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利率、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要远大于城镇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前期消费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利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以及减少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荣  石昶 《技术经济》2007,26(9):84-87
在借鉴西方跨期最优消费选择理论和相对收入假说所提出的"棘轮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中国的消费函数,鉴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模型单独进行检验,考察两者在影响消费的因素方面的差异,并试图找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根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不同特点,提出拉动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繁荣和衰退是否影响利率对于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消费受利率影响较大,比较符合凯恩斯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最重要的是,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如果利率上升,他们会减少消费支出,增加储蓄.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讲,则不同.物价因素也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物价上涨会减少城镇居民的支出,却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看,经济周期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小.并依据以上分析给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晓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80-181,185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接近;城镇化中居民权益的不平等、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医疗、交通等支出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11)
以江苏省常州市2005—201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量的核算结果为据,分析常州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常州市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则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消费量的1.8倍左右;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高于农村居民。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习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1997—2010年中国30个省(除西藏)、自治区、直辖市城乡面板数据,分别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收入是当期消费的决定性因素,但对城镇居民影响更大;物价指数(CPI)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原因,但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作用的方式不一样,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容忍较高的通胀水平(5%);高房价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医疗保健支出制约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通过消费、收入、GDP、财政收入增速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得出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失衡是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在所得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苏北地区的人均产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对苏北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人均产出弹性依次减弱。根据经济发展理论,提出苏北经济增长方式应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加快城镇化,提高城镇消费所占比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等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需考虑城乡二元结构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制定差异化的财政支出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要重点考虑教育支出、卫生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以提升未来的消费预期,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率的上升;收入增长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因素,要重点考虑支农支出,以增加农业收入为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消费,被誉为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之一,可见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本文在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上,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两个角度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了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二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结构差异使得农村居民获取同一收入付出的生命成本较城镇居民更高,因此尽管在收入水平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差距却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2—2017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以城乡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宏观税负、间接税负及直接税负对城乡不同收入居民群体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挤出效应,但对高收入群体不显著;间接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的双重门槛效应;直接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只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宏观税负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产生了非线性效应,但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对农村居民消费都只存在单一门槛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乡比较的视角,利用调查数据,运用意愿调查法分析了城乡居民对水源地保护的支付意愿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但是农村居民对水源地保护的响应程度要高于城区居民,且农村居民对水源地保护的户均支付意愿也高于城区居民,但农村居民的总支付意愿比城区居民小;从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来看,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即均表现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对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对支付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拒绝支付的理由来看,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拒绝支付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没有能力支付,而超过半数的城区居民认为水源地保护是政府、自来水公司等其他主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高储蓄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有利于我国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本文应用199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农村储蓄率的影响尤为明显。引入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交叉项可以发现,通过提高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村居民获取的非农收入,能有效弥补城乡收入不平衡。劳动力转移规模和转移速度共同通过收入差距的缩小对农村储蓄率存在间接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池上新 《经济学(季刊)》2014,(3):96-103,112
利用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2008),从社会网络、心理资本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教育程度对于农村居民健康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有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对于城乡居民的健康呈现不同的作用效应,即网络规模更有助于农村居民的健康,而网络资源总量更有助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心理资本有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其中韧性因子对城乡居民的健康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乐观因子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更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自信因子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上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0—2010年的十多年间,城乡居民消费发生了重要变化,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比重逐年下降,现代生活消费比重逐年上升。为此,提升江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应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多样性;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消费新领域;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注重对少数民族居民的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扩展Bakos(1997)的模型,用以分析电商市场发展对中国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由于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搜寻成本存在差异,当消费场景由传统实体市场转向电商市场时,农村居民将获得比城镇居民更大的效用提升。电商对居民消费的渗透会更多地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进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同时,由于缺乏标准化运作体系及相关配套设施,电商市场在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方面存在巨大逆差,电商在企业中的渗透更有利于城市工业品销往农村,进而扩大城乡消费差距。也就是说,电商市场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有完全相反的两种影响,但其净效应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基于2013-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理论分析的预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即现阶段电商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乡镇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对1978—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建立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原因,并从研究结论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连梦  吴青  聂秀华 《技术经济》2020,39(2):125-133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电子商务对平衡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及作用途径。充分考虑内生性的稳健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电子商务通过城乡居民不同门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差距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政府仍需继续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电商发展环境,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0--2010年湖南居民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湖南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1980--2010年,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两极分化在震荡中加大,其速度快于全国水平。基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1997—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工资性收入差距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相异,其形成原因有自然属性、政策偏向和制度等。因此,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改变政府财政职能、构建城乡居民公平的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进一步着手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