第二,学校组织架构及内部职能分工与管理会计职能之间的关系;第三,高校管理会计岗位的基本性质;第四、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方向。这四个问题解决了,高校现代管理会计人才胜任力建设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其胜任力建设方向才明确并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7个州市的10个县共210名乡镇一般公务员的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乡镇一般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由成就导向、主动性、团队合作、团队领导、组织知觉力等5项胜任力组成,其工作胜任力的提升,关键在于这几方面的提升.2.通过<民族贫困乡镇一般公务员胜任力测量问卷>及上级评价对已建构的乡镇一般公务员胜任力模型进行了验证,问卷总均分与上级领导评价的相关系数为0.66,且达到显著水平,证明了该胜任力模型的实际效度,并能较好地预测乡镇一般公务员的能力水平和实际表现.3.编制的<民族贫困乡镇一般公务员胜任力测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分半信度为0.82;预测效度为0.66,表明问卷信度良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4.依据该胜任力模型,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地区贫困乡镇一般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特征,并对乡镇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中一般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诊断、培训、绩效管理、激励等工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乡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谢雅萍  周芳 《技术经济》2011,30(9):21-25,31
分析了传统招聘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结合胜任力进行招聘的优势。以某高科技企业为例,构建了研发人员的内隐胜任力模型,运用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招聘方法,梳理了基于内隐胜任力模型进行招聘的具体流程,并提出了确保招聘有效实施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综述,安全职业胜任力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得到了明确。通过介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理论,并将之引入安全职业胜任力的研究中。同时对安全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手段进行了讨论,为不同行业构建自己的安全职业胜任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胜任力维度划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胜任力理论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待进一步深化,需要在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开发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努力的探索高校学生党建的创新路径及有效模式。通过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组织有效性理论的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外部有效性”与“内部有效性”的“内外统一”,进而将组织有效性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党建的研究并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风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存发展。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积极发挥好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考风是高校校风、学生学风的一种体现,备受高校重视。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产生的心理原因和学校方面存在的客观因素,针对高校考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建设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新型能源对满足能源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新能源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新能源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资源与新能源企业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企校共建新能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详细阐明了具体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资源分配,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实现新能源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双赢。实践证明,该模式具备可行性和前瞻性,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一个根本特色。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始终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构建长效机制,坚持党要管党、党管大事、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并在已有的办法、作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工作机制,确保高校党委履行好自己的使命,从而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内在辩证关系催生了高职院校这一群体的产生,"工学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引发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责、权、利的分割与承担,其中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已成为厘清问题的基石与焦点。在探讨了高职顶岗实习生的源起与分类、身份界定与法律定位、风险防范与权益保护后,明确了三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保护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区域高等教育可以视为一种区域公共物品,是区域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利用质量高低将直接关系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区域,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是缺乏合理的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高校布局、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脱节严重,而且存在专业设置重构、合作形式缺乏创意、盲目扩招扩建等,从而限制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政府、高等院校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综合加以考虑,充分调动政府、高校和社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加快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合作,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使大学生成功获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包括以通识技能为基础的人际技能、国际化技能、应用技能、自我发展技能、随机应变技能和创新技能.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和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关键.在深刻理解大学生可雇佣技能内涵和生成机制的基础上,高等教育要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转变教育观念,以应用教育为导向,创新通识教育、专业实践和综合素质的集成课程体系和可雇佣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通过引导式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中外合作国际化教育和创业教育等途径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技能,从而使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匹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的问卷调研数据,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中国邮政包裹业务顾客让渡价值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研究表明: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提高顾客总价值;服务价值和人员价值的提高能使邮政包裹业务的形象价值得到提升;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对顾客总价值没有太大影响;顾客总成本受货币成本和体力成本的影响;时间成本通过影响货币成本间接作用于顾客总成本。  相似文献   

20.
资金匮乏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今大学生创业融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