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发联盟和研发并购是企业两种重要的外部成长方式,分析了交易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战略选择理论在进行研发联盟和研发并购决策时的作用,建立了一个基于权变理论下的企业研发联盟和研发并购的权变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2.
熊麟  冯婷婷  鲁若愚 《技术经济》2013,(6):21-25,137
深入研究了具有一定市场风险的、多企业参与新产品开发的研发投入问题。根据联盟结构和联盟成员收益分配方式,将联盟合作分为4种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收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研发投入决策的影响大于联盟结构组成形式的影响;除跨功能联盟按研发投入比例分配收益时的联盟总研发投入随着联盟成员数的增加而增加外,其他3种模式下联盟总研发投入都随着联盟成员数的增加而减少;当联盟成员拥有更多的互补资源时,联盟的总研发投入量更多。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数据,实证分析跨境并购与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并整合制度观点,分析产权异质性和东道国(地区)异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跨境并购整合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稳健;第二,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跨境并购规模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正向影响仅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第三,基于东道国(地区)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当东道国(地区)为发达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东道国(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丰富了现有理论成果,对中国工业企业跨境并购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并购情境研究忽略了关键研发者个体知识基础对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且较少涉及动态视角下关键研发者知识基础与创造力变化关系。鉴于此,基于技术并购的50家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20年专利数据,深入分析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不同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和深度对其创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上升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负向影响,关键研发者知识深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正向影响;当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衰退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正向影响。该研究结论扩展了知识基础理论研究边界,验证了知识宽度与深度在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不同阶段时存在的异质性作用,为企业提高并购前的风控能力以及并购后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市场中的激烈竞争也要求企业下功夫研发新产品,以获得竞争的优势。任何一个企业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都特别重视新产品的研发。通过建立符合企业规律的研发联盟新产品开发业务流程是企业不断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协调机制是研发战略联盟运行机制中重要的部分,对联盟的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协调机制可以提高研发联盟成员企业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增强其竞争力,如何完善协调机制是我国战略联盟企业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7.
该文基于反垄断法视角,提出了企业并购绩效的反竞争效应理论,推演了垄断势力影响并购绩效,以及竞争强度与研发密度在其中的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企业并购决策、政府反垄断监管,也有利于产业振兴下企业并购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竞争态势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杨瑾  王雪娇 《技术经济》2022,41(7):48-61
本文采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的方法归纳了研发合作、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三种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作用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7家典型案例企业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通过研发合作方式进行逆向研发外包无法在短期内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而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方式开展逆向研发外包的企业则有4条路径可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其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逆向研发外包,利用式学习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核心条件;而通过海外并购开展逆向研发外包,探索式学习则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的核心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3个前因要素组态使得基于海外并购的逆向研发外包未能取得企业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连续并购是否存在同伴效应,并探讨企业研发在连续并购同伴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连续并购行为受行业同伴效应和地域同伴效应的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研发对连续并购的同伴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研发投入对连续并购同伴效应的正向调节,以及研发产出对连续并购同伴效应的负向调节。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经济政策环境下,行业同伴效应和地域同伴效应存在强度差异;连续并购次数不同的高新技术公司,其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调节作用表现出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在区分关键研发者和一般研发人员基础上,利用24家涉及技术并购的高新技术企业1998-2017年全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据,从动态角度分两个步骤研究了技术并购对224名并购企业关键研发者合作网络的影响。社会网络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技术并购发生,并购企业关键研发者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整体均有所降低,结构洞有所增多;并购企业关键研发者与目标企业技术相似性、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有显著负向关系,而与接近中心性关系不显著,与其结构洞有显著正向关系。结论从理论上拓展了技术并购对并购企业影响研究的视角,同时对并购企业管理者进行并购选择以及留住自身关键研发者并保持较高的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研发投入是提升企业技术实力的根本驱动力,而技术并购是企业实现技术外部获取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在技术并购效应下,并购当期的研发支出对收购方当期市场绩效及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对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446次技术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科技型收购者主导的技术并购对企业内部研发具有替代作用,而非科技型收购者在并购当期并不会降低内部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并购当年的研发支出对科技型收购者当期的市场价值具有额外的增值效应,但是这种价值增值效应并不会出现在非科技型收购者中;另外,科技型收购者比非科技型收购者更能够把技术并购当年的研发支出转化为企业未来的财务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研发投资越来越多,给我国企业带来利弊两方面的影响。为了在研发全球化中取得最大利益,我国企业应以自主研发为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通过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设立风险研发基金、进行跨国并购等方式,积极开拓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全球背景下企业联盟的特点,对联盟对象的选取原则以及战略性技术研发伙伴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赖苹  曹国华  马文斌 《技术经济》2013,(12):10-14,32
在征收外生排放税的条件下,利用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企业对3种联盟合作模式的选择。通过全面比较不联盟合作模式、半联盟合作模式和全联盟合作模式下的均衡产量、生产工艺研发水平、污染减排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得出全联盟合作模式是企业最佳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全球背景下企业联盟的特点,对联盟对象的选取原则以及战略性技术研发伙伴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全球背景下企业联盟的特点,对联盟对象的选取原则以及战略性技术研发伙伴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继制造业全球重组和转移之后,以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业转移蓬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趋势,而研发外包是目前外包领域中新兴的形式。以往的研究认为,研发活动是企业的核心流程,外包的市场交易费用高,传统交易费用理论难以解释研发外包的发展。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研发外包活动存在的合理性,指出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提高研发活动交易效率是决定企业外包决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合作研发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实中却存在着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意愿强烈,但鲜有合作研发行为的矛盾。基于前景理论,以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为关键变量,分别构建了合作研发、独立研发和模仿3种决策方案的价值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通过比较前景值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行为的实现条件,并运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通过影响3种方案的收益增量影响风险态度;面临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偏好,倾向于选择独立研发;面临模仿与合作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规避,倾向于选择模仿。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技术并购和自主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知识、资源、人才3个方面的理论建立了相关假设,选择我国2010-2012年五大类制造业高技术上市公司的242个技术并购样本,对技术并购的创新绩效及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并购对各相关制造行业创新的影响有所不同。知识基础累积对并购样本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且在创新演进中有一定淡化效应;资源整合对并购创新绩效有滞后影响,且在行业间差距较大,对医药行业影响尤其明显;技术人才在电信类制造业创新中作用更突出;自主研发投入显著影响仪器仪表及相关行业的创新绩效;行业间的创新演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和滞后性。最后,对企业与主管部门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